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续焰·2

2013-05-16 10:33 楼主
***汉医经纬***

前面,我们讨论了“風”、讨论了“寒”。
六淫之中,为什么要首先讨论这两个呢?
因为经曰:“風为百病之长”、“風为百病之始”。
因为师曰:“寒为万恶之端”。
因为仲景说:“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所以,我们先重点讨论了一下“風”“寒”。

说到论述“風”“寒”最全面、最细致的,当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了。
所以,要说“風”“寒”,就不能不从《伤寒杂病论》开始。
也许,读过两遍《伤寒论》的朋友都会不削一顾,——切!又拿《伤寒论》忽悠,不久那点点东西吗?有必要反复忽悠吗?
呵呵,当然。
而且很有必要。
《伤寒杂病论》,读2遍,和读20遍,收获是不一样的。那么读过200遍后,又如何呢?肯定更不一样了。呵呵,可惜我也没读到那么多。随便忽悠几句,看看我看到的东西,和你看到的,又有多少不一样呢?

我们就从你可能注意不到的地方开始说起。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5-16 10:35 2楼
伤寒,是很多“杂病”的前身。

以前我谈过:——《伤寒论》 + 《金匮要略》不等于《伤寒杂病论》。
为什么?
把一匹马大卸八块,然后再拼起来,还是那匹马吗?那只是马尸。是已经没有了“生机”、不能“活动”的一堆死肉而已。血脉已断,生机已失。

伤寒,和杂病,不可分割。
为什么?
因为,伤寒,是绝大多数“杂病”的早期症状。是很多很多“杂病”的原始病因。
分割了,就会一个没有去路,一个没有源头。
今天的中医,似乎好像大概可能就是这幅摸样吧。

我们今天把《内经》《伤寒》重新糅合回去,再条分缕析出来,就是要重新厘清、理顺汉医的脉络。
上文中我们大略地提了一下,下面我们来重点阐释。
***************************************************************************
外邪致病,一般都是有一个“从外”——“到里”的发展顺序。是从进入“皮毛——肌肤——腠理——络脉——经脉——脏腑”,一步一步发展、深入的。看看经文,如下:

问曰:百病从何而生?
师曰:百病之始生,必先起於皮毛。
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剋(一作“客”)於絡脈。
留而不去,傳入於經。
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
***************************************************************************
而在外邪从“皮毛——肌肤——腠理——络脉——经脉”的发展病变,都是属于《内经》所谓“气合而有形”的范畴。
在这个过程中,很显然病邪是在流动的。而在这个病邪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随着病邪所在部位深浅的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经文如下:

问曰:邪入之状奈何?
师曰:邪之始入於皮毛,淅然起毫毛、開腠理。
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
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
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
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破,毛直而敗。
***************************************************************************
这里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就是“其入客於經也”的情况。这个情况,其实很复杂。仲景的《伤寒论》通篇讨论的,都是这个问题。
当风寒之邪“其入客於經也”,仲景从“太阳经”受邪开始讨论,一路追踪着病邪的传变,一直讨论到“厥阴经”。这就是《伤寒论》中的所谓的病邪“传经”了。
其实,“传经”,不仅仅是指“六经的传变”,在本经自身之中,也存在“传经”的表现。我们都将在随后的讨论中逐次展开。
***************************************************************************
上面,我们讨论了外邪进入人体之后,从外到里逐步深入、病变的方面。是病邪“流动”的方面。
此外,在病邪进入某处不再“流动”而客舍于该处,这就是所谓的“得藏而有名”。
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就是继“伤寒”传经之后,客舍某处而为病的情况。
所以说,“伤寒”,和“杂病”,是病邪发展的动、静的两个阶段。也就是说,“伤寒”,讨论的就是绝大部分“杂病”的起源和初始状态。而“杂病”,则是“伤寒”失治、误治、以及失控之后的一些归宿。所以,“伤寒”并不是自身独立存在的一个医学体系,而是诸多杂病在病邪“得藏”之前的病理表现。所以,是不可以孤立地去看待“伤寒”和“杂病”的。者也才是仲景为何定名为《伤寒杂病论》的真正原因。可惜,咱们后世却把认为地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最终导致研究外感者忽略《金匮》,研究“杂病”者忽略《伤寒》的割裂局面。可惜。可憾。
***************************************************************************

