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病治验

2010-08-02 16:15 楼主
刘养元博客


伍 x x,女,三十七岁,新化一中校医。泻泄二十年,天天服药,从不间断,然总不见疗效。患者悲观失望,众多医师均感棘手,皆以为奇。
症状是:全身畏寒,尤以足为甚;冬天虽重被复盖,门关闭,床边有火,仍感觉冷;三伏天气候炎热,仍须身穿棉衣、棉裤、棉鞋,脚还需烤火,有时棉鞋烤得冒烟了还不自知,所怪者头上汗多,须用力扇扇;二十年来一直腹泻,淡酱色溏泥样粪便,两手脉弦滑带数。当时新化人民医院名老中医曾晓初与其邻居,亦莫可奈何。
前医皆以为伏寒深藏,桂、附、姜、参、术均为必用之品,病家云服药之多可用船装。余细查其症,不免暗暗吃惊:⑴、舌质红而苔黄;⑵、小便黄而热;⑶、月经量多、提前、紫黑色而有热感;⑷、脉弦滑而数,且右关不弱,腹泻二十年,竟脾胃不虚,形体不衰,食欲不减,语言、精神仍如常人;⑸、头汗多而不冷,头为诸阳之会,岂有寒而扇扇之理;⑹、据病家介绍,某医以寒湿与宿食内结,阻滞肠胃立论,主以桂附理中汤加大黄,结果大泻不止。
显而易见,本证乃热厥非寒厥,《伤寒论》所谓“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也。本病本不奇,奇在寒厥与热厥截然不同,寒厥乃心脏衰弱之虚证,热厥乃循环障碍之实证。二十年来,竟无一人知晓,岂不令人吃惊!本病必得之于暑月受凉,病家说此病正起于三伏天,当时天气炎热,晚上露天开会,忽感身麻腹痛而生泻泄。病家信服,索求处方。余根据《伤寒论》“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即以人参白虎汤加减治之:
生石膏30克 知母9克 黄连5克 广香6克 人参8克(磨)
此方一出,病者不敢服,请教邻居曾老先生,曾老一看处方,似有所悟,连说“可服,可服”。病家试服以观疗效。初服一剂,泻稍缓,连服七剂泻止,畏寒减轻,汗出减少,能起床活动。然服至二十余剂,又开始泻。余分析伏热已除,由于以前服用桂、附、姜、术等辛温燥热过多,积滞肠胃,根据《伤寒论》“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之意,下其热而使阴气得伸。主以大承气汤。
素患泻泄,哪有用大承气汤之理?病家又请问曾老医师,曾老谓此乃“通因通用”之法,未尝不可。试服一剂,又出众人所料,反不泻。再服三剂,始泻出不少粘液污秽,臭气薰人。余细查大便,为淡酱色糊状,方知此病之真相,乃痰泻也。需将痰泻尽方可。回冷水江时,嘱咐病家,泻至臭气消失时,可用下方:
槟榔18克 焦山楂15克 鸡内金12克 全瓜蒌15克
浙贝母8克 炒麦芽15克 防风8克 枳实8克
后听人说,泻至臭气消失时,没有服用上方。病者好友劝其服了收敛药,又大泻不止,病家又来冷水江邀请,余叹息病家无主见,失去祛痰大好时机,婉言推辞。热毒泻出而痰不去,亦将危害不浅。后果因痰患而亡。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流行性痰泻治验 老茶馆 李 x x 麻疹抢救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