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53味药材
🌿金腰带 ➡ (迎春花的别名)
  • 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叶及花入药。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 肾经 膀胱经
🌿迎春花
  • 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叶及花入药。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 肾经 膀胱经
🌿甜菜 ➡ (枸杞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收。
  •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①《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②《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③《口华子本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④《纲目》:"去上焦心肺客热。"⑤《生草药性备要》:"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⑥《本经逢原》:"能降火及清头目。"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鸦片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阿片 ➡ (鸦片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小黄花 ➡ (迎春花的别名)
  • 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叶及花入药。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 肾经 膀胱经
🌿棕树 ➡ (棕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
  • 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 肾经 肝经
🌿枸杞叶
  •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收。
  •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①《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②《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③《口华子本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④《纲目》:"去上焦心肺客热。"⑤《生草药性备要》:"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⑥《本经逢原》:"能降火及清头目。"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夜交藤
  •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棕竹
  •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
  • 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 肾经 肝经
🌿首乌藤 ➡ (夜交藤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筋头竹 ➡ (棕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
  • 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 肾经 肝经
🌿百子痰梗 ➡ (枫香寄生的别名)
  •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夏、秋采收。
  • 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柿寄生 ➡ (枫香寄生的别名)
  •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夏、秋采收。
  • 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枸杞苗 ➡ (枸杞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收。
  •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①《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②《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③《口华子本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④《纲目》:"去上焦心肺客热。"⑤《生草药性备要》:"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⑥《本经逢原》:"能降火及清头目。"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风饭寄生 ➡ (枫香寄生的别名)
  •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夏、秋采收。
  • 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寄生包 ➡ (枫香寄生的别名)
  •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夏、秋采收。
  • 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梅梗
  •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带叶枝梗。
  • 《道听集》:"治妇人三月久惯小产,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复饮龙眼汤。"
  •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金梅花 ➡ (迎春花的别名)
  • 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叶及花入药。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 肾经 膀胱经
🌿石霜
  • 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雨天采收,去杂质,晒干。
  • 止血,消炎,镇痛,涩精。用于梦遗。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 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