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汤病机分析

2020-06-13 19:28 楼主
看到有的学者不明白张仲景设立的越婢汤,不仅不明白方剂名字的含义,也不明白张仲景为什么用麻黄与石膏。特做以简述。

对于越婢汤的定名与意义,只有明白了经脉与络脉以后,才能明白张仲景为什么这样说,越婢汤是由于经脉外行支分支到肾的脉道上的腠理闭塞不通了,导致了经脉内的津液不能正常的从下焦透散,充斥于经脉内引起了风水。
什么原因引起的下焦肾中的经脉闭塞不通了,外感寒邪,寒束经脉腠理,使得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从肌表透散,使得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大量的从下焦肾中透散,在这透散的过程中,由于下焦是阴寒之地,不能透散过多的阳气,但是由于肌表的经脉腠理闭塞,没办法了,经脉内的阳气也就过多的从肾中透散,阳热之气透散过程中,灼伤了肾中经脉的腠理,使得下焦的气化失职,腠理闭塞,经脉内的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充斥于经脉内,形成了水肿。
为什么张仲景称之为越婢汤?这里的婢是指婢女,是古代皇宫里面的女人,只要进了皇宫,一辈子出不来,风水也是这个道理,经脉内的津液出不来了。越婢就是让宫中的婢女越墙而出,一样的道理,风水也是这样的,通过发汗的方法使得经脉内的津液越出,解除水肿。

那么,张仲景设立越婢汤的机理是什么
一是要学习内经中的卫气,卫气什么作用?两个作用,行经脉,开腠理。卫气通过行经脉能够运行经脉内的气血津液,遍布全身,开腠理就是能够开经脉脉道上的腠理,使得能够起到濡养肌体的作用,在这开腠理过程中,能够达到肌表的汗出,胃肠道的胃液分泌,下焦肾中的小便,这三个从经脉内外出的过程就是卫气开腠理的表现。那么,麻黄作用于就是作用于卫气,起到增强卫气行经脉,开腠理的作用。
二是,下焦肾中经脉的腠理闭塞不通了,什么原因?就是经脉内的阳热之气过多的从肾中透散,把肾中的腠理灼伤肿胀闭塞,怎么治疗,用石膏来清解腠理之热,能够把肿胀发热的腠理得以清解,腠理通道清解以后,经脉内的津液就能够正常的透散而出,与麻黄合用,开腠理,有利于经脉内的津液的外出。明白了这些道理,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

引申,麻杏石甘汤方证,就是外感寒邪以后,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从肺中过多的透散引起的。这都是一样的道理。还有,如果阳热之气不从肺中,不从肾中,还能从哪里透散?从分肉透散,就形成了痈疽疖肿,从骨节透散形成了痹症,如果从胃肠道透散,胃中就形成了气分实热证,从肠道则形成了腑实证,这都是通过经脉来引起的诸证。这就是张仲景说的“传经”。

写得很简约,其中涉及到很多的问题,对于里面提到的经脉,卫气,腠理,以及津液与阳气需要从内经中寻找,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就不再一一道来。至于越婢加术汤,加附子,涉及到了络脉,有心学习的可以看看内经中的关于络脉与经脉连接的条文。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06-24 08:37 2楼
很有新意
2020-06-30 19:08 3楼
对经方理解自成体系,点赞!
2020-07-08 16:33 4楼
照你这么闭眼想象,中医像算命一样变成封建迷信了,那我问你,越婢汤也有“越脾汤”的记载,当然名字对错肯定是不能考证的,你再解释一下越脾汤这个名字的含义如何?把脾汗挤出来吗?就像“盗汗”,不解释谁都明白,不需要叽叽歪歪的花费一天时间分析他,分析半天到最后是不是盗汗,自己都不清楚了。真怕你们这些文人,中医这么多年也是真怕文人,别在摆弄这几个字了,中医的灵魂在临床,而不在笔墨上。我是不是很讨厌?得罪之处莫怪,来这里都是朋友,我也不想结怨,老师这么深思熟虑我不能及,我只是说出了我的个人看法,对事不对人,望海涵。
2020-07-08 18:57 5楼
唐宋元明清 说:
照你这么闭眼想象,中医像算命一样变成封建迷信了,那我问你,越婢汤也有“越脾汤”的记载,当然名字对错肯定是不能考证的,你再解释一下越脾汤这个名字的含义如何?把脾汗挤出来吗?就像“盗汗”,不解释谁都明白,不需要叽叽歪歪的花费一天时间分析他,分析半天到最后是不是盗汗,自己都不清楚了。真怕你们这些文人,中医这么多年也是真怕文人,别在摆弄这几个字了,中医的灵魂在临床,而不在笔墨上。我是不是很讨厌?得罪之处莫怪,来这里都是朋友,我也不想结怨,老师这么深思熟虑我不能及,我只是说出了我的个人看法,对事不对人,望海涵。
谢谢你的指点
不知道你对脾的作用怎么认识的?脾主运化,运是运动,化是转化,脾具有这两种作用,运动是指胃肠道的正常的运动,化是把胃肠道内的水谷吸收转化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至于进入到络脉内可以查看内经),这个由脉外进入到脉内的过程就是脾运化的过程,不仅是水谷精微,还包括人体中的痰饮水湿,都是这样的机理。都是把脉外吸收进入脉内,张仲景用白术就是这个道理。用白术止利,止唾,止带,止血等都是从脉外进入到脉内的作用机理,这里的脉是络脉。《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灵枢·脉度》:“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渗孙脉就是络脉之细小的。渗孙脉就是脾的运化作用。
明白了脾的作用以及络脉,这就要明白一个道理,脾的作用永远是把脉外的吸收进入到脉内,这是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君所言,越脾,难道把脾的吸收改成外出,仍人体出现逆反的下利,出带。你认为的越脾,是你没有明白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就是人体的水液代谢途径都没有明白。还指出越脾,说明了你都没有鉴别能力。人云亦云。

