方剂堂
分类 | 全部 方剂 药酒 泡酒方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
共有58835个结果
📜桂枝汤
-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甘草(炙)二两(6g)。
- 方剂
📜大青龙汤
-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郁热。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 组成:麻黄(去节)(18g),桂枝(6g),甘草(炙)(6g),杏仁(去皮、尖)四十个,生姜(切)(9g),大枣(擘)十枚,石膏(如鸡子大)。
- 方剂
📜小建中汤
-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 组成:芍药六两(18克),桂枝(去皮)、生姜各三两(9克),甘草(炙)二两(6克),大枣(擘)十二枚,生姜三片,饴糖一升(30g)
- 方剂
📜小青龙汤
-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现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6g),干姜三两(6g),甘草(炙)三两(6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6g),半夏(洗)半升(9g)。
- 方剂
📜清肺排毒汤
- 功用:宣肺止咳、清肺化痰、祛湿排毒。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也可用于普通感冒和流感患者。
- 组成:麻黄9g、炙甘草6g、苦杏仁9g、生石膏15~ 30g (先煎)、桂枝9g 、泽泻9g 、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 黄芩6g 、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 、款冬花9g、 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 、陈皮6g、藿香9g。
- 方剂
📜小柴胡汤
- 功用: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于,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妇人伤寒,热人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黄疸、疟疾等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各9g),大枣(擘)十二枚(4枚),半夏半升(9g)。
- 方剂
📜麻黄加术汤
-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现常用于治疗急性关节偻麻质斯,妊娠肾炎浮肿,流感性急性肾炎,喘咳浮肿,浮肿脚气,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小儿急性肾炎等疾病。
-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炙)一两(3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白术四两(12g)。
- 方剂
📜桂枝芍药知母汤
- 功用:通阳行痹,祛风逐湿。主治肢节疼痛,身体赢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数。现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风湿多肌痛、纤维肌痛症、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腱鞘炎等病症,也可用于麻疹并发肺炎、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深部组织炎等病症。
- 组成:桂枝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麻黄二两(6克)、知母三两(9克)、生姜五两(9克)、白术五两(9克)、防风四两(9克)、附子(炮)两枚(6克)。
- 方剂
📜麻杏甘石汤
- 功用:麻症发热胀痛,咳嗽连声,寒郁毒以致标闭。
- 组成:炙麻黄、杏仁、甘草、瓜蒌、力子、石膏、前胡、川贝、竹叶。
- 方剂
🍵酸梅汤
- 功用:生津开胃,增进食欲。
- 组成:乌梅75克,山楂50克,甘草5克,白砂糖450克,开水1000毫升,凉开水2000毫升,碎冰块少许。
- 茶方
📜柴胡汤
- 功用:主口糜生疮。
- 组成:柴胡(去苗)地骨皮各30克
- 方剂
📜千金苇茎汤
- 功用:功能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治肺痈,症见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脉浮数者。近代也常用于肺脓疡、百日咳、肺炎等属肺热者。
- 组成:苇茎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取汁),薏苡仁、冬瓜仁各半升,桃仁三十枚。
- 方剂
📜四物汤
-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 方剂
📜千金散
- 功用:治小儿一切痰喘,急慢惊风。
- 组成:全蝎(炙)僵蚕各0.9克 朱砂12克 牛黄0.18克 冰片 黄连 天麻各1.2克 胆星 甘草各0.6克
- 方剂
📜珍珠粉
- 功用:补中益气。
- 组成: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
- 方剂
📜甘草汤
- 功用:清热解毒。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
- 组成:甘草二两(6g)。
- 方剂
🍶桂花酒
- 功用:化痰止咳,活血散瘀。主治眼花、口臭,咳喘,肠风等。
- 组成:桂花50克,白酒500毫升。
- 药酒
📜狗皮膏
- 功用:治筋骨痰痛,跌打损伤。
- 组成:乳香(制)18克 阿魏30克 没药(制)18克 麝香3克 肉桂15克 公丁香15克 木香12克
- 方剂
📜承气汤
- 功用:刚痉,大便不通10数日。
- 组成:厚朴4两(去皮),姜2两(同捣烂,焙干),大黄2两,枳实半两(麸炒去瓤),芒消1两半。
- 方剂
📜逍遥散
- 功用: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胸闷胁痛,减食嗜卧,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 组成:甘草(炙微赤)15克,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30克
- 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