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伤寒(原创)

2018-05-13 21:17 楼主
小序:2013年在贵坛注册以后,只发了几篇小心得文章,后就再未来过,2017年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后,便专注打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随着时间的流逝,公众号里渐渐丰富起来。偶尔百度一下自己的文章,竟然又遇到了百草居里的旧作,于是又起心将公众号里的文章移过来,接受百草居各位老师的审阅,希望能遇到知己,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5-13 21:21 2楼
夜读伤寒: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兽汤名称的由来

在中医历史上,《伤寒论》中著名的青龙汤、白虎汤、真(玄)武汤历来闻名于世,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兽来说,《伤寒论》独少了朱雀汤,这成为中医历史上的一大悬案。此外,以四神兽命名的方剂,其方名有何来历,也一直是中医人士争论的一个焦点。

笔者认为,想辨析清楚四神兽汤方剂原理和方名由来,首先要先梳理清楚四神兽所代表的涵义。

其实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之外,还有勾陈和腾蛇,并称为六大神兽。其最初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二十八星宿,后来融入了五行,与方位、时序、万物、人事等相结合,被广泛应用到军事、艺术、文学、医学、地理、卜筮等领域,特别是被周易六爻卦象的灵活应用后,更加被人所熟知。

中国古代以北极星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四象”,东方星象连起来象苍龙,西方星象连起来象白虎,北方象龟与蛇,南方象大鸟,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这四大星象也随着季节次第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玄武上升。这即是"四大神兽"的来历。

正因为此,四大神兽就被赋于了不同的意义:

青龙代表东方,五行属木,其色为青,为春季,性温,其气主升;

白虎代表西方,五行属金,其色为白,为秋季,性凉,其气主降;

玄武代表北方,五行属水,其色为黑,为冬季,性寒,其气寒藏;

朱雀代表南方,五行属火,其色为红,为夏季,性热,其气热散。

四大神兽先简单了解这些,下面再来结合中医方剂对四神兽汤的来历进行逐一辨析。

一、白虎汤方名由来

白虎汤由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四味中药组成,其中知母、石膏为苦寒之药,主清肺、胃之热。肺为上焦,胃为中焦,知母、石膏之寒气上焦开始往下清降,犹如凉风从天而降,一扫炎热之气。这不正如白虎所代表的西方秋季的气候吗,所谓“凉风起天末”,寒气下降,炎热褪去,万物萧杀,草木枯白。凉秋来临,炎夏消退,这不正是白虎汤组方用药之义吗。

粳米本为水中生长之物,能在水中生长而不被淹死,其必有抗水、利水的功效。而白虎汤之所以使用粳米这味药,是因为白虎汤具有秋季特性,即一为凉,一为燥。同样石膏、知母苦寒之性也易引起燥湿之弊,所以此处用粳米即是为了防止石膏、知母燥性太过,以增加润燥养阴之功。另外,粳米还具有利水之能,利水能开下窍,下窍疏通开了,也会更利于上焦寒凉之气的下降。粳米一药两用,体现了古人立法之严密和灵巧。

二、真武汤方名由来

只所以用真武汤而不用玄武汤命名,据说是后世为避唐玄宗皇号原因。此汤由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五味药组成。此方本治太阳病发汗不解后,出现“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症状的。所谓汗伤阳、下伤阴,发汗太过,阳气外散,内寒湿重,而“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正是一种振寒的表象。而玄武汤正是温肾阳、行肾水的名方。

上文已说过,玄武主北方寒藏之气。那么玄武藏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历代农民在冬季来临之前,都会“颗粒归仓”。其目的,一是保存足够的粮食度过冬天,二是为明年保存种子。其实这种子就是中医所说的“元阳”。如果自然界缺少了这些种子,万物都将消亡(而中药学中也有“诸子皆降”之说,即种子成熟后多会有降落习性,其实就是降到肾的地方,所以大多的种子具有补肾功能)。同样,水离开了阳气,便不能蒸腾化气,也是死水。所以真武汤以大热的附子为君,即是用其温肾阳以行水、治水之功。这与北方冬季功效相同,故名真武汤。

