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017味药材
🌿血参 ➡ (竹节三七的别名)
  • 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呈竹鞭状的根茎。9~10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玻炕干。
  • 止咳,化痰,散察,活血。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①《草木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痈肿,疗犬伤、金刃,跌扑。"②《中国药植志》:"健壮补药,并有疗伤,止血作用。"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扑损伤,消肿脓、积聚。""并治寒湿及筋骨痛。"④《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及崩中下血。"⑤《本草推陈》:"常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痰液粘稠,咳嗽咯痰不畅;积血不行,吐血及外伤出血。"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鸭脚木 ➡ (龙爪树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扁盘鹅掌柴的叶或茎皮。
  •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痹证;风寒感冒;跌打肿痛;胃痛;外伤出血
  • 茎木
🌿鸭脚木 ➡ (西南鹅掌柴的别名)
  • 五加科西南鹅掌柴Schefflera Khasiana (C. B. Clarke) Vig.,以叶、茎皮入药。
  • 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胃痛,感冒,皮炎,湿疹。还可治外伤出血,流行性感冒等症。
  • 茎木
🌿稻杆 ➡ (稻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
  • 宽中,下气,消食积。治噎膈,反胃,食滞,泄泻,腹痛,消渴,黄疸,白浊,痔疮,烫伤。①《本草拾遗》:"主黄病身作金色,煮汁浸之。"②《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温中,止泻,消牛马肉积宿食,小儿乳食结滞,肚腹疼痛。稻草节,走周身经络,治痰火疼痛。"③《本草再新》:"走经络,利肠分,宽中益气。"
  • 脾经 肺经 茎木
🌿大救驾 ➡ (葫芦七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晒干。
  • 理气活血,止痛,止咳祛痰。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咳嗽气喘,百日咳,肺痈咯血。
  • 根茎 茎木
🌿冬葵
  • 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以根、茎、叶及子(冬葵果)入药。夏秋采挖带根全草,洗净切碎晒干。
  • 茎、叶: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型肝炎。根: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腰膝酸软,体虚自汗,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糖尿病。
  • 根茎 茎木 全草
🌿缬草
  • 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及黑水缬草V. amurensis P. Smirn.,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秋季采集,去净秧苗及泥土,晒干。
  • 安神,理气,止痛。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癫痫,胃腹胀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 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贯众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土三七 ➡ (狭叶竹节参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狭叶竹节参的根茎。
  • 散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出血过多;瘀血腹痛;经闭;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疮疡肿毒;蛇伤
  • 根茎 茎木
🌿过江龙 ➡ (插田泡的别名)
  •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插田泡Rubus coreanus Miq.,以果实、根及茎、藤着地所生的不定根入药。根与不定根随时可采,果近于成熟时采摘,晒干。
  • 果:补肾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白带。根、不定根:调经活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外用治外伤出血。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首乌藤 ➡ (夜交藤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铁罗汉 ➡ (菊三七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根。根于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取,除尽残存的茎、叶及泥土,晒干或鲜用。
  • 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②《纲目》:"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③《简易草药》:"能破血,祛瘀,散血,消肿。通治五劳七伤,跌打损伤。"④《草木便方》:"活血,续筋接骨。治内伤积血,痞块,心腹疼痛。"⑤《天宝本草》:"治包块症瘕,妇女血滞,腰脚痛,男子遗精,痢症。"⑥《国药的药理学》:"治血痢,月经过多,分娩后的后期出血等。又遇虎咬、毒蛇咬,蜂刺伤时,取汁涂敷伤处。"⑦《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浮肿。"
  • 根茎 茎木
🌿羊角风 ➡ (淫羊藿的别名)
  •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Maxim.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 肾经 肝经 茎木
🌿鸭脚木 ➡ (枫荷梨的别名)
  • 为五加科树参属植物树参Dendropanax chevalieri (Vig.) Merr. et Chun,以根或枝叶入药。
  •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偏头痛,臂丛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
  • 根茎 茎木
🌿土三七 ➡ (菊叶三七的别名)
  • 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冬挖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夏秋采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 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
  • 根茎 茎木 全草
🌿珠兰 ➡ (米仔兰的别名)
  • 楝科米仔兰属植物树兰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叶及花入药。夏季花开放时收集晒干。
  • 枝、叶: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骨折,痈疮。花:行气解郁。用于气郁胸闷,食滞腹胀。
  • 胃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斩龙剑 ➡ (蜘蛛抱蛋的别名)
  • 百合科蜘蛛抱蛋属植物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 Blume,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
  • 活血散瘀,补虚止咳。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
  • 根茎 茎木
🌿黄芥 ➡ (芥菜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莱的嫩茎叶。
  • 宣肺豁痰,温中利气。治寒饮内盛,咳嗽痰滞,胸膈满闷。①《别录》:"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②《食疗本草》:"主咳逆,下气,明目,去头面风。"③《纲目》:"通肺豁痰,利膈开胃。"
  • 胃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天牛幼虫 ➡ (云实蛀虫的别名)
  • 为寄生于豆科植物云实树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间,寻觅云实树茎或根部的蛀孔,用刀剖取,随用或焙干密闭贮藏。
  • 治小儿疳积,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痛。①《湖南药物志》:"治麻毒内陷。"②《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小儿营养不良,筋骨痛,小儿初生不乳。"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白三七 ➡ (狭叶竹节参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狭叶竹节参的根茎。
  • 散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出血过多;瘀血腹痛;经闭;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疮疡肿毒;蛇伤
  •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