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医学的思维模式

2010-12-21 19:16 楼主
论未来医学的思维模式
-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副院长 林 宏
由各类外伤因各种失误治造成遗瘀而转成的内伤,所继发性地产生变病,称为“伤瘀变病”。由于内伤瘀血现代先进的各类检测仪器仍然无法准确清楚地作出判断,而西医对体内各脏腑、各体系病变更无伤瘀这种病因学,故而其所发的变病往往被临床列入所谓不明原因的疑难病症。由于至今理论界并未将此作为一类病种进行专科论治,所发病变临床又分科治疗,造成各科穷于应付地治标变病症,而不是治本治源,标本同治。再加上宿瘀发内脏腑病变时,躯体软组织陈伤处多数并无同步地呈现出瘀血的主要症状“痛有定处、固定不移”,使得诸内科并不知道是伤瘀发病。即使有,西医只以为是内病反射,中医也以为《内经》只讲过“有其内必形其外”,孰不知“有其外者”,亦“必形其内”的道理。所以,从病因学发病学角度来讲,我们理论界就首先没能做到“内外经融会贯通”。 无论内治还是外治,临床辨治的前提,首先是对陈伤宿瘀位于何经、何穴,要有明确的诊察。然而,古今历来治伤家均认为勘穴难(如北少林高僧说‘治伤不难勘穴难’),所以南少林派武医准确的目诊报伤,对“勘穴难”的问题作出重要的贡献。南少林武医的“内伤疗法”,从目诊报伤,到整个变病的辨病辨治体系,都充分显示了传统医学的整体论、全息论。局部某经某穴的伤瘀后遗症以及继变症,为何需要整体、全息的辨治呢?因为不但伤瘀令本经血瘀的同时即产生“气滞”,而这种“气滞”却会随着其伤力的震辐波及何处,何组织的动态功能就会产生由滞至惰,乃至闭堵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其影响的范围完全超出了原伤瘀的体表面积。在相对漫长的继变过程中,人体许多整体性的功能,如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行,代谢谢物的排泄,机体之间的调节机制,各种自律性的各组织体系间的协调功能,如应急系统、免疫系统、感应系统等等机体生物性的本能,均产生各种不均等程度的由压抑状态发展到堵闭的状态。至今我们往往只认为伤瘀不过是局部有瘀血而已,并没有认真、深刻地认识到,“气滞”不仅仅是气血运行障碍的问题,而是机体整体性的生物力学的如自调、自律、自节等系统的损伤。这些自调系统,往往就是机体的潜能,或曰本能,绝非理智的意识所能主宰的。瘀、滞所带来的机体反应,总体来讲是阴性反应,即消极状态,人体即失去激越奋发向上的阳性本能。是一种人体致病内环境产生对各种病邪有亲和性的重要原因。与伤于七情造成的整体自调系统的衰退,形势几乎相同,以往并不可能成为病邪的病因,均有可能成为甚至致命的病因。这是内因发病的共性,也正是《内经》所说的“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中的邪是相对“正”而言的。造成阴性病理后果的,均要以阳性激发的方法,即阴可制阳而阳亦制阴。也由于转成内因发病,所以才会对各种它因具有兼容性,使得变病产生千奇百怪的变症。所以,无论治疗伤瘀也好,治疗其变病也好,如果并未能从调节这些生物动态学方面的失衡,以及激发机体对病邪本有主动的整体性能的康复机制,什么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的对因、对症的任何治疗均将落空。 所以,在变病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的兼邪均会乘虚而入,故虽曰是伤瘀引起的变病,而治疗却需要整体且全息地进行调理。对变病从伤瘀辨治,而笔者并不将之称为伤瘀辨病,不但是因为其变病规律有许多“变律”,更因为虽然以攻逐宿瘀为治疗的主导的单纯地化瘀,显然已并不符合变病发展的客观规律。损伤的病理性后果是整体性质地破坏人体多系统的功能,要突出这个“变”字,治疗时没能随机地动态地随其变而变,只从原局部或只针对继变病的某个组织,而未能做到“同步地”顾及“内外经”、“经络脏腑间”这种整体,不但是治本不及标、治标不及本,而最终却是标本均不可能得治。变病的性质已经成为实者更实(指邪气),虚者更虚(指正气),祛实损虚,补虚不及甚至反益其实,人为医学手段之所以难以两者兼顾就缘于此。