三:大小青龙汤方名由来

青龙汤分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通过上文分析,既然名为青龙,组方用药肯定应该具有青龙神兽的禀性。而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一书中认为“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此说太拘泥于龙的习性,而失于青龙神兽之本义了。至于现代人认为甘草和桂枝为青色,故名为青龙,石膏为白色故名为白虎之说,更是望文生义,不值一驳。

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小青龙汤本为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解表之药麻黄、细辛、桂枝等药,五味子有敛肺功效,肺敛则能降,配合半夏降逆燥湿之性,可祛心下水气。而祛水湿还可以采取健脾来加强运化水湿方法,所以方中炙甘草、干姜等,即有助解表之功,又有运化水湿之能。纵观全方,有龙尾(五味子、半夏)往下摆动,以助龙头龙身(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炙甘草)升腾发表之象,以图示之更形象: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石膏如鸡子大。

大青龙则是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紧脉加上不汗出,说明表闭未解,明显为麻黄汤证;内心烦躁则阳明胃中有热,上扰心神所致,所以用大剂石膏来清降。从小青龙用五味子和半夏来降逆,而大青龙明显采用了更猛的石膏和杏仁来清降;另外,解表主药麻黄的用量,也明显是小青龙的两倍。即大青龙汤的用药,龙尾往下摆动的力度更大,同时龙头龙身升腾解表的力量也更大。同样用图表示更明白直观:



由此可知,青龙汤虽分大小,但都同样具有青龙神兽的东方春季其气上升的特点,这才是青龙汤方名的由来。

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而上天龙,主升;下山虎,主降。与中医“清气左升,浊气右降”原理深相切合,也与易经太极一气周流的“左升右降”相吻合,还与大自然太阳“东升西降”现象一致,其实这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万物一理”的最好体现。

四:朱雀汤寻踪

《伤寒论》四神兽汤中,唯独找不到朱雀汤的踪迹。这也成为《伤寒论》的又一大悬案。

对于朱雀汤,有的医家认为是十枣汤。而由真武汤主行水,白虎汤主清降,青龙汤主升解来看,朱雀汤应当是来解南方炎夏之热方为妥切。而十枣汤为逐水之剂,与朱雀本义不符。所以十枣汤即为朱雀汤之说应当排除。

此外,还有的医家认为《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即为朱雀汤,方中黄连能清心火,心在五行属火,方位主南方,这正与朱雀所代表的方位、时序相同。

而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明确载有大小朱雀汤,其中小朱雀汤即为黄连阿胶汤,这也为黄连阿胶汤即为朱雀汤增加一个佐证。
2018-05-14 07:43 3楼
好贴!学习了!
2018-05-14 08:32 4楼
总体上不错。唯独疑问:生石膏是燥湿药?
2018-05-14 08:39 5楼
没说燥湿啊,只说清降的。您在仔细看看?
2018-05-14 09:37 6楼
夜读伤寒:越婢汤神秘方名大揭密
在整部《伤寒杂病论》中,越婢汤所散发出的神秘光芒,穿越了近两千年的时光,依然诡异的照耀着整个中医世界。无论其组方用药与脉证的矛盾背离,还是方名的奇异诡谲,都让历代中医大神们伤透了脑筋。

神秘的方名

这里暂且罗列一下历代中医名家对越婢汤方名有代表性的解析:

一、成无已的以婢为脾论:即发越脾气,通行津液的意思。见于金代·成无己的“脾治水谷,为卑脏若婢……是汤所以谓越婢者,以发越脾气,通行津液”。
二、方有执的“超越卑微”论:方氏在《批注伤寒论》谓“越,逾也、过也;婢,女子之卑者也”。(《伤寒论条辨》)

三、喻嘉言的拟人论:“石膏之辛凉,以兼解其寒,其柔缓之性,比之女婢。”
四、近人柏德新的越级论:使被压迫的脏腑越级,免受压迫的意思。如其在《伤寒溯源集》中说:“越婢实有使婢越级出其受压地位之意。结合疾病,则有发越……『肺之郁闭』。”
五、钱潢的越国婢女论:钱氏在《尚论篇》中说:“或以此治越人之婢而得效,遂以命方。”