至于人体的津液的外出,是靠经脉来完成的,经脉起始于心包,遍布全身,但是,经脉的运行是靠卫气来完成的。麻黄就是作用于卫气,行经脉,开腠理。通过开腠理以出汗,利小便等,通过行经脉来止咳平喘。在这里,也就说明了经脉是对外的。络脉是对内的,脾作用于络脉,卫气作用于经脉,这样也就明白了白术与麻黄的作用机理。至于越婢汤也不是你说的闭眼猜想,这都是又根据的,就因为你不明白,也不要说别的不是,因为你连最基本的生理功能都没有弄明白。
说到这里,可能你还不明白为什么经脉对外。你可以好好的考虑一下内经的这段话
《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好好的学习一下古文,看看经脉与卫气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如果还不明白经脉与络脉的不同,还可以看看《灵枢·经脉》:“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临床也是靠医理来支配的,你临床再好,讲不出个所以然,也是有限的经验。
提个建议,希望中医爱好者,把内经中的经脉与络脉和针灸的经络区分开,不能混淆。
2020-07-08 19:19 6楼
我草草看了先生的意思,还是那句话,我不研究为什么,我知道脾主运化就可以了,说了中医里脾的功能,主运输,转化。至于怎么转化以及和络脉孙络的关系,没必要强加附会而趋完善。临床效果好就可以,不需要和患者分析为什么,只需要知道这个病应该这样治并且能好就可以了,当然中医也不是万能的。
2020-07-08 20:00 7楼
学习不学习是个人的意愿,没有强迫别人必须要学习,你认为对的,你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学习,不要嘲笑别人,因为你走的路和别人走的路不一样。开车的和步行的永远是两种体会。
2020-07-08 20:30 8楼
柴桂方应 说:
学习不学习是个人的意愿,没有强迫别人必须要学习,你认为对的,你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学习,不要嘲笑别人,因为你走的路和别人走的路不一样。开车的和步行的永远是两种体会。
老先生错了,没有半分嘲笑之意,只是观点不同,避免不了就有分歧,东、西问题,不能算嘲笑。
2020-09-22 17:00 9楼
谢谢好论。先生这柴桂方应是怎么个说法?现在如果取名还会用这个名字吗?谢谢!
2020-09-22 17:17 10楼
气血不顺找名医 说:
谢谢好论。先生这柴桂方应是怎么个说法?现在如果取名还会用这个名字吗?谢谢!
呵呵,由于原来常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疾病,所以在十年前取名柴桂方应。现在用的方剂多了,也就无所谓了。如果现在取名,可能不会用这个了,毕竟十几年前对伤寒论的理解,和现在不一样,第十次整理的伤寒论本旨新解历时十年才完成,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这都放置了多半年了,时值百草居复名,也就发布出来了。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提出错误。谢谢
2020-10-03 19:14 11楼
麻黄增强心气,石膏降气,麻黄加石膏只为把邪从下排出!
⬅ 升降浮沉、虚实 老茶馆 吕留良治痢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