所以,只有通过激发患体的自身禀赋的自然的调节机制,才有可能整体地协调平衡,该去的则去,该补的则补。如何做到祛邪能同时扶正,扶正又能同时祛邪,“寓攻于补”,“寓补于攻”,也只有机体固有的本能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也可以说,我们理智意识无法胜任的工作,交给人体这个天然的医生去完成。因为人类的理性认识,根本不可能全面掌握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然规律。人体自然的整体调节功能,就象是老师,更象是一所我们向他永远也学习不完的图书馆。至今医学的对因治疗,只注重的是外因,虽然不少领域也注重到调动、激活内因,但是能做到内外因同时兼顾,又是何其之难。如治疗癌症,至今还没能发现既杀灭癌细胞又不伤害正常细胞的药物。既然机体是自然产物之一,体内就必然有相对因子的同时存在,只不过是人类还没有发现而已。我们现在治疗的手段都是想通过外源性的增援方法,来消灭病邪和加强体质,很少从内因方向加以深入探讨。整体医学的理念,是对两者都同时予以注重的,而且还偏向于改善、激活、逆转、恢复内因的积极因素着手。而要达到这种目的,也不是只有内治而是要靠“外可治内”“内外同步”才能做到,这就是整体还要全息的内涵。 到上世纪末,东方传统的整体医学,正被西方微观医界所日益重视。对至今临床的因各种治疗常造成为另类病种产生或遗留致病的潜伏内因,西方医界已有不少学者均作出深刻的反省。21世纪的人类医学,应该要走什么样的方向?他们从针灸中发现人类的另类医学---整体医学,感到微观的医学行为的后果,却往往是在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医学正被应急医学这种短视行为所取代,而发现原来我们探讨了几百年的现代医学,在宏观的整体医学中,却是那样的肤浅。所谓辨病、辨证、对症等中西医治疗,对伤瘀继变病甚至长期以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等方法,怎可能做到治病治本、治病治源?西方认为人类衰老有的说是微量元素缺乏,有的说是电解质失衡,而我国长沙抗衰老研究中心却认为是微循环障碍。人类对生命医学的理解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而传统的“百脉不利、百病乃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却是从整体的观念体现生命的动态均势。由于人类生命之脆弱,与原始动植物相比却显得那么短暂,故往往造成了许多领域中的短期效应的行为,不单单是医学。所以,我们目前所谓代表先进科学的西医学,其偏重的是对症应急的而不是求本求源的整体观念,对古人“治未病”的理解,不但是医界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不重视所至。变病发展到迫不得已时,只得以手术切除等再度损伤本是完整的机体的这种无奈的手段,以为只有这种医学的方向,才是代表现代医学的主导。为何人类医学推崇的是这种被动的医学行为,为何不主动地掌握对各因致病的治疗不必在极度破坏自然人体这种范畴之内呢?西方目前注重整体医学的程度,也已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以前注重降糖、注射胰岛素,而现在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方案却放在最后,提倡的是第一情绪调节,第二运动锻练,第三科学饮食,第四才是药物治疗。这种综合措施的整体地辨治,不但是对糖尿病,而应该是绝大多数疾病的治疗方向。在西方回归自然疗法的呼声中,日、英、美、台等运动医学近年已蓬勃兴起,对外伤转内病变,均开始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国传统的民间医学,在骨伤方面有非常宝贵的积甸。特别对现代称为软组织损伤及其后遗症、继变病的辨治,有着现代医学所仍未可及之处。我国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对传统医学继承、发扬和开发亦有所重新重视,可见国内外医界均同感到,人类医学既需要微观更需要宏观的整体医学。