六、日本江户后期医家森立之的婢为痹论:森立之是日本考证医学的泰斗级人物,其在《枳园丛考》中,对“越婢汤”方名从文字学和训诂学角度作了大量的考证,提出“越婢汤”当为“越痹汤”的说法。

七、戏说演绎论:说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突患头昏目眩,浑身乏力、全身浮肿、下腹胀满、小便不利之疾。召来太医会诊,切脉服药。但一连十几天,病情丝毫没有减轻,反有加重之势。满朝文武大臣急得无计可施,太医更是有如热锅之蚁。一再会诊商讨,束手无策。越王烦躁大怒,大斥太医无能,下旨要斩。并在全国张贴告示:谁能治好越王之病,重重有赏!可是一连数日,无人应诊。
这时,越王的一个婢女自告奋勇,愿给越王治病,并说如果治好了越王的病,不求奖赏,只要越王赦免众太医就行。大臣们深感惊讶,太医更是惊奇不已,谁都不相信这个婢女有什么医术。可是越王被疾病折磨得甚苦,且目前又无人敢来应诊,也只好抱着一线希望,将信将疑勉强同意婢女诊治。说来也奇,越王服下一碗汤药之后,不多时全身轻快,浮肿渐退,病已去了一大半。三剂后病痊愈。
越王大喜,对这个婢女大加赞赏,并封为妃子。被赦免的太医们个个自觉惭愧,同时满腹狐疑,暗暗惊叹,一个婢女,哪来这等高超医术?于是结伴向这个婢女道谢救命之恩,并讨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婢女听后,说道:“我哪有什么高超医术、灵丹妙药,其实都是平常向你们学的呢!我经常熬药服侍王宫上下,久而久之,我熟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这次大王患病,你们处方不验,是因为你们惧畏大王,认为大王是龙身玉体,不敢用平时常用的这些峻猛廉贱的药物,岂能奏效?”一席话,说得太医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后,太医们将婢女所用之方剂,取名为“越婢汤”,并载入医书。

以上对越婢汤方名的解析,聚讼纷纷,终无定论,其正确率有多大,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暂不评论。

神秘的组方用药

先看原文,再将其神秘之处列出: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

一、脉浮用麻黄没错,但是后面有自汗出,应是桂枝汤证,而依然用麻黄,这是越婢汤方药与病证背离之一;

二、“不渴、无大热”而重用石膏,用量相当于现在的125克,这是方药与病证背离之二;

三、脉证中明明点明“风水恶风”后,给出“越婢汤主之”的治法。但在越婢汤后的服用方法中,却又特别注明“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这又如何理解?

四、本篇一开始对风水的论述是“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而本条没有骨节疼痛,而多了皮水证中的一身悉肿,出现此类病证的病理又是什么?

五、本篇对水肿的治疗原则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本条“一身悉肿”,但越婢汤用药却发汗有余,而利小便不足。



方证揭秘

如果对本条病证“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进行深入辩证、研究,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的。

“一身悉肿”,说明脾气虚,在《病机十九条》中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论述。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必湿邪困脾,从而使脾不健运,所以越婢汤中采用大枣和甘草这两味药来大补脾气。

另一方面,一身悉肿这一外在表症,说明水湿之邪在表,而非在里。如湿邪在里,则会出现大便溏泻的病症。

而水湿之邪聚与表皮,这又是什么病理引起的呢?

我们知道,风性浮散,水性润下。什么情况下才能使润下之水上浮到表皮呢?这必须在具有浮散之性的风力极强的时候才能达到。经常开车跑高速的朋友,遇到下雨高速行驶时,会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水珠,在高速风力的冲击下,会极快的向上流动。取象比类,水湿聚于表皮引起一身悉肿的原因,也必是内风极强鼓动的结果。

那么这极强的内风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中医学有一种现象,叫热极生风。那么这热又是从哪里来呢?

