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教授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

2010-06-07 19:24 楼主
裘沛然教授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


邢斌按:裘沛然教授去世后,胡展奋、章原两位先生撰写了纪念裘老的文章。文中回忆了裘老生前不便公开的一些议论,其中就谈到了对《黄帝内经》的评价。

原文标题为“琐忆国医大师裘沛然”,以下是原文摘录:

中医的现状,是我们常议的话题,有过多次,我们深谈结束,他总要关照:慎勿多言,有的话等我死后再说,否则要被骂死!

现在,大师去世了,“有的话”,可以公开了。

首先是《黄帝内经》。他常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长期以来被捧得过高,尤其被一个作家,解读成上下两集的“巨著”后,它的地位更“虚胖”,像“圣经”一样,其实它也就是当年的“诸子”书之一,反映了两千年前,国人对人体疾病的认识,真知灼见固多,谬误偏见也有,何必对它顶礼膜拜呢。

比如《内经》说,天有日月,人有双目,一阴一阳。荒唐。还说,天有群星,人有列齿,天人对应,星齿感应。挨得上边吗?所以,真正的好书,还是《伤寒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6-07 19:31 2楼
回复 1# 邢斌


若能窥全貌就好了,才能真正的理解大师的本意何在。
2010-06-08 21:14 3楼
我觉得裘老的说法是中肯的。
裘老其实也没有贬低内经,也是承认它有很多真知灼见的,只不过说它不是句句真理。
2010-06-08 21:36 4楼
争议话题。
我以为,《黄帝内经》的经典地位不容置疑。裘老这几句话有些欠妥,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经典,不是高大全,也不一定就是真善美。
2010-06-11 12:33 5楼
当然在那个年代不算经典,但是能流传至今并指导着中医的发展就是经典。
2010-06-11 20:27 6楼
内经讲人,明了了人,不仅仅会治病。

伤寒只讲伤于寒, 伤寒固然病,但病只是伤寒?
2010-06-15 21:23 7楼
[原创]当以怀疑的眼光读《内经》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近代中医名家恽铁樵先生,在其著作《群经见智录•内经读法》说道:“吾僚今日读《内经》,当以怀疑的眼光读之,不当盲无别择,一味信仰。遇不可解之处,曲为之所。”先生所言极是,兹举例说明之。

1.《素问》“刺中五脏,危害几何?”质疑

在《素问》多篇中,涉及到“刺中五脏,危害几何”的内容,但各篇内容不尽一致,是传抄之误,还是别有所本?是盲人摸象,还是道听途说?其可信度让人怀疑!其经典的准确性使人质疑!

如①《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②《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呑;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③《素问•四时刺逆顺论篇第六十四》:“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呑。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从以上三篇内容分析,“刺中五脏”的死亡日期不同、顺序不一。到底以哪个说法为准?使后来学者无可适从。

对《刺禁论》所云,诚如时贤赵洪钧先生说道:“这段话是说,心、肝、肾、肺、脾、胆不能刺中而受伤,刺中必死。至于一日至十日死,按《内经》得不到充分的理论说明。只有刺中心,一日死,说明心脏很要害。其动为何之说,只有刺中肺,其动为咳合乎理论与实际。按现代解剖生理,刺中内脏而且伤害不很严重即可死人的只有心肺。如果很粗的针具刺中心,几分钟之内就可能死。这样的针具刺中肺,很可能死。多长时间死,要看气胸严重程度。一般说来,一天还不死的,很可能恢复。我的看法是:这段叙述,不是实验所得。即古人没有对针刺致死的人做过病理解剖。上述说法只是推测。按现代理论,不锈钢毫针刺中肝肾脾胆,极少会有生命危险。出于诊断或治疗目的,西医早就做这些器官的穿刺。自然,中医针刺还是要避免刺中它们。”

所以恽铁樵先生所云“当以怀疑的眼光读《内经》”,甚是。

2010-06-15.
2010-06-15 21:28 8楼
2.“心为噫”质疑

“心为噫”、“心主噫”,指患心脏病后可以出现“噫”这个症状,在《内经》多篇中有论述,但不尽一致,使人质疑!如

《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气为病:心为噫”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心痹者,脉不通……嗌干善噫。”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五脏气:心主噫。”
《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太阴所谓病胀者……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灵枢•口问篇第二十八》:“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等等。

