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5味药材
🌿杜鹃花 ➡ (杜鹃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 心经 根茎
🌿甜菜 ➡ (枸杞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收。
  •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①《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②《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③《口华子本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④《纲目》:"去上焦心肺客热。"⑤《生草药性备要》:"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⑥《本经逢原》:"能降火及清头目。"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映山红 ➡ (杜鹃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 心经 根茎
🌿银杏叶 ➡ (白果叶的别名)
  • 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
  • 益心敛肺,化湿止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泻痢,白带。①《品汇精要》:"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止泻痢。"②《中药志》:"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治痰喘咳嗽,白带白浊。"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治象皮腿。"
  • 心经 脾经 肺经
🌿银杏叶
  • 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 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
  • 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抗凝固,有一定概率提高记忆力。
  • 心经 肺经
🌿杜鹃
  •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 心经 根茎
🌿枸杞叶
  •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收。
  •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①《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②《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③《口华子本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④《纲目》:"去上焦心肺客热。"⑤《生草药性备要》:"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⑥《本经逢原》:"能降火及清头目。"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红杜鹃 ➡ (杜鹃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 心经 根茎
🌿夜交藤
  •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仙鹤草
  •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 心经 肝经 茎木
🌿首乌藤 ➡ (夜交藤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勒儿根 ➡ (独行千里的别名)
  • 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独行千里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C. membranacea Gardn. et Champ.],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或研末。
  • 活血散瘀,解痉止痛。根:用于风湿关节痛,筋骨不舒,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特别是痉挛性疼痛),闭经;外用治疮疖肿毒,跌打损伤。叶:外用治跌打损伤。
  • 心经 胃经 根茎
🌿乌垒泥 ➡ (孩儿茶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煎汁浓缩而成的干燥浸膏。
  • 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①《饮膳正要》:"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②《医学入门》:"消血,治一切疮毒。"③《纲目》:"清膈上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④《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疳,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⑤《本草备要》:"涂阴疳痔肿。"⑥《本草求真》:"治时行瘟瘴。"⑦《药材资料汇编》:"疗火伤,消炎定痛。治眼结膜,鼻腔、口腔等炎症。"
  • 心经 肺经 茎木
🌿伸筋藤 ➡ (穿根藤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枝、叶或全株。全年可采,割取枝叶,晒干。
  • 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①《广州植物志》:"煎服或浸酒饮,壮筋骨,消风湿。"②《广东中药》:"强壮剂,治腰痛;又为通经镇痛药,能消散疮,去喉头肿痛;又可治腰部骨节痛及关节疼痛。"③《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治头痛、气痛、小儿疳积。茎、叶:消炎,解毒,去腐,接骨,祛风湿,治跌伤。"④《广东中草药》:"全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 心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白果叶
  • 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
  • 益心敛肺,化湿止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泻痢,白带。①《品汇精要》:"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止泻痢。"②《中药志》:"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治痰喘咳嗽,白带白浊。"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治象皮腿。"
  • 心经 脾经 肺经
🌿物罗 ➡ (皋芦的别名)
  • 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
  • 治头痛烦热,喉痛,淋病,①《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②《海药本草》:"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③《纲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 心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扶桑叶
  • 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叶。
  • 治痈肿,毒疮,衄血。①《纲目》:"治痈疽腮肿,取叶或花同白芙蓉叶、牛蒡叶、白蜜研膏敷之。"②《福建民间草药》:"解热毒,消痈肿。"③《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④《南宁市药物志》:"捣碎敷脓疮。"
  • 心经 肝经
🌿毛脚茵 ➡ (仙鹤草的别名)
  •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 心经 肝经 茎木
🌿库页悬钩子
  • 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的茎叶。7~8月采割,晒干。
  • 解毒,止血,祛痰,消炎,治吐血,鼻血,痢疾。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过罗 ➡ (皋芦的别名)
  • 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
  • 治头痛烦热,喉痛,淋病,①《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②《海药本草》:"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③《纲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 心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