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腰笔记【老平】

2010-07-15 16:16 楼主
什么叫松腰?



松腰是使人的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都放松,改变腰部自然弯曲的状态。从脊椎的解剖图看,人的脊椎呈S形态,其中下面那个弯曲就是五节腰椎。松腰就是要加強腰椎的活动能力,逐步改变腰椎只能前塌不能后突的状态。


松腰的标志



1.自然站立时腰部没有前塌。



2.吸气时腰部命门能够往外凸。



3.腰椎能作上下蛹动和左右转动。


松腰的好处



1.可以增強肾功能,使人意志坚强,元气充足,有利于健康长寿。



2.能扩大丹田区域,有效地增强全身的气化功能,为气功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能够强化形体动作的整体性,有助于提高內家拳的功夫水平。


松腰的习练方法



主要有三种方法:三心并站庄、蹲墙功和转腰涮胯法,这三种方法都是由气功家庞明先生公开教授的。训练方法是以三心并站庄为主,再辅以蹲墙功和转腰涮胯等功法。





练功经历和目前状态



以前曾习练过上述三种功法,但练得不够认真,目的也不明确,后来练功断断续续,收效不大。前一段时间开始恢复练习,感觉腰胯部有所放松,但离松腰仍有较大的距离。

目的



1.探讨松腰的方法和原理。



2.争取100天后把腰松开。



3.为气功健身研究提供一些素材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15 16:16 2楼
中午开始练功,先是蹲墙500下,然后练三心并站庄两小时。



所谓蹲墙,就是面朝墙壁,脚尖扺墙,两脚并拢,然后下蹲上起。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很多人就是蹲不下去,硬蹲下去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平时我们做下蹲动作,膝盖和上身都会往前移动,以保持人体重心的平衡。一但蹲墙,膝盖和上身的前移幅度就受到了限制,你得两肩前扣、含胸、腰向后突才能蹲下去,其中腰向后突是个关键,所以蹲墙可以起到松腰的效果。而练习蹲墙松腰,有助于周身气血的流通,使人強身健体。



初学蹲墙,有两个距离是可以自行调整的,一个是脚与墙的距离,可以由远至近,最后达到脚尖抵墙;另一个是双脚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大而小,从双脚与两肩等宽到两脚并拢。另外,蹲墙的数量也应该有一个从少增多的过程,蹲少了对松腰作用有限,一下子蹲得太多大腿也受不了,不利于长期坚持。可以尝试分组训练,开始时每20个一组,每天蹲它5组,然后逐渐增加。



今天蹲墙,我是赤脚并拢,脚尖离墙约有三指宽(35mm左右),这已经是一个临界距离了,再往前就会摔倒。其实我以前蹲墙曾达到脚趾挨到墙根上的水平,那时是下了点苦功,每天大清早起来先蹲墙500个。那时是对着粗糙的水泥墙壁练习,喘着气下蹲上起,赤着脚不断地前移,终于有一天脚趾挨到了墙根上,代价就是把鼻子蹭损了,见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就学乖了,蹲墙前先找个合适的地方,最好是一面玻璃镜子,其次是一扇光滑的门板,要不就往鼻子上贴胶布。再后来人变得疏懒,心想蹲墙蹲得人大汗淋漓两腿发酸,还不如换一种轻松的功法练练,结果到如今只能离墙三指,惭愧。虽然今天蹲墙的质量不如以前,但数量还是保持住了,一口气蹲了500下,用了40分钟的时间。要问蹲墙后有什么感受,一是爽,二是酸。爽是指心里舒服极了,像完成一场大考似的,这场考试能把人弄得衣衫湿透;酸是指大腿有点酸胀。练完后人有一种兴致勃勃的感觉,还能一躺下就睡着了。(老平2005-10-6)
2010-07-15 16:17 3楼
中午继续练功,还是先蹲墙500下,双脚比昨天向前移动了半个手指宽度,即脚尖离墙两指半。蹲完墙后接着面壁站庄两小时。



三心并站庄,要求两脚內扣成后八字,膝下蹲,胯后移,呈似坐非坐状,两手十指相接,抱球于小腹前。这个庄法的形体要点是头虚悬,命门后凸,尾闾下垂,诀窍是似坐非坐。这里所说的命门,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前面正对着肚脐,命门后凸与腰后突有着相似的含义。