从以上多篇分析看出,“为噫”者,既可以是心脏病之症状,也见于胃病、脾病。

如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脉解篇第四十九》注云:“夫《素问》言心,而《灵枢》言胃,则此篇兼言阴气走于胃;胃上于心,见三经相须而为噫也。”

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二十五•宣明五气》注云:“噫,嗳气也。遍考本经,绝无嗳气一证,而惟言噫者,盖即此也。按《九针论》曰:‘心为噫。’《刺禁论》曰:‘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痹论》曰:‘心痹者,嗌干善噫。’是皆言噫出于心也。然《诊要经终论》曰:‘太阴终者,善噫善呕。’《脉解篇》曰:‘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口问篇》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由此观之,是心脾胃三脏皆有是证。……噫,伊、隘二音。《释义》曰:‘饱食息也。’《礼记》注曰:‘不寤之声。”

病机机理为何?

⑴言“心为噫”者,指通过足阳明之“正”来联系,见于《灵枢•经别篇第十一》,云:“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口。”

何谓正?正者,直也、直经也。时贤杨鹏举校注《灵枢经•经别篇第十一》云:“正,直。《榖梁传•隐公四年》:‘诸侯与正而不与贤也。’范宁注:‘雍曰:正,谓娣长也。’此指直经。犹十二经的‘其直者’分支,即十二经的另一部分的直经。”或与《素问•脉解篇》所云“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似同。

张志聪《素问集注》注云:“噫,不平之气也。……盖此因胃气上逆于心,故为噫。”

高士宗《素问直解》注云:“病气在心,则为噫。噫,微嗳也。”

⑵言“脾为噫”者,指通过足太阴脾的经脉来联系,见于《灵枢•经脉第十》,云:“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则上膈,注心中……腹胀善噫。”如此理解,即脾→胃→心→噫。

⑶言“胃为噫”者,实乃本腑为病,指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最易理解。

按:噫,《说文•口部》:“饱出(注:出,原为‘食’,段注直改)息也。”段注:“各本作饱食,今依《玉篇•众经音义》订。……于介切。”

《汉语大字典•口部》:“噫,㈠ai(3声 标∨)《广韵》乌界切,去怪影。之部。①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后作‘嗳’。《素问•至真要大论》:‘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

噫,嗳气也,古今中医注家所释之义共识,无异议。

如张介宾《类经》注云:“噫,嗳气也……噫,伊、隘二音。《释义》曰:‘饱食息也。’”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宣明五气篇》注云:桂山先生曰(注:指丹波元简《素问识》):“按:《说文》:‘饱食息也。’《礼•内则》:‘不敢哕噫。’是也。嗳,《字汇》:‘于盖切,音爱。嗳气也。’盖嗳,即噫俗字。高曰:‘噫,微嗳也。’非。”
而另一位日本学者森立之《素问考注》也引丹波元简《素问识》,对照后发现《素问释义》有省略。
《素问考注》:“[识](注:指《素问识》) 张云(注:指张介宾《类经》):‘噫,嗳气也。遍考本经,绝无嗳气一证,而惟言噫者,盖即此也。’简按:《说文》:‘饱食息也。’《礼•内则》:‘不敢哕噫。’是也。噫,乌界切,音隘。若‘于希切,音衣’则为痛叹声,与此异义。嗳,《字汇》:‘于盖切,音爱。嗳气也。’盖嗳,即噫俗字。高曰:‘噫,微嗳也。’非。”
时贤杨鹏举校注《灵枢经•口问篇》注云:“噫,胃内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气体声音。后作‘嗳’。《庄子•齐物》:‘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古今医统》卷二十一四注云:‘《内经》名噫气,俗作嗳气,今从之,即饱食有声出是也。”
谢谢观主编《中国医学大辞典》:“噫,胃气因阻郁而上升有声也。”
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中医大辞典》:“噫,又称嗳气。出《素问•脉解》。”

由上分析,噫,即嗳字,当读爱(ai)音,非读义(yi)音。

以上音、义已明。但从目前临床分析,言“脾与胃为噫”者,容易理解,而言“心为噫”者,似属欠妥。何者?