上面已分析过,本证是湿邪困脾引起脾不健运。脾气虚,则脾不升清。而脾本主升清,胃本主降浊。脾胃为脏腑枢轴,脾气不升,必会引发胃气不降。胃为阳腑,具阳明燥金之性,胃气逆则其燥金之气必上炎,一旦燥金之气过于强大,必蒸动水湿外溢。这即是热极生风,风迫水湿聚于体表,形成一身悉肿的主要原因。

既然热极生风,那么此条为何会说“不渴、无大热”呢?

其实,这“不渴、无大热”只是一种表面的假象。内有水湿,肯定不渴;体表亦有水湿停聚,胃火上逆根本突破不了皮下水湿,只能蒸动其一部分外出为汗,这即是“脉浮……续自汗出”的原因,所以体表外根本体现不出大热之象。

胃火上蒸,却又难以透发,邪之出路被闭阻,所以不能被“续自汗出”的假象所迷惑,从而重用麻黄解表,以开邪气外出之路。同时重用石膏,以清降胃火。

辩证至此,方能分清哪些表证是假,哪些表证是真,透过表证看清内里实质,才是本条组方遣药的基础。如果面对这些重重谍影,而不辩真假,你就只能被这些表证所迷惑,而找不到主证,抓不准病机,从而错失医治良机。所谓用药如用兵,敌我不分,善恶不辨,小之丧身,大之丧国,这种事例在历史上重演的已经不少了。

方名揭秘

仲景之所以要以“越婢”来命名本方,只有一个可能,即是“越婢”完全能配得上——或非常适合这一病证和方剂。

历代医家对此方名的理解,之所以难以让大家信服,问题多是出在对让方名与病证、方剂的本身脱离开了。

婢,《说文解字》解释为“女之卑者也”。后通指为“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越婢即是地位卑下的古代越国女子。从历史上看,越女之所以能成为我国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原因即在于,一是越国多出美女,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即是西施;其次越国被吴国打败后,作为亡国之女,在夫权至上的古代,其地位的低下更可想而知了。这也是以西施为代表,从小生于农家,以浣洗衣服为业,因长相美丽,被作为政治牺牲品,进贡给吴王夫差,以美色来乱其朝政,从而达到复国的目的。这放在当代其实就是一美女间谍。

虽然西施为自己国家而出卖美色,但是在贞节观特重的古代,还是被士大夫所鄙视的。所以东汉时期,将以西施为代表的越女,称为越婢,是有其时代特征的。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在其《七发》中即有“越女侍前,齐姬奉后”的描写,即是当时对越女鄙视的真实写照。

而西施开始被世人以正面形象传颂则是出现在唐代以后,特别是王维在《西施咏》的名句“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以及李白的《越女词》后,西施才真正被人们所褒扬接受。

言归正传,越婢即亡国之越女,其代表人物为西施,在古代被视为潜入吴国的一名女间谍。而以其命名的方剂,对应的脉证,经过上文分析,也是谍影重重,真假难辨,与潜入吴宫的西施身份何其相似。且自古人将女人比作水,而本证作怪者亦是因水而起。

所谓的越婢汤,即是借越女西施以外表如水的假象以达到祸乱吴王的真实用意,来比拟本证如何透过因水邪恋表所同样引发的重重假象,来组方遣药深入敌宫清除邪气的目的
2018-05-16 13:23 7楼
夜读伤寒:抵当汤证辨析

云深堂主,夜坐书房,焚香调息,潜心静虑,夜读《伤寒》。恰桌上有乾隆年间名医黄元御《伤寒悬解》一书,随手翻开,正是“抵当证四”篇,原文如下:

《伤寒论》原文: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黄氏注解:身有热而少腹满,多是木郁阳陷,疏泄不行,应当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是有血瘀,当下。然满而未硬,下不必急,减抵当之分两,变汤为丸,缓攻可也。

〖抵当丸〗 大黄二两 水蛭二十枚 虻虫二十五枚 桃仁二十五枚,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煎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连服。

云深堂主细品黄氏之解良久,反而疑问丛生,现将疑问逐条列如下:

一,“伤寒有热”是“身有热”吗?

二,“少腹满”的病因是什么?

