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灵枢》的看看这个医案

2011-12-30 11:25 12楼
樊正阳 说:
经脉篇在论述经脉循行过后,提出了两个概念。“是动”则病XXX,“是

是动,这个动有的解释为变动,意思是说,某经由于一些原因(主要是指外邪侵扰)出现了变动会出现XXX的表现

是主,这个主就是主人,自主,意思是说,就是说某经自己闹毛病会出现XXX的表现


或许还有别的认识,我就不知道了
2011-12-30 11:31 13楼
前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诊治上基本也有了答案---既然‘诸证咸显,若合符节’那诊为肺经病变也就毫无疑问了,治疗当然也是从肺经论治

原案用药及疗效
枳壳、桔梗各三钱,茯苓、知母各二钱,甘草一钱。一剂而痛减。再剂 而溺清,三剂且霍然矣。
2011-12-30 11:37 14楼
车驾郎赵讳昌期,两臂痛甚,两手灼热。诸医皆谓脾主四肢,与之清胃健脾,至三日而溺色如泔。余曰,六脉俱涩,喉有喘呼。《内经》云∶“肺所生病者,上气喘满,臂痛,掌中热,溺色变。”今 诸证咸显,若合符节。遂与枳壳、桔梗各三钱,茯苓、知母各二钱,甘草一钱。一剂而痛减。再剂 而溺清,三剂且霍然矣。

整个医案就这些了,读后还有些疑问,我是真说不清楚了,期待高明

一,脉涩,意义何在?

二,用药大意如何?
2011-12-30 12:02 15楼
孙洪彪 说:
是动,这个动有的解释为变动,意思是说,某经由于一些原因(主要是指外邪侵扰)出现了变动会出现XXX的表现

是动,这个动有的解释为变动,意思是说,某经由于一些原因(主要是指外邪侵扰)出现了变动会出现XXX的表现

是主,这个主就是主人,自主,意思是说,就是说某经自己闹毛病会出现XXX的表现


或许还有别的认识,我就不知道了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是主是不是说的具体的病位呢?大肠”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胃”是主血所生病者“;脾”是主脾所生病者”;心“是主心所生病者“;小肠”是主液所生病者”;膀胱“是主筋所生病者”;肾“是主肾所生病者”;心主“是主脉所生病者”;三焦“是主气所生病者”;胆“是主骨所生病者”;肝“是主肝所生病者”。

这些论述为撒和现在的认识有出入呢?比如膀胱“是主筋所生病者”;胆“是主骨所生病者”。
2011-12-30 14:34 16楼
樊正阳 说:
是动,这个动有的解释为变动,意思是说,某经由于一些原因(主要是指外邪侵扰)出现了变动会出现XXX的表现

《内经》里还有很多地方的论述,是与现在的认识不同的

现在我还没能力回答哦
2011-12-30 17:52 17楼
关注中
2011-12-30 19:49 18楼
我也来凑凑热闹。
“是动病”“所生病”在历史上有很多种解释,最先见于《难经》。《难经·二十二难》提出“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其后很多注家都以此来解释,直至明清时期医家才提出质疑。
现代医家提出,“是动病”说的是本经脉变动(异常)所出现的症候;“所生病”说的是本经脉(穴)所主治的病症。“是动病”是从发病的角度出发,罗列的病症带有症候群的性质;“所生病”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并不一定有症候群的性质。前后两段文字互相补充,互相印证,总的都是属于这一经的病症,或称为病候。 ---资料来源《针灸学释难》
2011-12-30 20:16 19楼
手三阳经分主“津”“液”“气”所生病。
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所生病,所举病症有齿痛、颈肿、目黄、口干等等,涉及部位为口齿、鼻、眼、咽喉,这些都是手阳明所到达的,也是“津”所敷布之处。因此,用“津”来概括有关病症比较合适。因其中无腑证,自然不适合说成主“大肠”所生病。
手太阳经主“液”所生病,所举病症有耳聋、目黄、颊肿、颈、颌等。耳、目、关节的病症与“液”的不能“灌精,濡空窍”(灵枢·口问)有关,也可说成“液脱”所致。病症所涉及的部位即为手太阳经的通路所到达。同样因为其无小肠腑证,所以不能说成“小肠”所生病,而以主“液”所生病较为合适。
手少阳经主“气”所生病,同样是借“气”来概括其外经病。
总的看来,手三阳经分主“津”“液”“气”所生病,都是从各经的“外经”着眼,而不是从“内腑”着眼,这是符合经穴的主治规律。
---资料来源《针灸学释难》
2011-12-30 20:29 20楼
金主收敛,故肺脉当涩,然诸脉皆涩,就是肺经收敛太过了。针对性的用药也很明显,桔梗开肺上提,枳壳利膈下气,茯苓通利水道,知母清肺肾之热,少用甘草以和中气。以方测证,作者以为肺气闭郁,导致水道不通,郁热内生。我一开始本来想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的,后来因为脉涩认为肺气不足,而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看来我对脉的理解,还差很远。
⬅ 主治中年男子阳痿的经效方调肝起萎汤 老茶馆 自创草药方治感冒发热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