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方(附:经方钩考)

2020-11-09 08:50 12楼
庞安时:六经即《内经》之六经。

金栋按:庞氏对伤寒六经病的理解,是以《内经》的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他从《素问·热论》中所述的病候与仲景六经病证相结合加以发挥。其所述的六经,明确指出是经络,从而发六经实质争论之端。引如下:

“太阳证: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而腰脊强。

“阳明证: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

“少阳证: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上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太阴证: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其经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少阴证: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经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厥阴证:尺寸俱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见于其著作《伤寒总病论》。
2020-11-09 08:58 13楼
朱肱:六经经络说。

金栋按:《伤寒论》三阴三阳证治各篇没有明确提出“六经”或“经络”的概念,每篇之首也只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并非辨太阳经病,辨阳明经病……。朱肱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即足之六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用此六条经络的循行及生理特点来解释伤寒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传变及转归机理。他指出:“足太阳膀胱之经,从目内眦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南阳活人书·卷第一》),……其余诸经也是如此地运用经络理论阐述病证机理的。由于朱肱以足六经论三阴三阳,后来人们也就习惯地称伤寒三阴三阳病为“六经病”,“六经病机”,“六经辨证”。这就是《伤寒论》的“经络”说。(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

朱氏说:“问伤寒一二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尺寸脉俱浮,此足太阳膀胱经受病也。

“问伤寒二三日,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脉俱长,此足阳明胃经受病也。

“问伤寒三四日,胸胁痛而耳聋,或口苦舌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尺寸脉俱弦,此足少阳胆经受病也。

“问伤寒四五日,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尺寸俱沉细,此足太阴脾经受病也。

“问伤寒五六日,尺寸脉俱沉,或口燥舌干而渴,或口中和而恶寒,此足少阴肾经受病也。

“问伤寒六七日,烦满囊缩,其脉尺寸俱微缓,此足厥阴肝经受病也。”

——见于其著作《类证活人书》。

但亦有不同意经脉说者,如
2020-11-09 08:59 14楼
柯韵伯(琴):六经地面说。

六经就是包括了整个人体的六块大“地面”,即六个大病位。柯韵伯说:

“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症治。”

“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

“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营卫,主一身之表症,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此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

“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也。”

——见于其著作《伤寒来苏集》之《伤寒论翼·六经正义》。
2020-11-09 09:00 15楼
恽铁樵:病状之界说。

恽铁樵说:

“《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卒之能得真义者竟无一人。此处不解,全书皆模糊影响,有何医学可言。……喜多村之言曰:‘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藏府经络相配之谓也。’……本论所谓三阴三阳,所以标病位也。”

“今问六经何自来乎?曰来从六气。六气何自来乎?曰来从四时。四时有温凉寒暑,万物以生长收藏。人处四时之中,每一时期,有一时期特殊之感觉。春夏和煦,秋冬凛冽,此其常也,反常则病。六气曰风寒暑湿燥火。……故问六气为何物,则径直答曰:‘六气者,人体感气候之变化而著之病状。’六经之三阴三阳,非与藏府配合之谓也。

“谓太阳是膀胱,少阳是胆,厥阴是肝,无有是处。肾与膀胱相表里,太阳可直传少阴。肝与胆相表里,少阳何以不直传厥阴?脾与胃相表里,阳明何以不直传太阴?仲景辨太阳之病,项背强痛,或恶寒,或恶风;少阳寒热往来;少阴蜷卧但欲寐。与肾、与膀胱、与胆何与?故问六经为何物,则径直答曰:‘六经者,就人体所著之病状为之界说者也。’是故病然后有六经可言,不病直无其物。”

——见于其著作《伤寒论研究》。
2020-11-09 09:05 16楼
陆渊雷:六经为六种证候群。

金栋按:陆渊雷(彭年),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业师于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恽铁樵及国学大师兼通医者章太炎先生,在学术上深受恽氏影响,即以新学理解释旧学说。陆氏对中医学术,最推崇者即是仲景之学。其两部成名之作《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即是研究张仲景医书之心血凝聚而成。