三,少腹满为何会“应小便不利”?真的是“木郁阳陷,疏泄不行”的原因吗?

四,为何“为有血也”反而会让小便利?

五,血从何来?

六,变汤为丸,真的是为了“缓功”吗?

七,本条用药真是为了“减抵当之分两”吗?

疑问太多,云深堂主又查阅明代医家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一书,将其对“抵当汤证”解析列如下:

方氏注解:“此与上编第二十一以下三条同,以风寒俱有,而比上编为难解,故用上编之方而变汤为丸,然名虽丸也。犹煮汤焉,夫汤,荡也。丸缓也。变汤为丸而犹不离乎汤,其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欤,且曰不可余药,言即使如上编之用汤犹未为对,必如是而后可,亦奇制也。其犹兵家之八阵欤,八阵武侯兵也。变则反正为奇,以奇为正,谓医与将同道者,尚在同一权变哉。”

阅毕,如雾锁江,云深堂主更加深陷迷茫之中,不禁掩卷而坐,闭目向天,苦思仲景先师方证之义。

当此时,窗外车声远近,案头清香袅袅,神思所及,更显夜静。

圣人有言,静能生智,云深堂主静思良久,疑惑渐解,条理渐明。

一,抵当汤证,实为“太阳病篇”中之一证,其仲景先师所谓“伤寒有热”者,非黄氏“身热”矣,而实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热也。在《伤寒论》原文“抵当汤证”条中,有明示:“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此实为经热入腑,热随经而传膀胱之腑。

二,《内经》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而《营卫生会篇》又谓“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这说明膀胱运化机理,为水谷至下焦,经气化后,循膀胱壁表渗入至膀胱内里,在内里气凝聚为液,满而从膀胱下口溢出为尿。之所以入膀胱内能凝聚为液,是因为六气之中,足太阳经气寒水矣。

正因为此,所以《类经》中称“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津液之入者为水,水之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后有出,是谓气化则能出矣。”

三,今太阳经病有热,热随经而入膀胱之腑,脏为阴,腑为阳,阳腑本为清净之所,对于膀胱寒水来说,更是清凉之地,今突然而受热邪侵入,腑内之液难免受热又蒸而为气,胀满整个膀胱,这即是原文所谓“少腹满”之原因矣。

四,热邪内结膀胱,重新又蒸液为气,故无小便,所以原文称“应小便不利”。现实生活之中,亦有此种现象。如人在发烧之时,小便偏少;或晚上饮酒,睡前大量喝水,整夜不会起夜小便,这即是内热蒸液成气,致使小便短少的原因。

而黄氏所谓“木郁阳陷,疏泄不行”之解,似于理不通,太阳病本在表,而绝对与肝无关,更与阳气陷无关,肝气疏泄之论过于牵强矣。

五,然而本证却相反,本应小便不利,今反而小便利,仲景先师给出答案,是“为有血也”。

然而血从何来?从热而来也。热结膀胱,热性动灼,冲动蒸灼膀胱内壁而为血,所以此证“其人如狂”,所以方有执理解为“发狂,则主血之心亦病,而重于如狂”,亦为不通,太阳表证,邪气远未入心,与脏无关矣,牵强于“心主血”之论,亦偏离主题万里矣。

六,膀胱表壁被血所瘀阻,太阳经之热受阻暂时不能渗入,膀胱之内气复凝聚,所以反而会“小便反利”。

七,至此可知,发展到这一步,实为病进矣。病重药亦重,故仲景变汤为丸,用丸而不用汤,非为丸缓,而是杵诸药为散后制成丸,再煎丸,为何,方便汤与药一起内服也,即不可浪费一点药,这即是“不可余药”之本义。否则,何必制成丸后,再把丸重新煎一次呢?所以后文又加一句,一天后(晬日)当下血,“若不下,连服。”连续再服,这还是为了缓吗?何况,此病为急证,哪有缓治之理。故方有执之“丸缓”之解,与黄氏“下不必急,减抵当之分两,变汤为丸,缓攻可也”之论,更不通矣。

八,汤以“抵当”为名,至此明矣。瘀血阻于膀胱内壁,以抵挡气化渗入之义也。

九,细观其方,虻虫者,飞虫也,属气药,膀胱为“气化而能入”,只有气才能渗入膀胱,所以用虻虫正是用其气渗入膀胱之义;水蛭,水中之物,入水可破血瘀,膀胱为藏津液之水脏,水蛭正擅长于水中作业矣;桃仁,果核肌瘤之状,破肿物矣;大黄性寒,活血化瘀同时可清热矣。

呜呼,圣人组方,道法自然,巧夺天工,可信也欤!

