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夜读 2021年09月08日

2021-09-08 21:57 楼主
选自 <<马培之医案>>

杨右
男以肾为先天,女以肝为先天。盖缘肝为血海,又当冲脉,故为妇科所重。本体血虚,肝木太旺,脾土受伤,以致胃脘嘈杂,复兼便溏。宜养血柔肝,扶土调气之治。
党参 怀山药 青陈皮 当归 砂仁 川朴 白芍 佛手


本案病机为肝血虚导致水不涵木,木去克土,脾土受伤,且有便溏。治法在案语中已经说明,归、芍为养血药对,党参补脾气,山药固涩兼补气,陈皮理气,再用佛手、青皮疏肝,另加砂仁、厚朴温中下气,用了这么多的气分药,推测病人的气滞较重。

这里为什么不用白术?马氏的用药法,中焦偏枯或有血虚阴伤的情况下,白术燥湿伤阴,不宜用,加之山药有固涩止泻的效果,故用山药不用白术。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1-09-08 22:50 2楼
生白术燥性不大,甚至可以生津润肠。
气虚便秘可用30-100克生白术。

要说苦温燥,川朴、青皮、佛手都超过生白术。

2021-09-08 23:06 3楼
goldharp 说:
选自 <<马培之医案>>

杨右
男以肾为先天,女以肝为先天。盖缘肝为血海,又当冲脉,故为妇科所重。本体血虚,肝木太旺,脾土受伤,以致胃脘嘈杂,复兼便溏。宜养血柔肝,扶土调气之治。
党参 怀山药 青陈皮 当归 砂仁 川朴 白芍 佛手


本案病机为肝血虚导致水不涵木,木去克土,脾土受伤,且有便溏。治法在案语中已经说明,归、芍为养血药对,党参补脾气,山药固涩兼补气,陈皮理气,再用佛手、青皮疏肝,另加砂仁、厚朴温中下气,用了这么多的气分药,推测病人的气滞较重。

这里为什么不用白术?马氏的用药法,中焦偏枯或有血虚阴伤的情况下,白术燥湿伤阴,不宜用,加之山药有固涩止泻的效果,故用山药不用白术。

或许可以这样解读:

马氏认为患者病机以肝气郁滞为主,重用了青皮佛手舒肝、川朴砂仁理气,这几味药均为苦温燥之品,其中砂仁在《中药学》教材里面明确提示“阴虚血燥者慎用”。
此时如果再配伍略燥的白术来健脾益气就不太合适了,代之以气阴双补兼可止泻的怀山药。
非白术太燥,而是不宜使全方过燥,根据主要病机组方配伍之中的权宜取舍罢了。
2021-09-09 08:08 4楼
梦回杏林 说:

或许可以这样解读:

马氏认为患者病机以肝气郁滞为主,重用了青皮佛手舒肝、川朴砂仁理气,这几味药均为苦温燥之品,其中砂仁在《中药学》教材里面明确提示“阴虚血燥者慎用”。
此时如果再配伍略燥的白术来健脾益气就不太合适了,代之以气阴双补兼可止泻的怀山药。
非白术太燥,而是不宜使全方过燥,根据主要病机组方配伍之中的权宜取舍罢了。
是的,这个解释比较好,不过马氏丁氏对白术都比较敏感,用炒术、冬术较多。
砂仁其实还好,因为他们用量换算成现在剂量,最多3g。
2021-09-09 08:20 5楼
梦回杏林 说:
生白术燥性不大,甚至可以生津润肠。
气虚便秘可用30-100克生白术。

要说苦温燥,川朴、青皮、佛手都超过生白术。

浏览附件106996
白术的燥和润是两个方向,燥是对于水来讲,润是对于油来讲,白术本身的燥性是不太强,但也是燥性的
2021-09-09 08:28 6楼
夜视仪 说:
白术的燥和润是两个方向,燥是对于水来讲,润是对于油来讲,白术本身的燥性是不太强,但也是燥性的
就是肥皂啊,你干性皮肤是不是得慎用?一个意思。但是炒用可以减燥性。


2021-09-09 08:35 7楼
goldharp 说:
是的,这个解释比较好,不过马氏丁氏对白术都比较敏感,用炒术、冬术较多。
砂仁其实还好,因为他们用量换算成现在剂量,最多3g。
原来如此,看来不同(派别、地域、专科)的医家对同一种药的药性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用药上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各有所忌,有时候差别还比较大。
2021-09-09 08:37 8楼
goldharp 说:
就是肥皂啊,你干性皮肤是不是得慎用?一个意思。但是炒用可以减燥性。


浏览附件106997
炒过以后润性大减,白术里面的油可以润肠,炒过之后就不润了,补性不足。

我对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认知是,茯苓把水拉进血管,白术把血管里的水在输出到组织液,一个在静脉,一个在动脉,苍术有气味,所以会外出,白术就只到组织液,运化里的运,工作完成了,细胞从组织液里汲取物质在化的工作范畴里,是另外的药对,涉及到糖尿病的治疗。
2021-09-09 10:00 9楼
夜视仪 说:
炒过以后润性大减,白术里面的油可以润肠,炒过之后就不润了,补性不足。

