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应用焦树德教授“足胻消肿汤”的体会

2010-05-30 09:57 楼主
“足胻消肿汤”为焦树德教授经验方之一,是焦老多年临床医疗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体现了焦老既注意方剂的法度规矩,又随证加减灵活变化的特点,为我们灵活使用前人成方提供了效法榜样,兹将学习应用体会撰写如下。

“足胻消肿汤”由鸡鸣散加减而成。考鸡鸣散一方,出自宋代朱君辅的《类编朱氏集验方》一书,原方由槟榔、陈皮、木瓜、吴茱萸、紫苏、桔梗、生姜组成,是治疗“湿脚气”两腿肿之要方,组方以“着者行之”为原则,以行气降浊湿、化寒湿立法。方中诸药均以气为胜,因治肿必治水,治水必治气,气行则水散。

方中紫苏温散风寒,桔梗开宣上焦,陈皮开中焦之气,吴茱萸泄降寒浊,槟榔重坠至于下焦,而成三焦同治。同时木瓜配吴茱萸,可平冲心上逆之气,而使湿邪不得上冲。诸药共用,使寒湿之邪,或从汗而解,或从下利而出。其加减法近贤有根据病情轻重,有无合并外邪、痰热、瘀血、阳虚而加减化裁。而焦老根据病机为风寒湿邪流注于小腿、足踝而致两足及月行踝浮肿胀痛、沉重、麻木、筋脉挛急、行走障碍等特点,合用四妙散。四妙散由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组成,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

方中黄柏清热燥湿,坚肾益阴;苍术燥湿健脾;薏苡仁健脾利湿舒筋,缓解筋脉拘挛痹痛;牛膝补肝肾,祛风湿,引药下行,为引经药。故《成方便读》云:“四味合而用之,为治痿之妙药也。”再加茯苓、防己,共奏降气行水、祛湿消肿、散寒温经、舒筋活络之功、组成足胻消肿汤,赋予原方新的涵义及扩大其应用范围。其后附加减法,有湿郁化热、兼肾虚、肾兼血等兼症,均为临床常见病,体现了焦老对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尤妙在用防己、茯苓二味。

《神农本草经》谓防己“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气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此二味为防己茯苓汤之主药,防己行经络,茯苓善渗泄,防己得茯苓,则善逐肤表之水,从三焦网膜内行膀胱泻出。防己茯苓汤原方为防己三两,茯苓六两,而足胻消肿汤中防己为10g,茯苓为20~30g,符合原方比例。综合此方的组成,体现了焦老将经方、时方熔为一体,体现了焦老合方应用之严谨法度,对指导临床合方的应用大有裨益,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下略举一病例加以佐证。

病例介绍

患者邓某某,男,7O岁,于2003年3月31日以“发现血糖升高18a,双下肢肿胀20d”为主诉入院。查双下肢凹陷性浮肿,皮肤呈褐色,无破溃,双足无坏疽,左下肢表浅静脉曲张,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入院后给予温阳补气利水之法,症状无改善。于4月4日B超示下肢静脉反流,右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小腿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硬化。考虑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于5月13日起服用足胻消肿汤。6月10日下肢肿胀明显好转。6月30日复查B超示双下肢股总动脉、股动脉、月行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左侧下肢朋静脉轻度反流。服药至7月1日下肢肿胀消退出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6-14 15:52 2楼
有病人用用看,名家经验应该不错!!!!!!
⬅ 学习焦树德教授治疗尪痹经验的临床心得 老茶馆 论颜德馨教授之疰夏证治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