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治学以“汉师训诂,远西科学”为法,从两个极端来诠释中医古籍,极力主张“废气化,用科学”,高举“中医科学化”的大旗,力倡中西汇通。

对于“六经名义”,陆渊雷说:

六经之名,曰太阳,曰阳明,曰少阳,曰太阴,曰少阴,曰厥阴,《伤寒论》以此六者名其篇,亦以此六者之次序为其篇次,盖源出《素问.热论》。《热论》为针刺家言,故《热论》之后,次之以《刺热论》。《热论》论病理,《刺热论》论治法也。针刺家之根本学理在经脉(其是非不在本篇之范围,故不论),故六经之名,乃经脉之名也。“伤寒”乃汤液家言,其六经沿《热论》之名,不袭《热论》之实,故读《伤寒论》者,不必求解六经之名,尤不可以经脉之义解《伤寒论》之六经,吾侪视六经为六种证候群。

何以知《伤寒》沿《热论》之名而不袭其实也?沿其名易知也,不袭其实则二书相异处求之可矣。《热论》之六经之范围狭,《伤寒论》六经范围广,异一也。《热论》一日传一经,六日遍六经,周而复始;《伤寒论》则六七日传一经,传至若干经后,不愈则死,绝不周环,异二也。《热论》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绝无例外;《伤寒论》则太阳传少阳,少阳传阳明,有太阳直传阳明者,绝无阳明反传少阳者,异三也。

并认为,“读《伤寒论》当简,别掺入之《内经》家言”。陆氏说:

凡百学术,皆有派别源流,而学者鲜能自知。近世医者,流为江海,其上焉者亦有术而不知学,遑论派别源流。今所谓内科大方脉者,大别为伤寒、温热两派,或称古方派、时方派,而皆推其本于《内经》。岂知《素》《灵》诸篇,非出一人之手,非属一家之学。《伤寒论》序虽有“撰用《素问》《九卷》”之语,而六经大纲,已与《热论》殊异,温热书援引《内经》,所引者既不必悉为一家,又未必能得《内经》之本意。且《内经》大都为针刺家言,伤寒、温热之内科方脉,乃汤液家言,大亦既殊,末流益远。鄙人平日主张,以为研究中医者不妨研究《内经》,然研究与实用是两途。欲求中医内科之实用,须从《伤寒》《金匮》入手,《内经》非其伦也。故医校教课,用《内经》为初年级基本课者,鄙人首创反对,初时人皆诧为离经叛道,今则信,从者渐多矣。

陆渊雷先生又说:
“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义所指,递有不同。最初盖指经络,六经各分手足为十二,为针灸家所宗,《灵枢》《甲乙》诸书及《素问》中大部是也;其次指气化,即太阳寒水、阳明燥金之等,为司天在泉运气家所宗,王冰附入《素问》之天元纪等大论是也;最后则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伤寒论》及《素问·热论》是也。名则犹是,义则递异。”(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金栋按:陆氏虽认为《伤寒论》六经源出《素问·热论》之六经,但以其经学功底、临床与教学经验及质疑精神,考证认为《内经》(属针刺家)与《伤寒论》(属汤液家)不属于一个医学学派,且《伤寒论》有后人(如王叔和)追加的部分,难能可贵。所以时贤邢斌说:“我国陆渊雷先生,对一些后人追加的辨析,验之康平本,多有中的者,而他当时并未读过康平本。”(《伤寒论求真》)就临床治病而言,《伤寒论》才是医家必读之书、必修之课!
2020-11-09 09:13 17楼
胡希恕:六经来自八纲。

金栋按:据恽铁樵《伤寒论研究》所引日人喜多村之言的话“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实际上已具“八纲”之实,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八纲”这个概念。

明确提出“六经来自八纲”“六经的实质是八纲”者,是当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

胡希恕弟子冯世纶教授说:“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六经来自八纲!……他完善地解读了《伤寒论》六经的实质,《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来自《内经》的六经,不是经络脏腑概念,而是八纲概念。”(胡希恕注按、冯世纶解读《经方医学》)

