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得气之感悟

2012-03-03 23:31 楼主
自从坐案行医以来[本是一草木之人,不敢称坐堂] 虽无高深之造诣,却薄有一点心得,今就针刺与推拿在穴位得气方面

的一点体会与诸网友以交流。

医生治病疗效的快慢取决于患者正气的盈亏,正气充足者效速,正气亏虚者效迟,亏虚者当或补之,或调之,或通之,

为求本之治,疑难杂症,若仅以针刺以补虚则缓之又缓,足以误事耳。余近十余年来,所经手之病,疑难杂症者十居七八,往

往是针药并用,或推拿与中药相结合,常可收满意之效。

针刺穴位之得气与疗效之牵连最为直接,不揣冒昧总结有以下几个层次;体虚者经络之气也虚。第一层;针刺入体直

似插入豆腐中一般,针下空荡,实在是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运之,侯至三十分钟,任你怎样施行手法亦无反应,须刺多次方有

感觉。第二层;针刺入体,局部唯有疼痛之感,患者多不愿针。第三层;针刺入后之局部酸麻困胀很轻微但不会放射传导第

四层;针刺入体稍后之即有酸困感,经运针可沿经放射传导。体壮而经络之气亦足,亦可分几个层次,第一层针刺入体稍侯即

觉针下沉紧。第二层;针刺入体稍后即沉紧涩滞,针柄随经气而晃动,真正似鱼吞钩饵之沉浮。第三层;针入即沉,紧涩滞捻

转不动,往往皮肤缠到针上,患者呼痛,当以另一爪切而转之。第四层;针入体内,如若直刺经气可将针推倒成斜刺或卧刺,

患者感觉酸困特别强烈。

上乃针刺穴位得气至体会因人而异,非成定式,转归只在顷刻之间。

再说推拿之点穴得气

推拿手法多样,变化多端,而点按穴位,只是众多手法中的一种,至于点穴之程度,同样要求得气,而得气的程度,

视患者经络通畅与否而定。有些人看着体壮,但经络不通,有些人看着柔弱而经络无阻,经络不通者,欲得气需多次而获

效,经络无阻者,随手而气至全身。如颈椎腰椎病患者,病重而经络不通者,似肩井,风池,风府,环跳等,皆人身之大

穴,手下唯有痛感,酸困感没有,随治疗次数增加与服药配合,则气感可传至脚手。而一旦经络打通则全身舒服。经络畅通

之后,身体恢复,施术者用手轻轻按摩受术者背部任何一处,受术者可感觉全身如微波传送一般,舒服极了。此时病将彻底

痊愈,此法屡用不爽。只是达到如此境界,病重者非一日之功,病轻者可快些。

古云,气速至速效,气迟至而难疗。实为经验之谈。

另外经络之传导不同于神经之传导,神经之传导疾快而面窄,经络之传导缓慢而宽泛。点按阴侧阳侧之穴位传导俱按

经络之走向而走。

以上临床经验之谈,望同道指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3-03 23:34 2楼
经验之谈
2012-03-04 11:17 3楼
深有同感,气速致而效捷,气迟缓而效缓慢。临床中很多病人点按或者针刺穴位均有明显的经络传导现象,有此现象的,大多治疗后既有明显效果。如坐骨神经痛的急性期点按环跳穴,有的胀感可以传导到踝关节,有这种传导现象的病人一般术后疼痛缓解大半,几次即可痊愈。颈椎病有上肢疼痛的患者,点按缺盆穴,胀感可以传导到手掌的效果均非常明显。而没有传导的临床发现效果相对缓慢一些。
2012-03-04 11:19 4楼
针刺胀感与选穴准确与否和运针方法均有很大的关系。
2013-03-07 10:45 5楼
这才是经验之谈的好贴!眼浊,怎么现在才见到。
2013-03-07 10:50 6楼
经验之谈!!
2013-03-07 11:46 7楼
谢谢分享!学习了!
2015-10-01 20:36 8楼
望先生在把脉,用药,针灸方面有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书籍)请提点一二,后学当感激不尽!
⬅ 风温“欲入心包”一案 老茶馆 系统功能不全和系统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