我对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认知是,茯苓把水拉进血管,白术把血管里的水在输出到组织液,一个在静脉,一个在动脉,苍术有气味,所以会外出,白术就只到组织液,运化里的运,工作完成了,细胞从组织液里汲取物质在化的工作范畴里,是另外的药对,涉及到糖尿病的治疗。



我对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认知是,茯苓把水拉进血管,白术把血管里的水在输出到组织液,一个在静脉,一个在动脉,苍术有气味,所以会外出,白术就只到组织液,运化里的运,工作完成了,细胞从组织液里汲取物质在化的工作范畴里,是另外的药对,涉及到糖尿病的治疗。//别这样参合西医,会打坏你的中医的思维体系。

茯苓 就记住 是拧毛巾,方向往下,走气分,且带一定的补性。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简体)
有为茯苓善渗,下元不足者忌之,非也。盖茯苓为古松精华蕴结而成,入地最久,得气最厚,其质重,其气清,其味淡。重能培土,清能益金,淡能利水。惟其得土气之厚,故能调三部之虚。虚热、虚火、湿气生痰,凡涉虚者皆宜之。以其质中和粹美,非他迅利克伐者比也。夫金气清降,自能开水之源;土气调平,自然益气之母。三脏既理,则水火不得凭凌,故一举而五脏均调。又能为诸阴药之佐,而去其滞;为诸阳药之使,而宣其道。补不滞涩,泄不峻利,精纯之品,无以过之。
2021-09-09 10:07 10楼
夜视仪 说:
炒过以后润性大减,白术里面的油可以润肠,炒过之后就不润了,补性不足。

我对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认知是,茯苓把水拉进血管,白术把血管里的水在输出到组织液,一个在静脉,一个在动脉,苍术有气味,所以会外出,白术就只到组织液,运化里的运,工作完成了,细胞从组织液里汲取物质在化的工作范畴里,是另外的药对,涉及到糖尿病的治疗。

挥发油的药性,究竟是偏润还是偏燥,这个可能不太好说,
照常理推测,挥发性越大、窜走性越强,本身的燥性应该越大;挥发性越小、窜走性越小,本身的润性就更大。

但又有一个问题,药物最终发挥的功效,是它与人体互动的结果
辛燥之品的药效,不单单是祛湿伤阴,也能够通络润燥,{辛润通络}的理论还是叶天士提出来的。

《内经·藏气法时论》中就有“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的论述。
我想《内经》中的这句话,似乎是在讲{提壶揭盖/宣肺行水}的原理:解表通气以利尿。

白术等含有脂质的中药,炒制之后挥发油成分肯定会跑掉不少,
但在炒制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褐变反应),又会生成一些新的气味焦香、窜走性强、有醒脾功效的新物质。

个人觉得:
这些新生成的焦香物质性味比较和纯,燥性可能不及药材本身所含的挥发油。
白术炒制之后,燥性和润性应该都减弱了,而甘温之性(补性)可能提高了。




2021-09-09 11:22 11楼
goldharp 说:
浏览附件106998


我对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认知是,茯苓把水拉进血管,白术把血管里的水在输出到组织液,一个在静脉,一个在动脉,苍术有气味,所以会外出,白术就只到组织液,运化里的运,工作完成了,细胞从组织液里汲取物质在化的工作范畴里,是另外的药对,涉及到糖尿病的治疗。//别这样参合西医,会打坏你的中医的思维体系。

茯苓 就记住 是拧毛巾,方向往下,走气分,且带一定的补性。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简体)
有为茯苓善渗,下元不足者忌之,非也。盖茯苓为古松精华蕴结而成,入地最久,得气最厚,其质重,其气清,其味淡。重能培土,清能益金,淡能利水。惟其得土气之厚,故能调三部之虚。虚热、虚火、湿气生痰,凡涉虚者皆宜之。以其质中和粹美,非他迅利克伐者比也。夫金气清降,自能开水之源;土气调平,自然益气之母。三脏既理,则水火不得凭凌,故一举而五脏均调。又能为诸阴药之佐,而去其滞;为诸阳药之使,而宣其道。补不滞涩,泄不峻利,精纯之品,无以过之。
我不觉得和西医已经认知的人体解剖有什么不可以共通的,茯苓当然不止这点用处,但是在经方里,使用的可能恰恰就是这个作用,茯苓治心悸,或者别的什么。作用点都是水,你理解的是拧毛巾,我更愿意理解为渗透压作用,淡和咸是一组相对的味,也掌控着水液的浓度和走向,血管内外,细胞内外都有这种差值,有些是离子作用的,那么我们都可以归之为盐的调节,有些是水的多少调节,那么我们认为是浓度调节,茯苓就是这样的,作用于血管内,那么细胞液是高浓度,血管内是低浓度,水液的流向自然就是进入血管的。
⬅ 内眼角流泪 小脚趾肿 膀胱经问题吗?该如何治 老茶馆 晚期胃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