今天站庄采用的是面壁站庄式,双脚抵墙,双手放在小腹前,两眼轻轻闭合。接着把身体各部逐一调整:顶头悬,展眉落腮,似笑非笑,舌抵上颚,竖项;松肩空腋,肘坠而悬,坐腕,含掌,舒指;含胸拔背,松腰松胯,似坐非坐,垂尾闾,提会阴;双膝微内扣,圆裆,脚平铺。这在气功学里面叫以形引气,是通过调整形体动作来引动内气的变化。调整完形体以后是调整意识:顶心向下归丹田,手心向内归丹田,脚心向上归丹田,三心并合归丹田。这几下又叫以意引气,直接用意识来引动人体内外之气聚于丹田。都调整完以后,把意念往小腹内一放,放松入静。



开始一段时间自我感觉还好,后来就有点不对劲。先是手背挨上了墙壁,知道是上肢变形了,赶紧松肩垂肘坐腕,把手收回小腹部。不一会是膝盖碰上了墙壁,还碰出声音来,这是胯部向前移动了,臀部得往后挪,弄它个似坐非坐。没过多久,又有声音响起,这回是上身前倾头磕墙壁,头部与躯干都得重作调整,以保持身体中正。就这样,两小时的站庄老是跟墙壁打交道。



以前练三心并站庄比较强调放松入静,姿势摆正以后就不再管它,一切顺其自然,站一段时间就会有飘飘然的感觉。那时候练站庄的人不少,能坚持一年半载的人也有的是,但就是没听说有谁把腰给站松了,明明说三心并站庄是松腰的捷法,为什么松腰的人却寥寥无几呢?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些朋友练站庄,发现普遍存在身形不规范的问题,有的人身形都明显歪了还乐在其中,这一下把我给看开了窍:八成是形体出问题了。站庄虽然含有以意引气和以形引气两个技术要素,但以形引气是根本,否则前人就不会传下各种不同的庄法。



三心并站庄身形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就是在身体中正的前提下保持腰部命门向后突,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谈得上聚气松腰。然而这又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因为大伙平时都是塌着腰做人的,习惯都成自然了,要改变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站庄前期的重点不在于强调放松入静,而在于确保形体姿势的正确,尤其是腰部命门后突,否则不正确的姿势一但定型,站庄松腰就没戏了。如何保证形体正确?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面壁站庄,用墙壁来规范自己的动作。其实这个方法以前就知道,但那时对形体姿势缺乏“斤斤计较”的认真,只对气感一类的东西津津乐道,再加上自认为素质过人,用不着这种“面壁思过”的笨办法。但事实证明俺不是什么“上士”,两小时的站庄是到处碰壁,这回真是人不流汗汗自流啊。 (老平2005-10-7)
2010-07-15 16:17 4楼
下午蹲墙500,离墙三指。今天天气有点闷热,光着膀子蹲不了100就开始冒汗,汗水很快就在门板上留下了一条痕迹,鼻子在湿濡的门板上滑动,感觉轻快。记得以前练蹲墙,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一开练就是快蹲快起,一阵风似的,看得旁边一块练功的朋友不住的赞叹:俺蹲一下就得歇一会,你可真是身手矫健啊。我心想这是哪的话啊,这不是为了快点出汗好给门板上“润滑剂”吗。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



又蹲了一会,突然想起来是下颌没收好,赶紧收下颌,鼻子就不再在门板上划上划下,上起时也感觉轻松一些。其实,蹲墙对头部是有要求的,要求头中正,下颌微收,这样蹲墙鼻子就不一定总挨着墙壁,除非你有老外一样的鼻子。



蹲到400下,双脚往前移动一个手指宽度,一下蹲马上感觉腰椎发紧,脚板上翘,这种情形说明距离几经到了极限,在极限下蹲墙大腿累着够呛,但对腰椎的刺激也更加明显。咬着牙继续蹲,蹲到最后几个的时候,腿有点发颤。500个蹲下来,累是有点累,但心里十分舒坦,照一下镜子,自我感觉是目光炯炯,知道这墙是不会白蹲的。



蹲墙后开始站庄。今天站庄有点怪,有越站越低的感觉,命门部位酸胀,腹部鸣响不断。两小时后收功,躺在床上静养,两腿如火烧。本想揉腹养气,却很快睡着了。(老平2005-10-8)
2010-07-15 16:18 5楼
今天是星期天,没有练蹲墙和站庄。下午和妻子到商场购物,一边蹓达一边拱腰,我把它叫做走路松腰法。具体做法是一抬腿腰部命门就往外拱,走一步拱一下,这种练法是我自己编出来的,但原理却来自转腰涮胯法,说起来这里头还有一段故事呢。



