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有个日本徒弟(转载)

2011-04-01 15:53 楼主
朱丹溪这个名字不是他自己称呼的,他的大名叫朱震亨,字彦修,
但是学者们、老百姓们太尊重他了,不敢直呼其名,他们认为,
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称呼他的名字是极大的不尊重,因此,
就用他居住的地方来称呼他,叫朱丹溪。

什么是医道?

医道就是坚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引领下,

一个医生可以专心于救治,竭诚提高自己的医术,百折不回,不畏万难!这才是进入了医学的至高境界!

如果没有这种信念,任何一点金钱利益都可以将你的治疗思路改变,

任何一点困难都可能让你放弃对医术的追求!

只有那种为了救治患者,嘴里含着姜片,在冰冷的晨雾中独自前行的人;

只有那种听说有病痛者,不待人请,主动风尘仆仆地前去探视的人;

只有那种为抢救病人,在漫天的大风雨中满身泥泞,跌倒又爬起来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获得了医道的人。

在历尽千辛万苦、救治了无数的病人之后,公元1358年,朱丹溪逝世。

在逝世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把自己的儿子叫到面前,

严肃地对他说:学习医学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啊,你一定要谨慎认真对待!(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

说完这句话后,端坐在椅子上去世了。

这就是他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他从一个任侠的少年,到刻苦学习理学的青年,
一直到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完全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心中的信念,完成了自己人生巨大转变,
他将自己遭受的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他刻苦钻研医学,
最终成为了一个对世界、对后世有用的人,成为了一个能够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生活信念传给后代的人!


后记

朱丹溪逝世一百二十九年后。

公元1487年。

波涛浩渺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在破浪中前进。

船头站立着一个身披和服的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凝视着一块即将出现在眼前的陌生的土地--中国。

他的名字叫做田代三喜。

田代三喜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从十四岁就开始学医,其人沉稳聪明,志向远大。

在他的医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他觉得,必须要寻找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这个时候,在中国,元朝已经结束,现在是明朝了。

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临床医生们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更多的医学经验。

田代三喜在获得这些消息后,开始急切地安排自己的计划--前往中国学习中医。

田代三喜在历尽艰辛之后,于二十二岁的时候终于来到了中国,在钱塘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对象,同样是日本人的僧人月湖。

月湖于更早的时候来到了中国,学习中国医术,尤其对朱丹溪的医学思想独有心得。

中国江南地区的繁华令田代三喜印象深刻,但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医学。

日本人在学习吸收他国文化方面很有天赋。

十二年后,田代三喜学成归国,在关东地区行医,直到八十岁去世。由于医术高超,全活甚众,所以前来学徒的人很多,他大力的宣传李东垣、朱丹溪等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最终形成了与日本使用张仲景医方的"经方派"并立的"后世派"。

在去世前,田代三喜躺在病榻上,忍着病痛为徒弟曲直濑道三传授毕生的学术,道三每天听后,退下记录老师的思想,由于悲痛泪如雨下,流进砚台里,就以泪研墨,最终写下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医书《泪墨纸》。

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隐约看到了那熟悉的"医道"。

在后世派中,尊朱丹溪为"医中之圣"。

朱丹溪的学术思想,绵延传承,远播海外。

今天,我们比田代三喜那些日本人学习条件好多了,我们去书店,可以随时买到朱丹溪的书,

别辜负了这种机会,把朱丹溪历尽千辛万苦写下的书,买回来,认真地读一读吧。

相信你会感觉到朱丹溪仿佛又来到了你的面前。

向你讲述应该如何的诊病、如何的开方。

以及他心中的,医道。

(转载)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4-01 17:56 2楼
现在的便利,也同样对人造成困惑,可以看到书,实在是太多了,不是一般的多。
可应该先看那一本呢?
我想,这个困扰应该是很多人心中的困惑。
⬅ 颠沛流离中的思考-------李东垣 老茶馆 方剂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