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堂

全部 方剂 药酒 泡酒方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共有58835个结果
📜芍药甘草汤
  • 功用: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足温者。现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老年腰腿痛、胃扭转、腹痛、消化性生溃疡、先天性和萎缩性肌强直症、哮喘、百日咳、出血热后期脚挛急、痛经、呃逆、痢疾、慢性结肠炎、坐骨神经痛、老年腰腿痛、血栓性静脉炎、颈椎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跟骨骨质增生等病症。
  • 组成:芍药、甘草(炙)各四两(12g)。
  • 运用:若气虚明显者,加大甘草用量,再加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若血虚甚者,加大芍药用量,再加当归、阿胶,以养血补血;若饥不思食者,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等。
  • 方剂 《伤寒论》
📜黄连解毒汤
  • 功用: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疮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 组成: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擘)十四枚
  • 运用: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治疗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火热毒盛者。
  • 方剂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
  •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紧。现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奥沙利铂的周围神经毒性、IgA肾病及皮肤瘙痒等病症。
  • 组成:黄耆(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各三两(各9g),大枣(擘)十二枚。(一方有人参)
  • 运用: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血痹病舌质紫暗,脉沉细涩者,可加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治疗产后身痛可重用黄芪、桂枝,下肢痛加独活、牛膝、木瓜,上肢痛加防风、秦艽、羌活,腰疼重加杜仲、川断、狗脊、肉桂等。
  • 方剂 《金匮要略》
📜定坤丹
  • 功用:调经理血。主妇女虚弱,经期不准,行经胀痛,腰酸带下。
  • 组成:当归12两,人参(去芦)5两,黄毛鹿茸(去毛)3两,西红花3两,熟地黄4两,于术3两,汉三七2两5钱,鸡血藤2两5钱,白芍3两,枸杞子3两,阿胶(炒)2两,益母草5钱,香附(醋炙)5钱,延胡索(醋炒)5钱,柴胡5钱,茺蔚子5钱,鹿角霜5钱,五灵脂(醋炒)5钱,甘草5钱,茯苓4钱,干姜(炮)4钱,杜仲(炒)4钱,川牛膝3钱,砂仁3钱,川芎2钱,黄芩2钱,肉桂(去粗皮)2钱,乌药3钱,细辛1钱5分。
  • 方剂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生蒲黄
  • 功用: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32例,其中:痊愈118例89.4%),好转11例(8.3%,无效3例(2.3%)。
  • 组成:制天南星30克,生蒲黄12克。
  • 方剂 《外治方》
📜温经汤
  •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症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现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 组成:吴茱萸三两(9g),当归二两(6g),芍药二两(6g),川芎二两(6g),人参二两(6g),桂枝二两(6g),阿胶二两(6g),牡丹皮(去心)二两(6g),生姜二两(6g),甘草二两(6g),半夏半升(6g),麦冬(去心)一升(9g)。
  • 运用: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 方剂 《金匮要略》
📜痱子粉
  • 功用:清热敛汗,解毒止痒。主痱子、尿布皮炎(湮尻疮)。
  • 组成:冰片1钱,薄荷冰1钱,甘石粉5钱,滑石粉1两,黄柏2钱。
  • 方剂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鲫鱼豆腐汤
  • 功用:和中补虚,除湿利水。用于肝肾不适引起的水肿,尿频等辅助治疗。
  • 组成:活鲫鱼1条(约350克),蛤蜊250克,料酒、葱、姜、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 汤方 《医疗保健汤茶谱》
📜石榴汁
  • 功用:久痢不愈,肠垢出。小儿泻下五色。
  • 组成:醋石榴1枚(大者)。
  • 方剂 《圣济总录》卷五十
📜百合汤
  • 功用:治肺气壅滞,咳嗽气喘,胸闷口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涩。
  • 组成:百合 人参 紫苏茎叶(锉)猪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锉)大腹皮(锉)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陈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 马兜铃7枚(连皮)麦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各30克
  • 方剂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八珍糕
  • 功用:补脾养胃。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身体疲倦,面黄肌瘦。
  • 组成:党参(去芦)60克 茯苓60克 生白术60克 扁豆60克 莲子肉60克 生薏苡仁60克 生山药60克 芡实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
  • 方剂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真武汤
  • 功用:温阳利水。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现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 组成: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白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9g)。
  • 运用: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 方剂 《伤寒论》
📜当归四逆汤
  • 功用: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肠鸣腹痛,下利不止;或阴颓疝气,睾丸掣痛,牵引少腹。现用于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足踝酸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荨麻疹、精索静脉曲张、女子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冻疮、皲裂等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通草二两(6g),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 运用:治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若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若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若血虚寒凝所致的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 方剂 《伤寒论》
🍶荷花酒
  • 功用:活血止血。主治坠损呕血,坠跌积血,呕血不止等。
  • 组成:荷花(干品)100克,黄酒600毫升。
  • 药酒 明·杨拱《医方摘要》
📜一贯煎
  • 功用:滋阴疏肝。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 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4.5g)(原书未着用量)
  • 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气滞者。
  • 方剂 《续名医类案》
📜枇杷膏
  • 功用:劳伤虚损,吐血咳嗽,发烧,身体瘦弱,四肢酸软,精神疲倦,腰背疼痛,饮食不进,以及一切不足弱症。
  • 组成:枇杷叶56片(新鲜者更佳,洗净毛),大梨2个(深脐者佳,去皮心,切片),白蜜半钟(先熬,滴水成珠,大便干燥者多加;大便溏泻者不用,以白糖代之),大枣半斤(或黑枣、徽枣皆可),建莲子肉4两(不去皮)。
  • 方剂 《验方新编》卷三
📜猪苓汤
  • 功用:利水,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现常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乙肝肝硬化腹水、颅脑损伤等病症。
  •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泽泻、滑石(碎)、阿胶各三钱(9g)。
  • 运用: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 方剂 《伤寒论》
📜天王补心丹
  •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治阴虚血少,心神不宁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 组成:人参(去芦)、丹参(微炒)、玄参(微炒)、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炒)、桔梗各五钱(15g),五味子、当归身(酒洗)、天冬(去心)、麦冬(去心)、柏子仁(炒)、酸枣仁各一两(30g),生地黄(酒洗)四两(120g)
  • 运用:本方为滋阴清热安神的代表方,以心悸失眠,梦遗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属阴亏血少者。
  • 方剂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八珍汤
  • 功用: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各一两(30克)
  • 运用: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头目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本方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迁延性肝炎、神经衰弱等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属气血不足者。
  • 方剂 《瑞竹堂经验方》
📜炼石补天
  • 功用:咽痛微嗽,口烧而不渴,足心如烙,阴燥,喉久烂者。
  • 组成:制乳香1钱,赤石脂3钱,制没药1钱,北细辛1分,人中白2钱,白马粪2钱,象皮1钱,人中黄2钱,血竭2钱,上冰片1分,朱砂1钱。
  • 方剂 《喉科种福》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