话说自从把松腰当回事以后,就开始琢磨各种练腰的法子,希望能找到既快捷又轻松的方法,最好还能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找了一圈回来,知道天上不会落馅饼,快捷又轻松的功夫是沒指望了,但把松腰功法与平时生活相结合是有可能的。哪个功法呢?就是转腰涮胯法。这个松腰法看上去并不复杂,就是两手叉腰,两脚平行站立,略宽于肩,下蹲后转动骨盆,然后作尾闾骨的前扣后翘。



听说以前有人试过在大街上一边排队一边转腰,又有人一边手里干活,一面尾闾扣翘,挺灵活实用的。开始时我没敢到外头去摆弄它,而是在家里边看电视边转腰胯,两手叉腰累了就把手捂在小腹和后腰上,转一会圈然后扣一会尾闾。虽说这种练法不大正规,但毕竟比堆在沙发上看电视好一些。



有一天晚上,我又在电视机前面摆弄着腰胯,忽然感觉腰椎往外拱了一下,我赶紧把双手放在后腰上,一扣尾闾命门部位又是往后突,接着折腾,很快混元圈就转出来了,混元圈就是骨盘不仅有水平方向的转动,还有高低的变化。我不禁心里大乐,自认为腰已经松开,赶紧甩了拖鞋直奔墙壁而去,双脚往墙壁上一靠很轻松地蹲下去,沒想到叭叉一下坐了一大屁股,由于没有精神准备,这一摔还真把屁股给摔痛了。我懊丧地坐在地上,不得不再次正视自己内心的浮躁。



打那以后,我就真的不再抱有快速松腰的幻想了,但那天晚上腰椎的松动却给了我不少启发,心想既然站着看电视能练松腰,那么走路能不能练松腰呢?我在屋里走来走去,从客厅踱到卧室,又从卧室踱到厨房,一边迈腿一边弄腰。坐在一边的妻子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我:你这是干嘛?我说在练走路,她摇头不语,我则继续走着那种连自己都有点不知所措的步子。



走路练功,在气功学里又叫行功,属于气功功法的一个类别。现代中国气功中有一个功法叫郭林新气功,对癌症康复有较好的效果,它就是以行功为主的功法,但郭林新气功不是以松腰为目的的,有没有专门为了松腰而设立的行功呢?据说还真有这样一种功法,叫走矮子步,就是把站庄的姿势要求体现在走路上,简单地说就是走庄--走动的庄。比如把三心并站庄曲膝、上身中正、命门后凸的要求与走路合在一块,走起路来就比平时矮半截了,开始练的时候走的慢,下肢也吃力。这种练法在特定场所里练是没有问题的,要是走在大街上,路人准以为来了个疯子,反正我是不敢在大街上玩这东西的,脸皮薄啊。



能不能弄一种不令人侧目的行功呢?我从那天晚上腰椎外拱一事得到启发,认定走路是可以用来拱腰的,而只要能拱腰就有松腰的效果。于是我一走路就留神腰和腿,开始时动作特楞,腿抬起后在空中得滯留一下,好给拱腰挤出时间。这种走法每走一步都得十分留神,步子迈得直而且大,跟军训时走正步差不了多少,后来走多了,步子逐渐变得自然。这个拱腰行功不能走得太快,太快了腰就拱不上,所以最适合用来逛商场。



今天和妻子去购物,我走的就是这种拱腰步。她停下来看物品,我就扶着购物车子原地拱腰;她往前走,我就在后面一步一趋地拱。在商场里转了一圈,没人看出我走路有什么异样,我暗自得意,心想这走路松腰法终于大功告成了。正在这时候妻子说:你能不能不这样走路?我走路怎么了?她说别人会以为你腿有毛病的。我一时语塞……(老平2005-10-9)
2010-07-15 16:18 6楼
今天蹲墙前犹豫了一下,脚尖要不要向前挪动呢?记得第1天是离墙三指,第2天是两指半,第3天的前400下是离墙三指,最后100下是离墙两指宽,但那最后100下却把人蹲得两腿发抖,大气直喘,弄得我第二天看见墙壁就掉头,一整天都起不了蹲墙的念头。



可见不能小看这一指半指的距离,有时那怕就是前移四分之一的指宽也能让人一屁股坐地上,这叫一分距离一分功。练蹲墙就有这个好处,标准是硬的,进步都体现在距离上,你把感觉说得天花乱坠也不管事,把鞋一脱往墙边一靠就能说明问题。