新世界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第四章闻诊•第一节听声音•六胃肠异常声音》:“嗳气: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长而缓的症状。故称‘噫’。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
饱食之后,或饮汽水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者,是饮食入胃排挤胃中气体上出所致,不属病态。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可判断虚实寒热。
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因宿食内停(注:指消化不良),属于实证。
嗳气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于实证(注:此型临床非常多见)。
嗳气频作,兼脘腹冷痛,得温症减者,多为寒邪犯胃,或为胃阳亏虚。
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为胃虚气逆,属虚证。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虚之人。”

以上是最新“嗳气”(噫)的病证解释,主要与胃腑、肝脏有关。因脾与胃互为表里,“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经络相互络属,在五行同属土,所以“脾与胃”一也,是一个大的系统单位,故也包括脾脏在内。但未见与“心脏”有任何关系。因此经旨之“心为噫”欠妥。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经》中有些内容,已不合适宜,不能抱残守缺。

对于上述“‘心为噫’似属欠妥”之拙见,时贤杨鹏举先生提出了不同看法。

杨先生说道:既然“阳明络属心”,怎么君现在又说“但未见与‘心脏’有任何关系”呢?反过来说,心病也可以影响胃。《灵枢经•经脉》:“足太阴之脉……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这也能说明其有内在的联系。

河间金栋回复说道:首先感谢杨鹏举先生关注拙稿。

本文的目的只是说明,“嗳气”与中医心脏关系不大。经旨虽已明确说明,嗳气与心脏有关系,但是目前之临床还有哪些中医大夫从这方面考虑呢?又有谁在处方用药中去从心脏着手调理呢?新版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也未见提及,又有谁认可呢?嗳气与心脏病怎么会有联系呢?所以,才写了“心主噫”质疑这篇拙稿。理论是为临床服务的,临床用不上,只能束之高阁,或淡忘而被抛弃。这就是不合时宜。

心病可以影响胃,从而出现胃病症状,对此中、西医皆认同,如心脏病(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可以引起呃逆、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呃逆,古称“哕”,非嗳气也。

引经据典,是为了说明道理,以理服人,但经典有时也并非完全正确。当以怀疑的眼光读《内经》为妥。

杨先生又说道:时过境迁,古今或多或少有差异,古代未见之病,今则有之,如山东一个男子患“巨乳症”,估计灵素,伤寒,金匮未有记载,就连《诸病源候论》记载最多的病种(其以降之书不计),也没有记载,这也是事实,古代个别疾病今天不见,并非等于古人错了,君所引灵素共五处,不可能都是错误,中医心非西医之心,若以西医之心以律中医之心,估计灵素质疑之处用汽车拉,笔者认为新版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虽未见提及,并不能作为否定的依据。请看《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瘛疭 ;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 ,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 ;微大为心痹 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 引脐,小 腹鸣。涩甚为瘖 ;微涩为血溢,维厥 ,耳鸣,颠 疾。”情志伤心者,可哕。那么哕,《说文》:“哕,气牾也。”.牾者,逆也。据此,不论嗳气,还是呃逆,都是气牾。况且古代打嗝儿也有称作嗳的。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溼……在變動爲噦。” 王冰 注:“噦謂噦噫,胃寒所生。” 杨上善 注:“噦,氣忤也。”宋•朱晖 《绝倒录》:“方投箸而捫腹,一噯腐而心嘈。”《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打了兩個噯,更覺寬鬆了好些。”《汉语大辞典》:“噯氣,胃里的气体从口里排出,并发出声音。通称打嗝儿。” 比较客观的说,灵素没有对二者不分,今天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而已。所以笔者认为,校注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不知先生同意否。

河间金栋最后说道:还是上述那句话,“经旨虽已明确说明,嗳气与心脏有关系,但是目前之临床还有哪些中医大夫从这方面考虑呢?又有谁在处方用药中去从心脏着手调理呢?理论是为临床服务的,临床用不上,只能束之高阁,或淡忘而被抛弃。这就是不合时宜。”

不当之处,请拍砖!

