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灵枢》的看看这个医案

2011-12-29 11:33 楼主
此案为古代某名家之案,译成白话,供各位讨论。

赵某,两臂疼痛,双手灼热,用清胃健脾的中药无效,到第三天,气短,尿色如米泔,脉涩。


一、前面的医生为何用清胃健脾药?

二、《内经》中如何论述?出自那段经文?

三、当如何诊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29 12:36 2楼
气盛有余,则肩臂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臂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补土以生金也。 当如何治不知道.,虚则补之,怎么补,这是手法问题。我没用过,说不了。
2011-12-29 16:17 3楼
1,前人治肩臂疼痛,多用从胃上入手,如指迷茯苓丸(茯苓、半夏、枳壳、芒硝),治疗风痰阻于胃中,又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肩臂背痛》中,多从温胃益气入手,略加舒筋去湿之品,如“ 邹 五旬又四,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治当通补脉络,莫进攻风。生黄芪 于术 当归 防风根 姜黄 桑枝”。

2,出自灵枢经脉篇,肺经虚实病症。

3.肺气不足故气短;气机不宣,肃降太过故脉涩;故上不摄下而小便短,以肺主通调水道。当宣肺益气,以李东垣调中益气汤加杏仁、苏叶、桑枝、茯苓皮。

好题,却无人回答,我来抛砖引玉。
2011-12-29 17:58 4楼
刘军 说:
气盛有余,则肩臂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臂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

真牛!

谜语这么快就露底了,不好玩
2011-12-29 17:59 5楼
董红昌 说:
1,前人治肩臂疼痛,多用从胃上入手,如指迷茯苓丸(茯苓、半夏、枳壳、芒硝),治疗风痰阻于胃中,又如叶天

董兄见识超人

2011-12-29 18:02 6楼
《灵枢·经脉第十》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2011-12-29 18:16 7楼
此案之妙正如原文所言‘诸证咸显,若合符节’

都说,病没有按书上长的,此案即是例外。

然,非将经文熟烂于心者所不能

体会:一、黄帝不撒谎,二、经文得熟烂于心
2011-12-29 22:04 8楼
孙洪彪 说:
此案之妙正如原文所言‘诸证咸显,若合符节’

都说,病没有按书上长的,此案即是例外。

还是得多读经典哈。
2011-12-30 07:46 9楼
前面的医生用清胃健脾药是基于‘脾主四肢’的认识,现在多按疏经通络治,是基于‘不通则痛’的认识

认识有不同,效果自然不同

体会:虽一个病,十个大夫有十个认识,但还是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尽量找到最佳
2011-12-30 10:25 10楼
经脉篇在论述经脉循行过后,提出了两个概念。“是动”则病XXX,“是主”X所生病者。

是动与是主有区别吗?咋理解好哩?
2011-12-30 11:18 11楼
的就是单刀直入 ; 说: ]樊正阳 最好的就是单刀直入 发表于 1 分钟前

认证,用药,能单刀直入,直驱老巢的那都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当中医的都希望这样呀

不过,人人都一夜间达到那个层次是不可能的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 主治中年男子阳痿的经效方调肝起萎汤 老茶馆 自创草药方治感冒发热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