从道理上讲,练功要讲求循序渐进,练功强度要适中,每次练功宜留有余兴,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但问题是什么叫强度适中?两腿发抖就一定是训练过度吗?其实第2天蹲墙时也曾出现过腿发颤的现象,为什么第3天能坚持下去而第4天却不能呢?究竟是身体超了负荷还是怕苦怕累心生倦意?以过去的经历来看,恐怕是后者居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我的一贯风格,如今要想松腰变形体,得先从内心变起。



继续蹲墙!而且要有所前进,前400下离墙两指半,最后100下离墙两指。从中午11:35开始蹲墙,一直蹲到12:30,用了55分钟的时间,终于蹲完了500下,这是近期蹲墙耗时最长的一次,也是最认真的一次。这次腿没发抖,心也不乱,蹲完后身轻气爽。接着又面壁站庄两小时,虽然站庄时形体仍有变形,但内心却十分踏实。(老平2005-10-10)
2010-07-15 16:18 7楼
早上起来,对着镜子洗脸,转身时无意中瞄了一下镜子,发现镜子里的腰是前塌的,我立住身子,侧着头打量着镜子里的身影。噢,原来放松站立时骨盘的上端是前倾的,腰部凹了进去,虽然我没有啤酒肚子,但镜子里的肚子还是明显地突了出来。要想把后腰抻直,得把骨盘的上端往后挪,配合收小腹,这时重心就后移到了脚根,人站着就不太稳妥。一放松,腰又凹了进去,人却变得轻松。我想这可能就是站庄时腰胯容易变形的原因之一,同时再次提醒自己想松腰就先甭想舒服了。



再换一个正面的站庄姿势瞧瞧,咦,头部怎么往右歪了?往左边调整一下,结果镜子里的头部是端正了,但镜子外的我却感觉头部往左倾斜,难道我平时有头右倾的习惯吗?我闭上眼睛,把全身按站庄的要求作了调整,感觉身体各部都符合标准了,然后睁开眼睛,发现镜子里的头又是右歪的。我再次闭上眼睛,把头部调整调整,明确感到头左倾了,再开眼看镜子,头部却是正的。这回没话可说了,看来感觉未必可靠,以后不仅站庄要注意头左倾,就是平时也要来点左倾主义才行。



中午继续像昨天那样先蹲墙500,然后面壁站庄两小时,这回站庄多了一个心眼,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一下腰部命门是否后凸。自打面壁站庄以来,我就知道自己的形体基础不怎么样,再经过今天上午照鏡子一事,俺就更不敢自以为是了。站庄最要紧就是命门后凸,怎么检查呢?总不能隔三差四地用手去摸后腰吧,办法是有的,就是用腹式呼吸来验证:吸气时气往命门上走,腰腹部同时往外胀,呼气时还原。如果一吸气腰胯部都往后挪,那说明腰胯已经变形;如果一吸气只是腰椎往后撑,那表示腰部没有前塌。这样既检查了腰部,又催动了腰椎,一举两得。事实上,这种呼吸法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松腰方法。检查结果还好,对腰部的感觉没有错位。(老平2005-10-11)
2010-07-15 16:19 8楼
中午蹲墙如旧,先离墙两指半,最后100下离墙两指。蹲墙后擦了擦汗就开始练站庄。

为什么蹲完墙马上就站庄,不先休息一会呢?记得以前练功都是分开练的,早上练蹲墙,晚上练站庄,从来就没试过把两者合在一块练。你想想蹲完墙已经是两腿发胀,滿身大汗了,再站两小时的庄还不把人给站趴下吗?总该歇一歇的。我有一位朋友练蹲墙,蹲完后总会泡一壶茶,抽上一根烟,四处蹓达蹓达,他说那才叫舒服享受呢。

舒服归舒服,但蹲墙的目的是想松腰而不是求舒服。自从对松腰动了真心以后,我就开始琢磨训练组合的事,有一天忽然想到:蹲墙是松腰的秘法,三心并站庄又是松腰的捷法,如果秘法加捷法岂不更那个吗?总不能为了贪图舒服就把加热了的铁又搁凉它啊,既然蹲墙后腰部已经有所放松,接着站庄肯定收效更大,咱得试一试,累一回也值得。说干就干,那天蹲墙500下以后,稍作整理就开始站庄,两小时后收功,你猜结果如何?当然不是把腰给松开了,天下没这种便宜事。结果有两:一是站庄时杂念大为减少,因为命门部位的热胀感十分明显,它把平时繁杂的念头给牵制住了;二是下肢恢复得更快,平时蹲墙后双腿比较沉重,但这次站庄后疲劳感觉却明显减轻,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真是不练不知道,一练吓一跳。


