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剂古今之剂量

2012-12-17 02:27 楼主
看到很多朋友疑惑汉代的1两到底换算成现在几克,而有些人则对李时珍的“古之一两,今之一钱”提出异议,认为其误导后人。对于这些不同的意见,其实都是因为对于中医学的发展缺少全面性的了解,而得出来的误解。其实,汉代的一两等于我们现在的15g,没有错。李时珍的“古之一两,今之一钱”也没有错。我们现在的1钱等于3g同样也没有错。大家肯定有点疑惑了吧,容我慢慢道来:

引用文献:“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1两=15.625克”

有了这个确切的考证,证实了汉代时候的1两是15~16g无疑。也同样证实了出于汉代《伤寒杂病论》里的剂量就是1两15~16g。而为什么《伤寒杂病论》里用的剂量那么大,超出我们现在临床的用量3倍,这个问题,我后面再慢慢的和大家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伤寒杂病论》里的方剂都是一煎,分二三次服。而这个是基于当时医学不普及,药源不紧缺的条件下实现的。“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通过这句话,我们不难相信汉朝时候的医学还是很不普及的,相信巫术迷信的人还是很多的,自然对于药材的消耗不大。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期,尤其是宋朝的校正医书,通过国家力量的大力普及医学,医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而对于药材的消耗也是空前的巨大,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药源紧缺的现实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出现的,”面对这个药源紧缺的问题,我们的前人把原本3钱15g煎1次的剂量,改为1钱5g煎2~3次,通过实践证实,两者效果相同,且又节约药材,缓解药源紧缺的问题。

到了明朝,李时珍所说“古之一两,今之一钱”这句话不是作为考古的用语,而是告诉医学专业内的人,由于汤剂的创新改革,汉朝时候的方子如用1两(15~16g),我们现在就用1钱(3~5g)就可以,因为我们现在是煎2~3次。

很多人为什么纠结汉朝1两到底等于我们现在多少?而我们现在用的剂量是不是以讹传讹导致的用量偏小?这些看法,其实就是只看汉朝和现代,割裂唐宋时期对于汤剂创新改革的过程,所以得出了迷茫和又片面的看法。

其实我也没有必要说什么现代研究了,什么煎煮一次只能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些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从宋朝到现代上千年的时间使用1钱(3~5g)煎2~3的方法的实践检验证明,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什么才能说明问题呢?而清末人口达到3亿,还不能说明问题,什么才能说明问题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2-17 05:43 2楼
高!
2012-12-17 08:57 3楼
我自己的经验,用酸枣仁汤,如果剂量低比如10~20克,恐难见效。但如果按照经方原方原剂量则效果不错。用当归四逆汤治冻疮,细辛3克力道不大够,6克正好,我自己的体会。
以前读仝小林的《重剂起沉疴》,仝先生就讲,对于急难重症,该用大剂量还是要用大剂量,如果没有大剂量的使用经验,可以从小剂量开始往上叠加。大剂量治疗,一旦中病起效了,病情缓解了,则要慢慢把剂量降下来。
对于非急难重症,普通剂量即1钱=3克即可。记得蒲辅周和赵绍琴两位老先生,用药都以轻巧取胜。剂量轻但药味数驳杂,也不见得疗效就好。大剂量、小剂量,以病人实际的病情来决定。
当然剂量大,可能也与现在的中药饮片是人工种植有关。像火神派,附子的剂量那么大,估计也是人工种植的附子药力不如以前天然的。现在的人工种植的人参的效果,也不如以前的野山参。
2012-12-17 09:01 4楼
记得论坛上的 关松医师,就有使用超微饮片,不用煎煮,剂量也轻,效果也不错,就是价钱稍微比较贵。
对于现代人而言,不用煎煮,直接冲服,的确方便很多。这个也许是推广中药的使用面的不错的方向。
2012-12-17 10:08 5楼
tange0099 说:
记得论坛上的 关松医师,就有使用超微饮片,不用煎煮,剂量也轻,效果也不错,就是价钱稍微比较贵。

对于免煎中药,这个也是需要实事求是,辩证的来看待的,这个也可以说是时代的需要,当然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药源的不断紧缺更是迫使免煎中药出现的重要因素。

免煎中药的优点:

1.当然是总所周知的使用便捷了,且服用量小

2.便于工业化流水线的生产,包装。要知道我国每年因为采收,切片,干燥,运输,转手等传统“饮片”的流通手段,导致药材的损耗、发霉、虫蛀、药效流失是难于估量的,加之现在耕地的减少,更是加重了药源紧缺的局面。而免煎中药,就可以避免传统饮片因为传统流通手段造成的损失,无形中提高了产量,缓解药源紧缺的局面。

3.利于储藏,保质。不用像传统饮片一样担心受潮,发霉,虫蛀,药效自然挥发等影响药力的因素。对于临床保证药效,有确切的保证。

但是免煎中药也是有很多有待解决的缺点,如复方中的共溶现象,经研究,每一个复方在煎煮后都会出现“新物质”的。这个是免煎中药有待解决的。

要知道我们的前人,在宋朝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中药煎剂小型化,便捷化的改革了,就是“煮散”。当然,受制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实践中的弊端很多,不能取代传统煎剂,但是为我们现在的免煎中药提供大量的实践依据。所以不能说免煎中药是新事物,可以说,就是煮散的发展。
2012-12-17 10:52 6楼
tange0099 说:
我自己的经验,用酸枣仁汤,如果剂量低比如10~20克,恐难见效。但如果按照经方原方原剂量则效果不错。用

小同志啊,正所谓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所以单单懂医学道理的话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不全面的话,很容易得出主观片面的观点的。

首先我们现在使用的“人参”的历史不长的,也就是明清时候开始的,和《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病论》所使用的人参是品种有别的。《神》《伤》里所使用的人参是产于山西上党的一种人参,外形与我们现在的党参相似。由于近千年的无限度开采消耗,这个品种到了明清时候已经濒临绝迹了,所以才会寻找产于东北的人参作为替代的。

而东北的人参的人工栽培的历史不晚于它作为替代品的历史,这个和人参的生长特性是有关系的,因为人参一生长到5年就要开始腐烂,而作为商品的话,不统一管理的话,是很难满足市场需要的。而所谓的野山参,我想“物以稀为贵”的“贵”应该体现在其稀少上,这个也是因为人参的生长特性决定的,因为人参生长到5年就要开始腐烂,所以能够长10年都稀少了,更不要说百年,千年的了。所以这个“贵”仅仅体现了稀少而已,而其药效实在是“夸多于实”,更多是因为古今商家为了标高其稀少而炒作出来,实践的数据实在是太少了。要知道人参“大补元气”的功效都是通过5年人参广泛实践得出来的。
2012-12-17 17:02 7楼
詹医生 说:
小同志啊,正所谓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所以单单懂医学道理的话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不全

学习了,谢谢先生的分享。
2012-12-17 20:07 8楼
古代与现代的两具不一样吧
2012-12-17 22:28 9楼
此说法好像很有些道理。。
2012-12-17 22:32 10楼
tange0099 说:
我自己的经验,用酸枣仁汤,如果剂量低比如10~20克,恐难见效。但如果按照经方原方原剂量则效果不错。用



求实第一
2012-12-18 13:54 11楼
量大量小以治病为第一原则。你的考证到位
⬅ 外感病伤津液伤到哪里 老茶馆 回复王昆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