此外,还有一种病邪停止流动而客舍的情况,叫做“著”。这是《内经》中的内容,仲景未曾涉及,后世论述的也少。但临床实践中却也很常见,涉及也很广。但治疗若不知根本,治不得法,也是很让人头痛的。临床上很多反复治疗不效的疑难杂症,都和这个“著”有很大关系,我们大致提一下。如下:

问曰:邪著如何?
师曰:著於微脈,膚濁皮汙。
著於會谷,則關節酸楚。置而纍纍,動則淵痛。
著於澑谿,則是病也寒熱不度。
著於大絡,則陰脈泥淤,而脈浮以結。
著於經脈,濕濇不利,痺?(或曰苦)而痛。漠水有不運,
著於輸脈,?疢不度。或著伏衝,膽氣不至,津液釀化,巨痛不時。關衝有著,其筋繩繩,僵而不利,痠疲不已。
八脈畱邪,臟氣無度,太過不注,寒熱其異。腑運不良,大收拒攝,六墟失衡,乖厲妄紀。
著孫絡而成積者,其上下往來於臂手之孫絡,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易行腸胃之間,漠水凑滲注灌,濯翟有音,寒則?滿雷引,故時切痛也。
著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饑則益小。
著於緩筋也其若陽明,飽食而痛,饑之則安。
著於胃膓募原,痛而外連緩筋,飽食則安,饑則痛。
著伏冲之脈,揣揣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火之狀。
著於輸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乾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内,從上而下也。
***************************************************************************

所以,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内经》的下面这段经文:

故邪風之至,疾如风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此处虽然是论述“邪風”的治疗,其实对其他外邪的治疗来说,也都有指导意义。
所以说,治病,当及早。
故仲景说:“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当而不消散者。”

***************************************************************************
2013-05-16 10:35 3楼
治病当及早

问曰:病当宜早治乎?
师曰: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随(一作“隐”,当是)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为制。
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此节孙思邈《千金》中作:
论曰∶凡人有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冀望自瘥,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若时气不和,当自戒谨。若小有不和即须治疗,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早治,鲜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止。虽和缓亦无能为也。痈疽疔肿,喉痹客忤,尤为其急,此自养生之要也。)

有病,就应该及早治疗。很多人有病都喜欢自己扛一扛,指望能扛过去。却不知道,很多小病,就这样拖成了顽固的老毛病。对于小孩子和女人的疾病来说,就更是不可以“拖”的。只要感觉到身上不对,就要早点找医生。让医生能在病邪还在腠理的时候,就及时找到它,并且及时治疗,就很少有治不好的。但是常见的却是,病人小病忍忍、拖拖,坚持很多天后实在扛不住了才找医生。但是这时邪气已经深入五脏了,病情就很难控制了。所以《内经》说“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就是每个家庭都要防患、都要仔细考虑的重点,不可草率。
2013-05-16 10:36 4楼
问曰:治之奈何?
师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在《内经》中已经详细了整理各种治法,但是罗列的比较杂乱。“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这就是外邪尚浅,可“汗而发之”。用针、用药都适用。只是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使用的针法较少,主要是以用药为主。
这里提一下另外一个知识点——《内经》此处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而仲景论中“汗法”则适用于“太阳经病”的情况。为什么?
因为
……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这就是皮、经络之间的关联。
所以,仲景所谓“病在外”的情况,皆用汗法。
***************************************************************************
2013-05-16 10:37 5楼
问曰:汗法如何?
师曰:大法,春夏宜发汗。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凡发汗,温暖(一作“服”,当是)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
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
若与病相阻,即使(一作“便”,两字皆可,文意不乖。)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能汗出,服三剂乃解。
若病不解,当重发汗。
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发汗,欲令遍身絷絷微似汗(一作: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漐漐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仲景非常注重汗法。对其使用,在《伤寒》中也是反复强调的。切莫轻视了。
用得好,很多大病都能消泯于萌芽。
用的不好,也能杀人于反掌之间。
敢不谨乎?