从此以后,我打定主意把蹲墙和三心并站庄结合起来,把这个组合作为松腰训练的主要手段。从这几天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蹲墙+站庄的训练強度确实没有以前想像的那么大,而它的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就拿今天来说,站庄收功后用手往后一摸,感觉后背下端似渐趋平缓。(老平 2005-10-12)
2010-07-15 16:19 9楼
今天蹲墙比前几天来得轻松。蹲墙期间,命门和头部都有感觉,命门是胀热的感觉,头部的动静主要在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和两眼之间的印堂穴,当蹲墙上起时这两穴位都有点发胀,其中百会穴更明显一些。从现代气功理论来看,这些感觉应该属于气机变化的一种初步反应,这种反应与蹲墙时身体的一起一落有关,也与我上起时想头顶,下蹲时想命门的意识活动相关。我曾经试过上起时不想头顶,依旧守着命门部位,结果头部的反应相应降低,而命门的热感有所加強。这说明在蹲墙的过程中,意念的运用并非可有可无。



蹲墙后面壁站庄,开始不久就感觉左脚根发痛,是重心歪了吗?调整一下感觉依旧,那就先不管它,收功前却发现脚不痛了。站庄约过了一半时间,感觉两手发抖,逐渐上延到肩膀,以至整个躯干都有点晃动,而且有越抖越厉害的趋势,怎么办?还是不管它,继续守着命门,过了一会抖动逐渐消失。以前站庄上肢也出现过颤抖,那时好奇,加个意念让它动,双手就变化出各种姿势来。事后有点得意,认为那就是一种功夫,以至后来有一段时间站庄都出动作,意念老跟着动作跑,结果什么也没站出来。后来才知道,这种东西算不上真正的自发动作,就算是遇上了真正的自发动,意识也不能被动作牵着跑。如果练三心并站庄遇到了躯体抖动,可以调整一下尾闾,尾闾一下垂抖动就会消失,如果是上肢引起的颤抖,可以不去管它,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否则就可能偏离练功的目标。



抖动消失以后,逐渐感到两个肩膀有一股暖流缓缓而动,从肌肉渗进肩关节,接着就是从里往外的酸痛,痛完以后,又是一阵温热,这样反复了两次,肩膀变得十分轻松。回想站庄以来,肩关节总是放松不好,不是往里扣就是往上耸,特别是右肩,放松不一会就感觉发沉发紧,无奈之下只好不去管它,没想到这回它自己从里往外放松。



平时站庄命门部位最容易产生发热发痒的感觉,今天这种感觉向下漫延到左臀部,又沿脊柱向上延至颈部下端。另外,头部百会穴和印堂穴都出现胀感,这时的胀感又与蹲墙时产生的感觉有所不同,蹲墙时的感觉是往外胀,站庄的感觉有点往里抽,这可能跟两种练法所产生的气的运动模式不同有关。蹲墙是以上下方向的开合为主,头部往外开的感觉比较明显;站庄主要是从外往里聚气,因此往里合的感觉比较明显。从气功健身的角度来看,对于练功初期产生的各种感觉,都不要管它,各种感觉会随着练功的深入而逐步消失或转化,对此,我在近期的松腰练功中有着切身的体会。(老平2005-10-13)
2010-07-15 16:20 10楼
夜深沉,妻子已经入睡,我悄悄地翻身下床来到书房。屋子外面,树叶偶而沙沙作响,邻居的狗睡着了,月光穿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地板,我把房门轻轻关上。面对墙壁,我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闭眼放松站立。过了一会,感觉天边回荡着一种细微的声响,身体也在微微晃动,夜里的练功感觉有点微妙。



开始蹲墙,还是先远后近,循序渐进。蹲到200下左右,渐渐感觉轻盈,身体好像装了一个弹簧似的,起落之间并不费劲。这种现象过去曾听一位朋友说过,有一天晚上她蹲墙蹲了很久,后来身体的起落就变成自动化,她说当时体内有一股气带着身体做动作,起落之间几乎无需用力。今天晚上我没有感到內气的升降变化,但动作确实比平常轻松得多。