2010-06-15.
2010-06-15 21:32 9楼
3. 水肿的发生为什么与心脏无关?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3.1 水肿的发生为什么与心脏无关?主要受《内经》的影响

水肿是由水液代谢谢障碍引起。而水液代谢谢,中医认为主要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有关,中医经典《内经》有详述。

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水热穴论》也说:“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又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

“其本在肾,其末在肺”为后世论治水肿的理论依据。张介宾在此基础上,综合《内经》其他内容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又补充了“其制在脾”。如张介宾《景岳全书》说道:“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虽分而言之,而三脏各有所主,然合而言之,总由阴胜之害,而病本皆归于肾。《内经》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也。’然关门何以不利也?《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所谓气化者,即肾中之气也,即阴中之火也,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而为肿。”[1]张氏的这段话使水肿病的病机理论更臻系统和完善。

水肿绝对是阴盛阳虚,中医特别强调与肾(脾肺)脏有关,因肾主水液,水液的代谢谢主要靠肾阳的蒸腾气化来完成等,所以水肿病目前系归属肾系病证。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水肿》说道:“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西医学中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本节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2]主要还是强调水肿的发生与肾脏等相关脏腑有关,为什么与心脏无关?主要受《内经》理论的影响。张介宾水肿理论虽未提及与心脏有关,但无关紧要,柯雪帆教授曾说道:“从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来看,张氏的这一段分析是符合心力衰竭水肿的发生机理……而就心力衰竭的水肿来看,则其本在肾,与肺脾密切相关,这个理论可以指导临床治疗。”[3]

3.2 “血不利则为水”是心性水肿的主要病机

提及水肿发生机理与心脏有关,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心水”一病证名,说道:“心水者,其身重(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后世如《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 逆顺脉证之法》也说道:“心有水气,则痹,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及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水肿证治脉例》:“古方十种证候,以短气,不得卧,为心水。”等。但是历代医家多忽略水肿与心脏有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目前看来,水液的代谢谢及水肿的发生与心脏有很大关系。《金匮要略》之“心水”病证,即指目前之心衰病,时贤陈可冀教授说道:“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中‘心水’范畴。”[4]

现代医学认为,心衰后其症状表现主要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动脉系统缺血所导致的全身缺血症状,一个是由静脉系统瘀血所导致的大(体)、小(肺)循环瘀血的症状,而临床表现以瘀血为主。体循环瘀血主要是右心衰竭,表现为水肿等,水肿以下肢为甚;肺循环瘀血主要是左心室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等。

心衰的两大主要症状,气喘(呼吸困难)和水肿,中医理论中多不涉及与心脏有关,即便是间或提及,确属不多。所以目前中医“心衰病”的国标标准非常合理、公允,恰到好处。即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的分类标准中,在“心系病类”有“心衰病”这个病名。对于“心衰”定义为:“心衰: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从这个定义分析,心衰病是由心脏原因引起,未涉及其他任何脏腑,是名符其实的心水病。将原来的几个主要症状如“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甚至“心痹”都包括在内了,非常合理,是借助于西医这个参照体系制定的。如此说来中医临床无“心衰病”病名的时代已成为过去。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说道:“血不利则为水。”血液运行不利,则瘀而为水肿。心主血液,血液的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共同来完成。心的阳气不足、虚弱无力,血液运行不利、迟缓,则可瘀阻于皮下、脏腑组织间而成为水肿;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幸好经典有这么一句话,可以解释水肿的发生与心脏有关。但这句话并没有引起历代医家足够的重视,或许是与《内经》未予论述不无关系。《内经》的一段话,将水液代谢谢的过程论述的似乎非常完美,这就是《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但是现在看来并非完美,或有缺陷。

所以愚见以为:“血不利则为水”当为心性水肿的主要病机。因心病日久,心的阳气不足、虚弱无力,血液运行不利、迟缓,则可瘀阻于皮下、脏腑组织间而成为水肿;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虽中医经典《内经》中无此内容,但中医理论当在创新中发展。目前高校教材也无“心衰病”的单独讲解,应予以补充完善,填补此项空白。

参考文献:

[1]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97-398
[2] 周仲瑛主编. 中医内科学[M].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9-330
[3] 单书健,陈子华.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35
[4] 苏诚练,沈绍功主编.现代中医心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6

2010-6-15.
2010-06-16 07:54 10楼
个人认为裘老的意思是,中医应该注重临床,少谈些理论。那个郭生白老先生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伤寒论离临床更近些。我认为内经是经典,同样不可轻视,张仲景还撰用素问九卷呢
2010-06-16 08:55 11楼
记得有人说过,内经中的精华,字字千金,其糟粕粪土不如,这也是我的看法。
⬅ 我的免煎中药应用及体会 老茶馆 董红昌医案之 脚踝肿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