胡希恕说:

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的中间还应有个半表半里,按数来讲本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含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

表、里和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表证。

里指机体的极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里证。

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

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不过病情势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映,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清。以是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 ,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故无论表、里还是半表半里,均有阴阳二类不同的证,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

中医的发展原是先针灸而后汤液,以经络命名病习惯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不足怪,全书始终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大旨可见。惜大多注家执定经络名称不放,附会《内经》诸说,故终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律体系,更谈不上透视其精神实质了。其实六经即是八纲,经络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书是通过仲景书来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

——《经方医学·经方辨证施治概论》

又,三阴三阳之六经是怎么来的呢?

冯世纶教授据杨绍伊《考次汤液经序》认为,三阴三阳之六经,在商代已存。只不过《汤液经》惟有一表二里,即“所谓一表太阳是也,二里阳明、少阴是也”。汉以前只有表里、内外、深浅,没有半表半里概念。是张仲景及其弟子在论广《汤液经》后,于六经中加入了半表半里概念,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即其太阳病证为表阳证,阳明病证为里阳证,少阳病证为半表半里阳证;太阴病证为里阴证,少阴病证为表阴证,厥阴病证为半表半里阴证。六经来自八纲,病位有表、里和半表半里三者之分,并分阴阳,即“三而二之为六”——六经。这就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之来源!

受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及其弟子冯世纶教授之影响,当代治《伤寒论》之学者和医者,多步其后尘。如张再来《经方世界》、邢斌《伤寒论求真》等对六经的阐述,亦是颇有见地。感兴趣者可参看原著。
2020-11-09 09:17 18楼
赵洪钧:六经是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赵洪钧先生说:六经是什么,本来可以一言而决——它是由一阴一阳推出的哲学定理。生命现象都可分三阴三阳,六经并非人体特有。人体之构造和生理病理过程自可分六经,若分十二经便非六经。仲景只讲六经,不讲十二经。六经之经非经脉之经。

于是必须说清六经是什么。

可以通过两个定理限定三阴三阳的:

定理1(三阴三阳定理):头项、胸背、四肢、骨节,人之太阳也;胸胁、膈之外上、两耳,人之少阳也;面口、胃,人之阳明也;腹为太阴;血脉、咽喉为少阴;膈之内下、手足四末为厥阴。

定理2(三阴三阳气血多少定理):人之常数,太阳多血少气,阳明多血多气,少阳少血多气,太阴多气少血,少阴少气多血,厥阴少气少血。

笔者以为,只有这样限定人之三阴三阳,所谓六经病纲领才能有根据。

——见于《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及《伤寒论新解》。

赵氏认为,古人解六经难处有三:其一,六经与经脉之关系难明。其二,《素问·热论篇》之六经与伤寒本论六经之说法不一。其三,《伤寒论》本身对六经含义无明训。《灵》《素》既为经典,崇古者不敢违背,以经注经又十分勉强,故众说不一。

——见于《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2020-11-09 09:19 19楼
李克绍:六经之经是面,而不是经络之经的线。

凡读过《伤寒论》的人,都知道伤寒是以六经辨证的。六经就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怎样产生?又怎样为祖国医学所运用的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古人分析事物的属性,起初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后来由于只分阴阳,觉得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又把阴阳各分为三,便成了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就是说,阴阳虽然能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是不同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阴或阳总是有偏多偏少的不同,因而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又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用到中医学方面,在《内经》就有:①用以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就是。②用以代表脏腑的,如《灵枢·经脉》,以太阳代表膀胱与小肠,阳明代表胃与大肠,少阳代表胆与三焦,大阴代表脾与肺,少阴代表肾与心,厥阴代表肝与心包络。由于各脏腑的经络,有由胸走手、由手走头、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的不同,因此又把各脏腑及其经络区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这样,就由六演变为十二,由抽象的概念,演变为具体脏腑经络的名称了。