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病种——机械类损伤,早已被列入四大类致病外因中的第一大类。但是,现代医学只认识到伤瘀是外因,而不知道由外转内的问题的严重性。不知其继变病完全是在内因紊乱的情况下发生的。对外伤能造成躯体变病,我们也早已明确地认可并归属于骨外伤科,故对继发为内脏腑病变,我们现代的医学只认为主要是病毒、病菌以及基因等问题,完全忽视了外伤留瘀转内伤瘀血这一广泛的致病源,完全并不深入地去了解这一外转内的特殊的致病效应。虽然中医内科学中已明确地在“瘀血”一节中提到,外伤是瘀血的第一病源,且之所以会转成内伤,是因为瘀血即是病理性产物,更是能导致人体各系统病变的致病因素。但是,教科书明确指出的而临床医学往往并不以为然,若将各脏系腑系病变如肝硬化、慢支、结石、循环障碍、内分泌代谢谢及消化系统紊乱、神经官能症、免疫功能低下等,归咎于源于外伤的内伤瘀血,却被视为违背现代科学的“天方夜谭”。对传统医学以及现代中医都十分注重到的问题,国内西医界(包括唯恐一旦认可不被西医承认而只有中医承认的论点而会被人讥讽为不是现代科学的中医学者)绝大多数却持激烈的完全否定的态度。孰不知国外许多西医已经认识到伤瘀能令内病变的问题。如英国女子拳击协会医生协会告诫爱好者说,胸部受伤易生象肿瘤一样的疾病(见96年12月《参考消息》)。日、台脊椎病学专家近年也普遍认识到后背受伤,相应内脏腑就会产生病变。此类病种的确立和确定,西方才刚刚认识、起步,难道要等西方认可并确定后,我们才亦步亦趋吗?从黄帝《内经》起,直至明清,历代都有外伤内损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少林武医,到先师南少林武医的前几代,早就已有“后背受伤、命门作痛”的对内伤宿瘀产生广泛病变的总结。从北少林起,武医就与武术同步地得到重视和发展。南少林的“内伤疗法”,其点穴治疗(物理的治疗力),与内服外敷的药物治疗(化学的治疗力),在内外同步下的两力同步,充分地充实和体现了传统整体医学的内涵。 古代非武医的学者,如王清任有“血化下行不作劳”,惜其只识内服活血逐瘀,对血未化未下行会成为何劳症,没作具体的分述。而非武医的大医家沈金鳌,其所作的理论上的总结,却是最深刻最完整的。虽然亦无外治法同步,但对伤瘀及其变病的认识,却已达到相当高的境界。如“血即瘀,气即滞”“伤在何处,何处就病变”,就非常明确地认识到伤瘀致病的广泛性。“其为病不可胜言”“诸变百出”“无从逆料”等,其实已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变病的范畴、深度、性质、转归等客观现象和规律,是相当复杂的以常规辨病辨治体系所不能理解、解释的。其提出的---“必于经络脏腑求之”,虽然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做到这点,就不如在《全体伤科》(清·无名氏)中指出的必须“内外经融会贯通”这种整体的观念。这些原则与要求,南少林武医的两个同步的“内伤疗法”,基本上符合了上述这两个要求。而若仍只局限于中医辨治的范畴,如八纲、经络、脏腑、六经、三焦等,却不知现代医学的辨治体系,也仍然未能做到内外经融会贯通。所以,笔者认为,伤瘀变病的辨治体系,在突出南少林“内伤疗法”的同时,一定还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而现代临床医学,只注重西医而不知中医的辨治方法,无疑亦会失去整体性的要求。如对躯体类变病按骨外科的处理原则,以西医的消炎、消肿、止痛等方法,仍只是应付标症而不是在发搅病源;对诸内病变,近年虽然注重了“久病伤络”的瘀血,但是仍然不识‘络伤病久’这一内伤宿瘀,故而一直在体内给药法这一途径中几乎是往“死胡弄”里钻。不知外伤性瘀源需要外治,不知伤瘀既有机体化学成分的改变,更有人体生物力学这一物理性质的病理变异,故而对变病的治疗需要具备理化双方面协同的震复波这一性质的治理力,没能深入地研讨和开发。将同一瘀源但变病不同类的病症,却按西医划科的原理分科治疗,使得再精确的辨治也仍然是治标而不能治本。不识内伤瘀血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临床往往会因为对此类变病的无法检测性将之列为不明原因的疑难症,而造成了医源性的失误治。