下面我们看看汗法的具体用法:
首先,春夏之病,适宜于用汗法。
为什么?
因为春夏之病多是由于“风寒”所致的。风寒之病从表入里,所以有“汗不嫌早”一说。
有人会问了:“不对吧?夏天的【中暑】就是热病,也应该发汗吗?”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仲景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可见,暑热的本源,还是伤寒之流。不可见“热”就是“热”的。
所以,初起时若见风寒之象,则当辛温以散之;若病进,大热,则当以辛凉散之。
所谓的“散”,都是以汗散邪。
所以在咱们民间,中暑,也常被称为“闭了汗”。后面论“暑”邪的时候再详论吧。

这里重点讨论一下【汗法】吧。
不要撇嘴。
只要你敢看下去,不信你不出汗。
自己看看,对照经典的要求,你能做到几分。

邪在皮毛、肌肤、腠理,当用汗法以散之。
凡是发汗,汤药则要温服的。而且,虽然药方说这个汤药“一天服用三次的”,但是,这个用法要学会灵活把握。
如果这个病比较重,温服一遍,效果却并不明显,那么第二遍的用药就要及时跟上。不能傻乎乎地就等着,早上一遍、中午一遍、晚上一遍。第一遍效果不明显,那么第二遍的使用时间就往前提,再不行,第三遍的用药也跟着往前提,可以半天之内就把三遍药都喝掉的。所以,这个用药间隔,很重要。一定要学会仔细把握、灵活使用。
其实,这种治病,就像救火。
火势初起的时候,你给它一桶水,火势就被压下来很多,这时就要及时跟上第二桶水、第三桶水,直到扑灭为止。
如果你给它一桶水,火势被压下来很多了,你却坐在那里,等到中午,再浇一桶水,嘿嘿,只怕等不到中午,就火势燻天了。这就是“贻误战机”啊。
所以,临症用药,随其脉症而动,及时进退。
这个时机的把握,就很考校一个人的功力了。——既要扑灭火势,又要不造成水灾。这里面分寸的拿捏,至关重要。
当第一【桶】水压制,火势减小之后,及时跟上第二【盆】水;当火势残余成星星点点的余火时,再给第三【杯】水定点清除就大功告成了。
其实用药也是如此。不可不知深浅,老师说“一天三遍”就早、中、晚给三遍药,不知加减、不知变化,这是不行的。一旦发现药力不足,就要及时跟进下一遍的药。跟不上,症状就会象火势一样出现反弹的。
此外,还当知“过犹不及”。临症给药,够用就好,不可过用。过用则为害矣。
记住了,宁可稍欠,不过过量!
稍欠后次还可补,过量则无计可退矣。
而要想准确地拿捏住这里面的分寸,四诊不精是不行的。
尤其在这种外感发汗散邪的过程中,病人气色、脉象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只要用药正确,在药力得力的时候,患者面上的气色,就会像阴雨转晴一样,阴暗之色渐渐淡开、退却,面上开始变得明润、朗开起来。如影随形,非常明显。病人也会随之慢慢感觉轻松起来,各种症状开始减轻、消退。
一旦药力衰退、病邪反扑的时候,就又会明显看到面上气色从晴转阴了。受邪越重,阴翳越重。同时,病人的症状又会开始渐渐加重了。同时,随着病邪的进退,病人的脉象也会变化的非常明显,常常十几分钟、几十分钟之间变化就会非常明显。
所以,外感病的治疗,是最考验自己功力的时候。