三阴三阳在中医学中不但代表了六气、脏腑和经络,到了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又用以代表疾病的类型。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胃家实”为阳明病,“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太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厥阴病。这就是历代《伤寒论》注家所说的“六经”。

《伤寒论》中划分六种病型,本来是和六气、脏腑、经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也只有以三阴、三阳命名,才最为全面、最为恰当。试看《伤寒论》中的篇名,只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而不是“辨太阳经病”、“辨阳明经病”,其原因就在这里。《伤寒论》的注家和读者们,都习惯于把三阴三阳叫作“六经”,“六经”读起来比“三阴三阳”方便,但是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经”即“经络”之经,由此把人引入歧途。例如,有的《伤寒论》注家竟说:《伤寒论》只提足经,不提手经,是由于足经长,手经短,言足经就能包括手经。刘草窗竟进一步提出了“伤寒传足不传手”的谬说。他们直把三阴三阳等同于经络,这都是从六经的“经”字引起的错误。柯韵伯在《伤寒论翼》中说:“仲景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意思是说,六经之经是面,而不是经络之经的线,这一解释倒很正确。但是张仲景只提过三阴三阳,何尝提过“六经”?正如章太炎在《猝病新论》(现改称《章太炎医论》)中所说:“仲景本未直用‘经’字,不烦改义”。

——见于《伤寒解惑论》。

金栋按:有关六经实质的争论,历经近千年而未衰。仅近50年来,围绕这一问题,就曾出现过数次较大规模的争鸣。50年代中后期的争鸣,其主要观点并未脱离前人之说;而80年代之争论,则逐渐渗入一些新学说。时至90年代,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之趋势愈显明朗,各种新观点层出不穷。然则,就其实质而言,多是前人观点的现代翻版或诠释,并未有大的理论突破(熊曼琪《伤寒学》)。果真如此吗?殊不知,《伤寒论》源于《汤液经》,与《黄帝内经》无关!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六经来自八纲,其实质是八纲,是有一定道理的!
2020-11-10 08:41 20楼
张仲景何时被奉为“医圣”?

金栋按:业中医者皆知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医圣”之称,那么其“医圣”之誉何时被奉之?

宋臣林亿等《伤寒论序》说:“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可见此时仲景尚未奉为“医圣”,只是“祖述大圣人之意”。

据相关医籍记载,金代刘完素始称仲景为“亚圣”,明代方有执则称仲景为“医门尊之以为圣”——“医圣”。原文如下: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序》说:“夫医教者,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行于万世,合于无穷,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孔安国序《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夫三坟之书者,大圣人之教也,法象天地,理和自然,本乎大道。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序》说:“医之为道,肇始于《本草经》,阐明于《素》《难》,至《伤寒论》而大备焉。《本草经》者,神农氏之书也;《素》《难》者,轩岐越人之书也;《伤寒论》仲景氏之遗书也。然《本草》之作于神农氏,世传其说而不经见,《嘉佑本草序》谓,神农尝百草而医方兴。上世未有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名医仲景、华佗诸贤,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由是始见于《经》。诚如是,仲景既已首事其间,而乃有是论之作,则其先后《素》《难》而股肱之,其功岂不远贤于神皇轩岐与越人而独盛哉!于是医门尊之以为圣,犹儒门之圣孔子而宗师焉。”

据上可知,仲景奉为“医圣”,乃金代以后之事矣!其医学(教)传承,传说始于三皇,即伏羲(画八卦、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兴医方)→黄帝(坐明堂,述医理);祖述大圣人之意→元圣,伊尹(善烹饪,撰汤液),扁鹊(方者宗,脉之始)→亚圣、医圣,张仲景(师从同郡张伯祖,论广汤液、述《伤寒杂病论》),→太医令,王叔和(私淑仲圣、撰次遗论为《伤寒论》,并著《脉经》)→医门习之,流芳后世,泽被万民→医门尊之以为圣——医圣矣!
⬅ 如何理解“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老茶馆 王叔和“撰次”《伤寒论》 厥功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