云深堂主记

于2017年10月19日
2018-05-17 20:46 8楼
夜读伤寒:越婢汤煎出的越女悲歌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佳丽最早应起源于我国“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西施本为春秋末年越国若耶溪畔一采莲浣纱的农家女子,因有“沉鱼”之姿,被越王勾践施以美人计,送与吴王夫差,最终导致了吴国的灭亡。

吴国被越国灭亡是在公元前475年,一直到东汉末年的600多年时间里,越女的形象一直是负面的。如西汉辞赋大家枚乘在其作品《七发》中描写豪门奢侈生活时,有“越女侍前,齐姬奉后”的诗句,就是越女地位低下的真实写照。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一事件后,越女便成为我国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符号,被历史记载流传下来。从两汉到魏晋时期,士大夫之风盛行,女性地位低下,这就更使越女为社会所鄙夷,越女也从此被标上了地位卑微、美女、间谍、亡国等深受歧视的标签。

“红颜祸水”成为历代误国美女的代名词,不知是不是从此处肇始。

大约直到唐朝以后,越女西施成为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的吟咏对象后,越女的正面形象才在广大百姓中开始树立起来,并被历代所传唱。

而将“越女”称为“越婢”,更是当时士大夫的上层社会对越女的一种鄙视心理。所以说写于东汉末期的《伤寒论》,将方名取为“越婢汤”,绝对与当时越女误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无关系。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越女的历史是很清楚的。下面再来看看“越婢汤”这一方剂,与越女事迹有没有关联。

原方: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

一、此方剂的症状是“脉浮、自汗出”,这本应是桂枝汤的证,而越婢汤却抛开桂枝,而用了麻黄。这很明白的告诉我们,所谓的“脉浮、自汗出”只是一种假象。

二、“不渴、无大热”,说明此证必无内热,但越婢汤中不但用了石膏,而且是大剂量使用。这也清楚的表明“不渴、无大热”也是一种假象。

三、一般来说,伤寒多不恶风,而中风多恶风。中风恶风也是桂枝汤证,而本条同样是抛开了桂枝,而选用了麻黄。这也说明恶风并非真象,至少也不是主证。

四、在方后的服用说明里,“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这一句怎么看怎么有多余重复之嫌。因为在症状描述时,一开始就点明了“风水恶风……越婢汤主之。”后面再附上恶风者,加附子一枚,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的矛盾感?这是不是说明越婢汤原方本就不是针对风水恶风这一症状的?

五、此条的前面,仲景对一身悉肿之症有过交待:“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而看越婢汤原方,除了麻黄有发汗之义外,利小便在用药上并不突出。

综上观之,越婢汤的方、证、服用说明三者之间,是不是充满了诡谲难辨的色彩?症状上假象频出,组方上另行其道,服用说明上则又矛盾重重。

这是不是有点象越国用呈贡、进献美女等示弱的方式,来迷惑吴国,乱其朝政,而背后则奋发图强、伺机报仇呢?

所以说,越婢汤方证中所折射出谍影迷踪般的情节,和以越女西施为主角的美人计有着十分相似之处。借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入诗入文,是我国文人常用的一种用典的表现手法,而越婢汤的方名也不例外。
2018-05-19 07:25 9楼
辛苦了,谢谢!
2018-05-19 11:58 10楼
常其柏 说:
辛苦了,谢谢!
不客气,互相学习
2018-05-19 17:10 11楼
⬅ 推荐安医生的"认识甘遂半夏汤" 老茶馆 《难经·一难》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