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的根和源

2008-11-04 08:24 楼主
中华医学的根和源(源自香港中医药论坛)中华医学的根和源 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医学,发展到今天,真是历尽沧桑,面目全非了。如果,认为自己仍是中华民族之“炎黄子孙”,当您深入地、全面地,本质地了解了中华医学由产生,到发展和近百年来的衰退,以及近百年来在受到西医学的冲击,和“不屑子孙”的“阉割”和“纂改”,将神圣庄严的中华医学,将五千多年来,无数中华医家尽毕生的精力,总结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任意宰割,为迎合西方医学观和时髦的“科学观”,立校办学,将无数莘莘学子,引入“自我从属”的新医学等等这一近代历史现状。任何了解中华文化及了解中华医学真谛的中华学人,您的内心都会感到非常的羞愧、气愤、痛心而无奈。如果仅仅蜜恋于“现代中医”以在中医学中寻求“有效方药”的实用手法,对于中华医学的来龙去脉不深入、彻底地去探讨其本质者,哪怕阁下身为:“中医师”,或者被捧为或自许为“教授”“专家”什么的,其实,也只不过是寻求心理相同羊群中之一只“羊”仔罢了。这里,在下为什么要提出《中华医学之根和源》这一问题来讨论呢?其原因很简单:只有“追本索源”,人们才能知道:真正的中华医学是什么的真谛。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生存就是最根本的大事。上古世界之各民族,无一不是以“靠天吃饭”的农牧生产为主。而主宰农牧生产的最大因素,是《天》。因此,中华民族之古天文学、气象学等的探讨和研究,并且又是全人类最早之一,最健全,也最符合客观世界的一门宇宙科学。荷兰人Schlegol,在研究中华古天学的起源时,利用中国星象学家对宙宇天体中星球命名的意义来推测,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天文学之起源,远在五、六千年之前。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东南西北为平面坐标,中间立八尺之“天竿”,利用这立体的“3D坐标”,用来观察天体各星体的位置、运转方向、以及对地球的关系。这种立体座,古人叫做“圭”。在古文献记载中,五千多年前,“伏羲氏”就利用人们观察所得之结果的产物,这就是有名的《河图》,伏羲氏再根据《河图》及其“数术”,制定出《先天八卦》之图、象、数、义。用来描述天体的各星球位置,以及整个天之运作,存现在地球上的客观效应,从而《揭示出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在殷周时期,人们再进一步地,运用天“圭”观察,结合大地之特性,以大地对于天体的观察,由其天地运化的结果,又产生了有名的《洛书》图,经周文王演释推证,则产生了中国《易学》的较完整版本:即《后天八卦》之图、象、数、义。将先天八卦之义,应用在万事万物之中。故法国天文学家拉伯拉斯(Laplacc)也说:“在纪元前1100年之前,中国周公在洛阳所测日影,用以推算当时之黄(道)、赤(道)交角,与他自己应用天体力学精密公式所推算得,所差不过2'弧度有余”因此,拉伯拉斯对于中国天文学发达之早,而且正确,“深感惊震”。其实,通过圭卦的运算,所得之各天文数据,岂止黄赤交角(约二十三度半),在《内经》及其它古籍之中,中华民族也是最早计算出地球的回归年,是365日二十五刻。中国古时计时,为一日百刻,故完符合今日之365.25日的精确结果。与此同时,据太阳与地球运行规律,制定人类最早的二十四节气的气象指标,为发展农业和研究病因病源与气候变化的相对关系,建立了基本的“主气”之气化论等。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着周易《大传》一书,详细论述《易学》的精深要义,故此,将《易学》推高致人类“哲学”的高度。这就是全人类在世界观及其思辨之方法论上,形成全人类的最早的《自然哲学》观。与此基乎同时,在这一自然哲观中所产生的《中华医学》,人们则称之为:《自然医学体系》,故《内经》一书,就完全是以这一哲学理论来论述中华医学的。其中,更沿用古哲学《易经》运用“取模拟象”的思辨法则,来阐发与医学有关之“天文、地理、及人事”的。故此,我们只知古人是应用“取模拟象”来论述宇宙万物之变化及其规律,这远远还不够,我们必须学好应用《模拟》这一方法,用在学习和研讨古医学中的内容属性、辨证关系、及展转归等。故黄帝在训示雷公之时就着重地指出:“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的重要性。经过上面之论述,人们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华医学的根,自然是源自于古老的“自然哲学”。由于中华文化的特殊性,故在表述的词汇、演译的手法,阐述之格式等等,都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属性。关于这一点,在下在几十年的观察研习中,认为至今世界上,是没有任何语言、文化可以取代的。更是不能取代的。然而,什么又是中华自然哲学的语言和表达方示呢?中华自然哲观又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呢?故这里的话题就得随之而转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奚氏糖尿病足(XDF) 老茶馆 陈苏生治疗复发性口疮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