“伤瘀变病”的客观的发病规律告诉我们,必须要有整体的体系性的辨病体系,辨治更需要有整体的全息的辨治体系,才能对看似单纯的伤瘀继变,其实是在继变过程中,其他病因均会随时随机地或诱发或参与而成为发病的共邪,进行全面综合地治理;才能对瘀、变已成为互为因果的变病做到客观、正确、全面的既祛邪又扶正,达到积极主动地激活患者本能的最佳的医学目的。人类没有一个人能幸免没有发生过各种外伤,说明此病种的广泛性。而人类医学却如此普遍地轻视,对内伤的诊治可以说在科学迅猛发达的现代,仍然是一个空白的领域。并不是只因为人类20世纪困绕于病菌病毒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对伤瘀产生的物理性质的伤力波无法诊断无法检测这种原因。伤瘀变病的难治性,也不仅是临床医学的应急乃至敷衍的疗法造成的“未拔根株、轻言速效、终成痼疾”(清·《全体伤科》),而是因为必须在患体体能能够充分调动的前提下,瘀与变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理。更又因为人类痛阈值的局限性,也局限了彻底治愈的限度。所以,过重的内伤,并非仅开创性损伤,传统非手术的保守疗法无法治愈,就是先进的现代手段也无法治愈。伤瘀变病不但涉及生物物理学、化学学,还有时间医学,经穴伤于时辰与非时辰有着举足轻重的区别。这就告诉我们,伤瘀变病没有全方位的现代医学的介入,要取得质的飞跃,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目前仍只能从传统疗法中再努力深入地实践探索。我们有祖先非常丰富的宝贵经验,中医界在继承乃至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如果能从传统医学中吸取仍有实效的疗法,对现代医学并不认识且不知如何诊治的病种有所补益,无疑是项非常有意义的事业。要知道,无论传统医学,还是现代中医现代西医,我们面对的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疾病,我们只有取长补短,而不能再继续无意义的争个谁长谁短。我们不能再为各辨病辨治体系的优缺点继续作无谓的以已之长攻击对方之短的相互诋毁,我们要发挥各疗法的长处,发挥各自的优势,科学有机地综合运用,余想,这才是21世纪真正的人类医学。变病的范畴,临床可涉及所有各科,故伤瘀变病需要专科教学,且要在全科地学习掌握中西各科变病的基础上,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通过南少林的目诊经穴报伤,以及内外同步的治疗方法,临床还需要运用包括西医的输液疗法(主要是抗菌、补体)、心理疗法、药膳疗法、体育疗法、针灸疗法等综合配合。现在院校教材虽然有《骨伤内伤学》,但是仍然不能培养出临床需求的内伤专科医生。因为教材对急慢性伤瘀的辨治,仍未制定出规范的诊治法则。内病需外治,普遍并未得到广大同仁的实践和认可。但是,至今临床对伤瘀变病的不知托瘀务尽不留遗瘀的失误治率,几乎是接近百分之百。体育、武术、公安、武警等军体院校,更是普遍地只追求成绩而不顾学员的遗伤的治疗,故此类人群中伤瘀变病往往比常人更严重。广大青少年运动员、战士,他们带疾锻练完成任务,往往却为此付出罹患终生顽疾的沉重代价。此类院校,特别是武术学校,他们往往以为教练是武术家,就以为能对各种外伤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的技能,相信确实有不少武术家有此医术,但是,真正做到尽量不留遗瘀的治疗方案,各家学说却大相径庭。理论界如果至今拿不出急慢性瘀变病的诊治法规,浪费钱财,延误病机的现象,必将再持续下去。下一代广大军体届优秀学员的健康,实在是令人担忧。而体力劳动者的直接主动型外伤,脑力劳动者的间接被动型的劳损,其伤瘀与变病同样非常普遍地影响着他们的身体素质,危害着他们的生存质量乃至寿命的长短。许多患者由于现代医院的无法诊断和治疗,而追求古代或现代的各种迷信的不少,正是现代医学的科学水平并没有对此最原始病种的正确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所造成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用声音打通经穴---钟知霖的补充 老茶馆 遵循自身规律 弘扬中医特色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