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人的安慰剂效应

2022-06-18 15:52 楼主
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

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安慰剂效应的表现形式几乎没有穷尽。比如有这么一个奇特的例子:通过一系列操作,研究者骗被试者相信他们的睡眠时间比实际长,然后观察这如何影响了他们第二天的表现。在听说自己获得了充足睡眠之后,这些被试在语言和算术测试中有了更好的表现。

安慰剂效应还有其他充满想像的例子和表现,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当酒店清洁工得知他们的工作可以算作身体锻炼时,他们的健康状况真的改善了,包括体重、体脂、腰臀比和血压。另一项有趣的研究或许也能用安慰剂效应来解释:相信自己比同伴锻炼更多的人往往比同伴长寿,不管他们实际锻炼了多少。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测试,方能获得认可。测试结果不单要证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证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因此,此药物测试必须以双盲方式进行:医生及病人都不会知道该药物是否安慰剂。

如果医生知道哪些病人服用的是药物,哪些病人服用的是安慰剂,就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态度,会格外关注实验组的病人,对病人产生期待,病人感受到医生的关注和期待,就会出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使被实验药物的有效率升高。相反,医生对于安慰剂组病人,不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他们认为这是“不值得”的,这种行为会使安慰剂组的有效率相对降低,从而影响整个随机对照实验的准确率。这就是为什么临床的安慰剂对照测试必须双盲的原因了。

最近亦发现,模拟手术亦会出现相似的现象,所以,有部份的外科手术技术必须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极少会以双盲方式进行,原因很明显,医生不可能不知道)。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在临床中,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效应,来提高医疗质量。当患者对某种药物和疗法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或疗法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社会上,人们经常盲目相信专家、名医,盲目相信好药、贵药。

由于人们有这些心理特点,非法的“医疗和药品”广告才经常打着“专家”、“名医”的旗号,来推销其医疗和药品,并抬高价格,利用人们“一分钱一分货”的心理,来攫取高额利润。

安慰剂效应很大部分来自于暗示,而暗示的效果是有时效性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弱。比如某位患者,有慢性疾病,久治不愈,换了一个“名医”,或换了一种昂贵的药物,会好转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如果慢慢消失,疗效有可能就是安慰剂效应,而不是真实的治疗效果。

安慰剂效应也常常被基层一些“老中医”们应用,他们自我吹嘘、包治百病,号称3、5付中药就会好,墙上挂满了患者送过来的锦旗,形成强烈的“暗示”效果,使安慰剂效应最大化,抓住短时间的好转期,开大处方,挣了钱,但却延误了患者的病情,并使中医名誉扫地。

前些年,有很多“新药”、“特药”和保健品,广告在各种渠道狂轰滥炸,不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散发传单,使特定疾病的患者,得到大量暗示,出现了安慰剂效应,如果购买服用,也会有相当的病人有治疗效果(这些特效药很多也掺杂了西药成分)。但是无一例外,这种特效药总是“火”不了一年半载,就慢慢消失了。这些特效药总是瞄准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颈肩腰腿痛、乙肝、慢性皮肤病、风湿类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这些慢性疾病现代医学通常不能治愈,总是反复发作或需要持续治疗,这种情况为这些所谓“特效药”的出现,提供了机会。他们抓住人们盲目相信现代科学的心理,打着“科学新突破”的噱头,他们抓住人们盲目相信“祖传秘方”的心理,打着“公开秘方,造福人类”的口号,利用安慰剂效应,收割着一茬又一茬患者的钱财。也使中医药在人民群众中败坏了声誉。

同理,直销类型的保健品也是这种情况。推销员经常上门家访,有的还带着礼品,大力吹嘘自家保健品的效果,常常以自己或他人使用效果做例证。或者每天开“会”,以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对其进行长时间的“洗脑”和灌输。另外再加上不菲的价格,使患者形成很强的暗示效果。如果使用了他们的保健品,因为有安慰剂效应,就会有疗效。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因为暗示效果逐渐减弱,治疗效果就会逐渐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保健品一开始用有效,用着用着就没效果的原因之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2-06-18 15:53 2楼
另外,医疗有很大的慰藉作用。就是在疾病不需要治疗,或者治疗没有任何作用时,患者也往往需要医学的帮助,用来安慰病人自己或者病人家属。很多自愈性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疗,一段时间后,机体就会痊愈,比如普通感冒,不管服不服药、输不输液,一周左右都会痊愈。

再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要卧床休息,一般2周左右,就会缓解。患者来到正规医院诊治时,听到上述结论,总是将信将疑:症状这么厉害,就给我开了一点口服药?来到私人医院,不但住了院,而且输液、针灸推拿理疗一条龙服务,症状两周也缓解了。花了钱、受了罪,只为得到“安心”。

再有一些重病,已经到了晚期,不但病情重,而且身体也非常虚弱,什么治疗方法都无济于事,可是病人家属却极力治疗,不顾及病人的痛苦,也不管病人能否安详、体面的离开人世,身上插满了管子,或者开膛破肚,谁都知道已经回天乏术了,但谁也阻止不了。最后落得人财两空。这一切只为换来病人家属的“安心”。

医学的慰藉作用,还表现在病人患一般疾病时,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心里会对某种疾病治疗花费形成预算,当治疗费用达到预算时,就不愿意再去治疗,就算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时,也非常谨慎。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在原来的治疗中,病人已经受到了医疗的慰藉作用,虽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已经对得起自己了,感觉付出的代价已经符合自己所受的痛苦了。

比如在临床中,笔者经常看到,有的慢性疾病患者,经多方治疗后,花费不少,也没有效果,就会放弃治疗。直到症状加重,不堪忍受时,正好找到笔者。经笔者治疗效果明显,如继续治疗,疾病应该有很好的预后。可因为治疗费用已超出患者的预算,症状稍一缓解,就不愿再治疗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笔者都感到非常惋惜。
2022-06-19 06:38 3楼
如果开方对症,再加上安慰剂,那会有想象不到的奇效。
2022-06-19 06:40 4楼
心诚则灵,其实就是安慰剂效应。
2022-06-19 08:30 5楼

所以做个好医生,不仅要心术正、医术好,话术也要高明。
⬅ 中医的现代化在于理论创新 老茶馆 滋阴凉血法-----温病最根本的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