看到蹲墙开局不错,我内心有点兴奋,心想接下来的站庄会有更多的收获,但没想到事情并非如此。站庄不久,就感到右膝有点痛,膝关节往里扣一下,好像放松了一点,但痛感依旧。接着是一串莫名其妙的哈欠,打得人张口拉脸,两眼泪流。这种现象前后出现了两次,泪水淌在脸上,流下丝丝凉意和一阵阵的骚痒,用舌头舔一下,有一种咸涩的味道。为什么会打哈欠呢?是肾虚还是中气不足?或者是在调整气机?……胡思乱想之际,电子手表传来整点报时的信号,已经是凌晨四点了,远处传来一串急促的鸟叫,我的心里也变得急躁烦闷。估计还有20多分钟,倒计时的结束鸣声才会响起,但我已经无心恋战,几次想收功睡觉去,但又不愿意重蹈覆徹,功亏一篑。我心里明白,虽然站下去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但提前收功却会为下一次的倒退打开方便之门,这时候再站下去练的不是形气而是精神,一定得挺住。就这样,我对着墙壁默默地站着,四周依旧沉寂。过了很久,在黑暗中突然响起了一串先慢后快的电子鸣声,终于可以收功了。(老平2005-10-14)
2010-07-15 16:20 11楼
今天是周末,上午到外面草地上练转腰涮胯法。自开练以来,虽然没有每天正儿八经地练转腰涮胯法,但见缝插针式的练习每天都有不少,例如站立的时候就练一会曲膝转腰,走起路来就来几下扣翘尾闾,这在第4天的纪实里已经作了一些记录。



按照原来的功法,转腰涮胯法只有两个动作,一是腰胯转圈,一是扣翘尾闾。由于前段时间练这个法比较多,我在腰胯转平圈的基础上又体会出好几个动作来,所以今天练功我练了四个动作,每个动作正反方向都练了100下。



首先是练腰胯转平圈,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小时候上体育课做热身活动就有转腰胯这个动作,叉着手晃腰谁都会。有一位朋友想用气功方法减肥,要把苹果型身材改一改,我就教他练转腰涮胯,本以为转个圈子很容易,可一做动作才发现不是一回事,转腰几乎变成了晃腰,一晃全身都在动,就是腰胯不会自己动。我说你把下肢定住只转腰胯行不?他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我想可能是这家伙太胖了,就让他妻子也试练一下,结果更失望,他妻子后腰像块木板,根本转不起来。可见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是有点难度的,就形体要求来说,难就难在转腰胯时圈要圆,还要保持上身中正,膝盖尽量不晃动,其实我也是练了好长一段时间才逐步符合形体要求的。



今天转平圈,腰胯部位有咯--咯地声响发出,每转一圈响一下,好像在骨盘的上端发出来的,继续转下去,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转完左右各100下的平圈后,开始转立圈,立圈有两种转法,一种是两个胯骨一齐转,另一种是左右两个胯骨分开来转,就像踩自行车那样。我是先练两个胯骨一齐转的立圈,练这个动作要配合收小腹,提会阴。练了一会,我把原来叉腰的双手放在后腰上,能感到腰椎在作小范围的蛹动。接着我练两个胯骨分开转的立圈,这种转法比上面两种转法做起来要困难一些,尤其是反转,练了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别扭,转胯差不多成了扭屁股。



今天练功,我用手分别去体会这三种圈子所引起的脊椎变化,感觉转平圈时腰椎是作水平转动,我摸了一下颈项部,发现第七节颈椎也作相应的转动,只是幅度变小了;当两个胯骨一齐转立圈时,腰椎是作前后方向的运动,而脊柱则呈上下方向的蛹动;当两个胯骨分开转立圈时,腰椎两侧的肌肉分别作上下方向的运动,引至腰椎以及整个脊椎呈现为一种扭动的状态。由此可以认为,转腰涮胯不仅能松动腰椎,还能调整整个脊椎的状态,以至能调整头部的功能。



练完转圈,最后是扣翘尾闾,这时候太阳已经越过树梢,把人晒得发热出汗,我把上衣脫掉随手扔在草地上,练习最后的100下。不知道是太阳的照射还是练功所至,这时百会和印堂都在发紧发胀,还是不去管它,继续扣翘尾闾,然后揉腹收功。收功后放眼一看,四处一片生机,想起以前练转腰涮胯法只能转平圈,如今能玩出一些花样来,虽然腰椎活动的能力很有限,但心里还是忍不住地高兴,因为它说明松腰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标。(老平2005-10-15)
⬅ 慢性咳嗽不要滥用抗生素 老茶馆 亚健康≠中医之“未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