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57味药材
🌿六月菊 ➡ (旋覆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硕苞蔷薇
  •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Wendl.,以根、花和果实入药。夏季摘花,秋季挖根采果,洗净,鲜用或晒干。
  • 根:益气,健脾,固涩。用于盗汗,久泻,脱肛,遗精,白带。花:润肺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果:健脾利湿。用于痢疾,脚气病。
  • 根茎 果实种子
🌿雪荷花 ➡ (天山雪莲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苞雪莲花的带花全株。
  • 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用于风塞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疼痛,月经不调。
  • 脾经 肾经 肝经 全草
🌿锯草 ➡ (一枝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夏、秋间开花时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小叶辣蓼 ➡ (水蓼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④《纲目》:"杀虫。"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全草
🌿化骨莲 ➡ (玉簪花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 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①《纲目拾遗》:"治小便不通。"②《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③《岭南采药录》:"润肺,止咳血,又和水捣烂,饮之能解斑蝥毒。"④《河北药材》:"绝胎妊,散肿毒。"⑤《重庆草药》:"调气,活血,补虚。治红崩,白带。"
🌿夏菊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软梗蛇扭 ➡ (三叶委陵菜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开花的全草,晒干。
  •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骨结核,口腔炎,瘰疬,跌打损伤,外伤出血。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清热解毒,消肿,镇痉。治痈肿疔疮,痔疮,蛇虫咬伤,小儿惊厥。"
  • 全草
🌿假烟叶 ➡ (野烟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茄树的叶。开花前采叶,晒干。
  • 治黄肿,痛风,血崩,跌打肿痛,牙痛,瘰疬,痈疮,湿疹,皮炎。①《生草药性备要》:"消黄肿,擂粥食。"②《岭南采药录》:"治风湿脚痛,煎水洗。"③《陆川本草》:"消肿止痛,治跌打肿痛,浸酒服或捣烂酒炒敷。"④《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止血。内服治妇女血崩,化痰止咳,牙痛(煲水含)。外用洗烂疮;捣烂加尿煮熟,外敷,治阴囊睾丸肿胀。"
🌿水旋复 ➡ (水朝阳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花。夏季采收。
  • 解表,化痰。治感冒头痛,胸闷咳喘。①《云南中草药》:"止咳平喘,软坚消痰,散满止呕。"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表,降气除痰,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鼻炎,眼痛。"
🌿烂苦春 ➡ (三叶委陵菜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开花的全草,晒干。
  •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骨结核,口腔炎,瘰疬,跌打损伤,外伤出血。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清热解毒,消肿,镇痉。治痈肿疔疮,痔疮,蛇虫咬伤,小儿惊厥。"
  • 全草
🌿蜈蚣草 ➡ (一枝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夏、秋间开花时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石故纸 ➡ (车桑仔的别名)
  • 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以叶、花、果或全株入药。
  • 解毒,消炎,止痒。叶:治皮肤疮痒。全株研末,外用敷治疮毒,湿疹,荨麻疹,皮疹。用量1钱;花、果治百日咳。
  • 全草
🌿小芭蕉 ➡ (玉簪花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 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①《纲目拾遗》:"治小便不通。"②《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③《岭南采药录》:"润肺,止咳血,又和水捣烂,饮之能解斑蝥毒。"④《河北药材》:"绝胎妊,散肿毒。"⑤《重庆草药》:"调气,活血,补虚。治红崩,白带。"
🌿夏蜡梅
  • 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
  • 治胃气痛。
  • 胃经 根茎
🌿炭包包 ➡ (刘寄奴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 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④《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⑤《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⑥《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全草
🌿笔头花 ➡ (玫瑰花的别名)
  •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及时低温干燥。
  • 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 脾经 肝经
🌿粗叶榕 ➡ (掌叶榕的别名)
  • 桑科榕属植物掌叶榕Ficus simplicissima Lour. var. hirta (Vahl)Migo [F. hirta Vahl],以根和花序托(俗称果)入药。秋季采花序托;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 祛风利湿,活血祛瘀。用于风湿骨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白带,睾丸炎,跌打损伤。
  • 根茎
🌿玉粉团 ➡ (粉团花的别名)
  • 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花。
  • 《本草再新》:"消湿,破血。"
🌿臭烟 ➡ (野烟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茄树的叶。开花前采叶,晒干。
  • 治黄肿,痛风,血崩,跌打肿痛,牙痛,瘰疬,痈疮,湿疹,皮炎。①《生草药性备要》:"消黄肿,擂粥食。"②《岭南采药录》:"治风湿脚痛,煎水洗。"③《陆川本草》:"消肿止痛,治跌打肿痛,浸酒服或捣烂酒炒敷。"④《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止血。内服治妇女血崩,化痰止咳,牙痛(煲水含)。外用洗烂疮;捣烂加尿煮熟,外敷,治阴囊睾丸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