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川开创的中西医理汇通或是中医理论的出路

2011-04-14 12:48 12楼


瞅瞅,你们中医整天吱哇吱哇不准别人说中医一点缺点

可是,连中医本身的文化属性都看不到

就是觉得中医西医往一起搞不对劲,搞不到一起

啥原因?

不知道~!!

爱好者,更看得明白些呀~~
2011-04-14 15:13 13楼
中医自古是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有些方子和技巧秘密不宣,书籍上也找不到,所谓的家传气死名医。比较的局限性
现在的国家有点重视了,中医教育是好多学生圈起来养,
理论书籍众多,实践严重缺乏的境地。
导致一部分学生肚子里一大堆理伦,夸夸奇谈
但到了临床就一脑子浆糊。
临床不出效果,没的钱哪,就转西医了。

每年毕业好多学生
现在有几个中医学生毕业一直从事中医?
估计不多
是现代中医教育的悲哀啊
看来现代中医教育的道路还是在探索中前进.
2011-04-16 09:16 14楼


中西结合,要看怎么结合,不是简单地用西医的理论来指导中医。
曹颖甫、余无言、倪海厦等人皆是中西医理互参的伤寒大家。唐容川、张锡纯也都是一代大家。
本坛林盛进老师,也是中西医理互参,其水运血运及对药物功用的理解,也皆参以西医理论。可以看看他的医案,也可说是疗效卓著。
2011-04-16 09:17 15楼


传统文化或所谓国学爱好者的通病就是盲目崇古,固步自封,井底之蛙,完全没有科学实证的精神。
2011-04-16 10:23 16楼


中医属于文化的范畴,崇古,复古,嘴上天天古~!!
2011-07-09 23:57 17楼
中医经典以言简意赅著称,给人的遐想空间太多,见仁见智犹如鲁迅评《红楼梦》。中医不以封闭为传统,看看中药有多少外国药就可知,故步自封的是我们而不是古人。当下中西医结合的不是很理想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理念上的转变和理论上的突破。混血儿大多是很漂亮的,两个不同科目间的研究是最容易出成绩的。
⬅ 胡思乱想之--有感中医考古,西医发现 老茶馆 张锡纯,解读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