如果病邪较重,发汗不顺畅,也要达到让患者略略有出汗的感觉、哪怕是略有汗意。对于病重的情况,更要保持药力不断,哪怕一日一夜连续使用,也不能轻易松懈的。所谓的“晬时观之”,就是经过一个“对周”来观察。“对周”,就是今天的什么时间到明天的同一时间,就叫“一个对周”。
发汗散邪,当以发汗、邪散为度。如果汗没有“发透”,外邪没有散尽,那么可以还用这个方药继续跟进。有些人的情况可能需要连续服用两三付药才能散尽病邪的,这也正常。但一定要注意,不可过!!!有些人体质羸弱、又受邪深重。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从汗解,方药也不错,也不能一门头地闭着眼睛去发汗的。该散?该补?应当随症把握,随症穿插。断不可莽撞而误人性命。不可不知。不可不谨矣。
若一次发汗,病不能痊愈的。根据表邪,可再次发汗以散之。这种情况也很常见的,尤其是一些受邪深重、而且还反复受邪的病人,这种情况最是常见。往往是一遍汗散之后,邪去。看护也严谨,但或半日、或一日,病症又见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这次发汗散邪没散干净,而是早期受邪已经深入里层的邪气又回头外散的表现。其实,这种情况你如果经验比较足,在第一遍发汗散邪的时候,你也能感觉的出来后面可能还有余邪的。从哪里知道?从汗。
感受风寒之后,及时发汗散邪,最开始出来的“汗”,往往就是【热汗】。汗出而邪散。
如果没有及时发汗散邪,拖延了几天,病邪还在表。这时候发汗,第一遍汗绝大多数都是【凉汗】。而这层【凉汗】过后,才会出【热汗】。病邪越久,【凉汗】越多。而且随后的【热汗】也会是一种【粘汗】。这层粘手的【粘汗】散透了,才会出正常的【热汗】。这层【热汗】出透了,这层受邪才会散尽的。
如果这层受邪之前,还有早期受邪,那么这层【热汗】之后,延时又会出【凉汗】的。这个时间有些人间隔几天,有些人只间隔几个小时。这个决定因素就很多了,如汗散小过;如用药托补;都会加速下层邪气外出。如汗散不及;其人体弱;饮食不足等等,都会推延下层邪气外散的时间、甚至不散。这些早期感受、藏在深层的邪气,就是一种“伏邪”了。

发汗,若病人始终发不出汗来,反而出现心慌、心悸、心烦、焦躁、甚至失神等“逆症”,多是死病。不可再汗。

仲景说:凡是发汗,只要一身上下都乍乍地出一层汗就行了,不能汗到大汗淋漓的样子。
仲景说的这是感受风寒之邪较浅、比“温覆而自愈”稍微要重一点,不能自愈,需要略略发汗开腠理,才能病愈的情况。的确微微乍一点汗出来就行了。
但是,在临床中很多受邪较深、拖延很久的病人,不得大汗出,甚至一身衣被尽湿,则邪不能去。这种情况就不能抱着仲景说的“不可令如水流漓”了。
总之,汗,不可过。汗,不要不及。汗到刚刚好,够邪去,最好。

下面附一个汗法的、个人比较得意的案例,大家参考一二。
我爱【麻黄】系列之二——兵锋 | 百草居 /threads/343914/

任何一门技法,能用到极致,就都能化腐朽为神奇。不必追求什么奇巧霪技,华而不实的东西。
2013-05-16 10:51 6楼
呵呵,暂且如此,待续。

***************************************************
闲暇没事儿时,写写这种融合性的东西。尝试把汉医贯穿起来。

原本是给女儿学习用的。太小了,那些纯经文的贯穿孩子很难理解,反正都是要一点一点地讲解,所以就用这种啰嗦的方式来记录。呵呵。才动手,没经打磨。还请方家多提意见和建议。谢谢。

目前的想法是,从病之始生开始,一路向里,一路融合。把相关的东西都贯穿进去,让经文变得更、清晰、更明朗、更便于理解一些。
2013-05-16 11:05 7楼
赶快来听老师讲课,说得明白、透彻,于爱好者和新手大有益处,谢谢老师!
2013-05-17 14:45 8楼
收而藏之常阅之..
2013-05-17 22:42 9楼
又见老师大作!破伤寒!揉内经!
您的文章越读越有滋味!
洗耳…
继续…
恭听!
2013-05-17 23:39 10楼
我也当你““女儿””算了!(敬礼!)
2013-05-19 10:41 11楼
300 说:
我也当你““女儿””算了!(敬礼!)

呵呵,不会吧。当我女儿也蛮‘受罪’的,虽然没给她学什么兴趣班啥的,平时有空也是疯玩。不过10岁的时候就把《伤寒论》世传本读一遍、抄一遍了。现在每天早晚都要读订补版的。
⬅ 一灯·续焰·1 老茶馆 往来寒热的真正含义【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