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医家之七情源于儒家思想

2021-02-05 01:01 楼主
医经钩考:医家之七情源于儒家思想

金栋按:医家之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以中医病因学而言,七情致病属内因,故又名内伤七情。然“七情”二字及“七字”相连,不见于中医经典如《内经》《难经》。赵洪钧先生《内经时代》说:“中医讲内伤七情,在《内经》中是没有根据的。《内经》只讲五情或六情。”《内经》之表述如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玉机真藏论》说:“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

《宣明五气》篇说:“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灵枢·九针》说:“五并: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

以上讲五情,《阴阳应象大论》把怒、喜、思、悲、恐配肝、心、脾、肺、肾为成熟定型之说。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少忧)

《灵枢·本神》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喜乐无极则伤魄”,“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七情少恐)

以上讲六情。总之,《内经》无七情之说。

在古籍文献中,明确提出“人七情”者,见于儒经《礼记·礼运》及《孔子家语·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

所谓人情,即人之感情、人之常情、人之性情、人之情欲,俗言“人有七情六欲”者也!对此先秦大儒荀子《正名》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王博《中国儒学史·先秦卷》解释说:“在性、情和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性是与生俱来者,所谓天之就也。其呈现在经验的世界,就是情和欲。所谓性之质的质,有形质的意思。如果说性还是隐而不彰的话,情则是性的有形化。这与‘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的说法是一致的。这种论性的性情结构,其实是儒家的老传统。……如果细致地阅读《中庸》的话,性与情的联系也是显然的,从‘天命之谓性’开始,稍后谈到的就是‘喜怒哀乐’的问题。……顺情而下的是就是欲,所谓‘欲者情之应也’。”

《荀子·正名》“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天论》“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喜、怒、哀、乐、好、恶”之六情相同,与《白虎通·卷八·性情》“六情者,何谓也?喜、怒、哀、乐、爱、恶六情”一字之异。《礼记·中庸》有“喜、怒、哀、乐”四情,《礼运》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

据上,无论是四情、六情、七情(六欲)者等,皆是人之感情、人之常情也,乃儒家思想,受圣人孔子之教也!

医家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儒家之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不同,此乃医家受儒家思想之启发稍加修改而成(赵洪钧著、金栋补注《正说内经》)。赵洪钧先生说:“《灵枢》《素问》中从无七情说,此说受儒家影响。《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医家参考此说,提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说。后人将惊恐合一,忧悲合一,以便与五脏相配。”(《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人们常说之七情,多指医家之七情。

医家七情为了附会五行五脏说,将惊恐合一,忧悲合一而变成五志,即怒、喜、思、悲(忧)、恐(惊)以配肝、心、脾、肺、肾,成为情志附会五脏成熟定型之说法,从而指导中医临床。

有人误认为“医源于巫”“医源于易”“医源于道”等,读《内经》则会发现,儒家思想弥漫充斥其中,而其诸等渊源之说,相对于儒家思想而言,显得多么苍白乏力!

宋时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世传宋朝著名儒臣范仲淹语)之说,且宋时官家修医书校正误,使中医典籍传承至今。受此影响宋时儒臣、儒生习医成为时尚,且有“一个儒生半个医”之说,故至宋时医者有“儒医”雅称,地位明显提高。

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原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1-02-05 02:57 2楼
七情是人体情绪的变化,其来源只能是在大脑中的某些功能单位(神经核团)。儒家只不过是描述或整理了这些情绪变化而已。中医对七情的调控在于改善这些神经核团的微循环状态。这些神经核团受人体经脉的调控,某些穴位对某些情绪核团的微循环血流量具有重点调控作用。因此中医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调控七情。
⬅ 朱丹溪:嗜肥甘生痰热是阴虚火旺的根源 老茶馆 医经钩考:天道五行说(十月太阳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