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伤津液伤到哪里

2012-12-16 23:31 楼主
外感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会造成人体津液的损伤;当然温病初起,津液就已受伤,因为温病感受的是温热之邪,第一损伤的就是人的阴津。临床上经常见到外感病恢复阶段,病人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地热不退、自汗盗汗等都是津液受损的表现,所以外感病前期治疗要顾护津液,后期要补充津液。要补充津液,就得搞清楚津液在哪里损失的多,就在哪个脏腑补充。
我们先看伤寒。1,大家熟知的伤寒中急下存阴的方法,因寒邪入阳明化热,与燥屎相结,损伤胃中津液,以承气汤急下阳明燥结,以便保存胃中津液。这里损伤的是胃津。2,少阴热化证猪苓汤证,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黄连阿胶汤证,心中烦,不得眠;都是邪入少阴化热,损伤少阴津液,故用阿胶滋阴润燥。这里损伤的是肾的津液。
再看温病。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热邪在肺,就要灼伤肺的津液,所有咳嗽,咳痰都与肺津亏损有关。这里伤的是肺津。2,温邪逆传心包,顺传则是阳明,无论传到阳明经或阳明府,都会造成津液损伤,治经病的白虎加人参汤,是为了补充津液,治府病的承气汤,是为了保存津液。这里胃津再次受伤。3,伏气,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前者是冬天受寒,邪气藏于少阴,致春则化热;后者是精津不固,少阴虚火上炎,再与温热之邪相合而发病。这里伤的是肾津。
疟疾,正虐发于少阳,少阳风木,木克土;又病进可传太阴,观小柴胡汤中用人参大枣,一是补中虚,一是防止传太阴;可见疟疾失治,损伤脾的津液。

以上是我对外感病伤津液的一点浅见,希望大家能参与补充,讨论。
至于津伤后的补法,也很讲究,需要进一步研究。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2-17 05:44 2楼
学习了!
2012-12-17 20:43 3楼
看来没人懂这些问题,自作多情啦。
⬅ 抗癌记【六】 老茶馆 论方剂古今之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