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99味药材
🌿草蜜 ➡ (刺蜜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铺地,敲打枝叶,糖粒便脱落。并去净枝叶杂质。
  • 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①《本草拾遗》:"主骨热,痰嗽,痢暴下血,开胃,止渴,除烦。"②《新疆药材》:"疗痢疾,腹泻,腹痛。"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涩肠,止痛。"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小肠经 茎木
🌿萹苻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橘胎 ➡ (橘红珠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幼小果实。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晒干即成。
  • 《广西中药志》:"止渴,助消化,除胸中气滞。治食积,症瘕。"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达仑木
  •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乌口树的全株。
  • 祛风消肿;散瘀止痛。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胃肠绞痛;蜂窝组织炎;脓肿;口腔炎
  • 全草
🌿潦叶花 ➡ (马蔺花的别名)
  • 鸯尾科植物马蔺的花蕾,4月开花后,择晴天采摘,晒干或阴干。勿沾露水,以免变色。贮藏干燥通风处,以防霉烂。
  • 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①《本经》:"去白虫。"②《别录》:"疗喉痹。"③《纲目》:"主痈疽恶疮。"④《江苏植药志》:"治吐血,衄血,金疮;又为利尿解热药;消痈肿及疝痛。"⑤《河北药材》:"利尿。治淋疾,解诸毒药。"⑥《山西中药志》:"破宿血,养新血,断血利,解毒。治腹中急痛,痔疮,诸症寒热,绞肠痧痛等症。"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毛荚蒾 ➡ (蝴蝶树的别名)
  • 忍冬科蝴蝶树Viburnum plicatum Thunb. f. tomentosum (Thunb.) Rehd.[V. tomentosum Thunb.],以根、茎入药。
  • 清热解毒,健脾消积。主治小儿疳积。
  • 根茎 茎木
🌿红刺泡 ➡ (紫泡的别名)
  • 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 Don,以根、果入药。
  • 根:止泻痢,祛风止痛,清热利湿,消炎。果:补肾涩精。治痢疾,腹泻,风湿关节痛,痛风,急、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挫伤疼痛,湿疹,皮肤化脓感染,口腔炎,咽颊炎,牙龈炎,泌尿道结石,神经衰弱,遗精,早泄。
  • 根茎
🌿番南瓜 ➡ (南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
  • 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①《滇南本草》:"横行经络,利小便。"②《纲目》:"补中益气。"③《医林纂要》:"益心敛肺。"④《中国药植图鉴》:"煮熟用纸敷贴干性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患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 心经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伯芹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耐冬果
  • 蔷薇科耐冬果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以叶入药。
  • 止血生肌。治刀伤。
🌿假马鞭草 ➡ (四棱筋骨草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四棱草属植物四棱筋骨草Schnabelia oligophylla Hand.-Mazz.的全草。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四肢麻木,跌打肿痛。
  • 全草
🌿硕苞蔷薇
  •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Wendl.,以根、花和果实入药。夏季摘花,秋季挖根采果,洗净,鲜用或晒干。
  • 根:益气,健脾,固涩。用于盗汗,久泻,脱肛,遗精,白带。花:润肺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果:健脾利湿。用于痢疾,脚气病。
  • 根茎 果实种子
🌿药五味 ➡ (黄皮血藤的别名)
  • 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 B. Clarke的根及藤,果也药用。待果实成熟后,连根挖起,摘下果实;剩下的根和藤分别切片晒干。
  • 根、藤: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脉管炎,跌打损伤,胃痛,骨折。果:敛肺止咳,止汗涩精。用于肺虚喘咳,自汗,盗汗,遗精。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小米柴
  • 杜鹃花科小米柴Lyonia villosa (Wall.)Hand.-Mazz.,以枝、叶入药。
  • 杀虫止痒。疥疮发痒:叶适量,挫绒擦患处。麻风:小米柴、八面风、牛屎树各半斤,捣绒煎水洗。
  • 肝经 茎木
🌿上木蛇 ➡ (吊岩风的别名)
  • 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异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eterophyllus (Blume)Merr.,以根、茎入药。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 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赤白带下,产后腹痛;外用治骨折,跌打肿痛,疮疖。
  • 根茎 茎木
🌿白镜子 ➡ (照山白的别名)
  •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小花杜鹃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 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腰痛,痛经,产后关节痛。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红耗儿 ➡ (山海棠的别名)
  • 为秋海棠科枝物云南秋海棠的全草或根、果实。全草、果实均秋季采收,晒干备用。根,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治胃痛,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吐泻,疝气,跌打损伤。
  • 根茎 全草 果实种子
🌿台湾苹果 ➡ (涩梨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果实。
  • 消食导滞;理气健脾。主食积停滞;脘腹胀育;泄泻
  • 果实种子
🌿山茶果 ➡ (三叶海棠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海棠的果实。
  • 消食健胃。主饮食积滞
  •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川梨
  • 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
  • 消食积,化瘀滞。主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血作痛。
  •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