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主肃降 养生用药有主张

2010-08-14 11:41 楼主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勇

天地之气,分居四时,而有四季寒暑变化,人与天地相应,也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变化,例如人的体温、脉博以及激素的分泌,二氧化碳释放量等等,都与天地四时的升降浮沉的变化,日升月降的轨迹,有着相应的节律变化。正如千古名篇《三字经》所云:“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中医法自然之道,在《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思想主旨上,随顺四时自然养生,并将这种时间节律性,广泛运用于疾病防治过程中。

1、秋燥“肃杀”,养生重“容平”

秋三月,五行属金,主肃杀其气为燥,五脏关肺。《内经》指出:“西风生于秋”,在一年四季的“八方风”中,其秋风的规律,每年基本上从“立秋”开始,到“秋分”以前,这段45天时间内,风向居多为西风,从“秋分”开始,一直到“立冬”之前,这段45天时间里,其风向居多为西北风。所以《类经》因为秋为“金之气也,故病在肺。肺居上焦,附近肩背,故俞应焉”,日常生活中,如果不重养生,受了西风或者西北风的不正之气,就会生病。所以在养生调摄方面,应遵《四气调种大论》之旨,“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为了适应秋季自然规律性变化的需要,以保持神态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为了适应秋季“容平”的规律性,这样,就不会使神思外驰或外泄,以保持体内“五脏”中的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属于秋三月,讲究养生之道的客观要求,有利延年益寿。社会实践中,如果违逆了秋收之气或秋天自然规律,就会伤及“五脏”中的肺脏,不仅如此,而且会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飧泄的中寒证。

2、燥胜则干 温凉内外治殊

《内经》论燥,以“燥胜则干”为旨,与湿相对待,以干为特点,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后,历代医家对燥证理论多有阐发,逐步发展完善了燥证理论。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各种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中医证候。由于燥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燥邪作为独立病因,与风、热、火、湿、寒并列论述,是《内经》的基本宗旨。燥邪的阴阳属性为阴,本阴而标阳,以阳明燥金为名,与风相对而立,于寒热之性而属凉。其气化属性凡八:一为干燥,二为清冷,三为收敛,四为滞涩,五为外坚,六为急切,七为肃杀,八为皴揭。燥邪也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燥邪发生在秋季,由于秋季前接夏季,后接冬季,所以,靠近夏天容易发生温燥,靠近冬天容易发生凉燥。而不管是温燥还是凉燥,都会引起"干"、"裂"和"萎"。就像久晴不雨,田地便会出现干燥、出现开裂,田地里的稻谷也会随之枯萎。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燥邪可引起嘴唇开裂、皮肤干涩皲裂之"裂"症、鼻燥咽干、大便干之"干"症以及毛发枯黄之"萎"症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燥邪损伤了人体津液的所致。所以,秋天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大汗淋漓,否则对燥邪的侵袭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利于健康。燥邪还从口鼻而入,容易伤肺,引起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甚至带血。遇到了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内经》至明清医家论燥多以外感为主,外感亦重秋燥,论温凉为性质,述内燥者少。燥证的分类通常以内外分类为常见。而外燥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大类,凉燥由吴鞠通首倡,并立杏苏散治之。雷丰论燥则曰“燥属凉”,属外燥。刘完素明确将燥证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寒燥,其二为热燥,叶天士则认为燥证当分内外,外感者治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内伤者治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大凡津液竭者,必佐辛通之气味,精血竭者,必籍血肉之滋填,在表佐风药而成功,在腑以缓通为要务。石寿棠对外燥则云“久旱则燥气胜”,且有风燥、暑燥、凉燥、寒燥之分;又说“推致燥之由……究其本源,皆缘血液不足所致”,所论又为内燥,其关于外燥、内燥的部份观点如下:外感燥湿,均伤肺经气分,内燥起于肺胃肾;治外感燥湿之邪无他,最忌苦涩。费伯雄对诸家医论之偏颇进行点评,并提出“燥者干也,对湿而言。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即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相”。费伯雄论治燥证,是属内外燥统论,而热凉之分,各有特点,燥热以伤阴为主,燥凉则兼见气郁血涩的特征。论治以五脏分类,各具特色。治肺燥重在生津,心燥兼以清火,肝燥偏重养血,肾燥主以滋阴,而脾、胃、大小肠各有燥证,虽分别论证,亦不出甘凉濡润,养血生津,以救脾阴胃汁。体现其治燥重脾胃,善养阴,于平淡中见神奇的特色。参诸贤论燥,总不离燥有内外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因与外环境与季节相关;而内环境体液耗损,体失濡养是导致燥证的主要因素。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道地艾以蕲产为上生熟功效有别 老茶馆 石菖蒲升降脾胃 善开清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