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本旨新解(原创)生理篇3

2020-07-26 05:45 楼主
三·阴阳学说

对于阴阳学说,历代医家说的很丰富了,可以参考以来医家的论述,现在只是简单的说一下伤寒论书中的阴阳观。至于张仲景所说的阴阳,可能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不一样,他的理解思路既高深莫测,又深远莫及。但是总会能理解到一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可能张仲景的理解比内经更深入,把阴阳理解的细致化,准确化,临床化,他把内经中的一些关于阴阳的词语,深入理解,脱离其思想,结合到他自己的而理解当中,形成综合性的词语条文,结合临床实际,形成了不同的学术体系。例如,对于太阳与少阳以及其他四个个词语的认识上就不同于内经。内经是结合了针灸中经络的循行路线来推算的,而张仲景的理解则是把内经中的针灸的经络与经脉络脉给予了分辨,脱离了针灸学派的经络理论,使用经脉与络脉来结合阴阳,营卫,腠理,三焦以及脏腑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辩证体系,为后人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尤其是阴阳的认识,别具一格。

1·阴阳定病

对于阴阳的认识,我们在学习内经以及结合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的认识上,可能没有张仲景理解的那么深入,但是也能形成一点共同认识。首先是太阳等六病的阴阳认识上。

太阳,太阳所主的部位的阳气是最大的,面积是最广的,它包括了人体的所有的肌表与所有的骨节,涉及到了经脉的外行支,还涉及到了经脉的内行支,以及经脉内外的营卫之气。

阳明,阳明则是所主的整个胃肠道部位是最热的,为什么叫阳明,因为这里的阳是心阳与肾阳共同作用于胃肠道的,形成了两阳合明的机理。涉及到经脉的内行支,以及经脉内外的营卫之气。

少阳,少阳则是阳气最少的,它的作用部位是络脉,是络脉外的肝气升发输运脉内的肾之阴阳,逐渐上聚于心包。由于涉及到整个络脉之气的升发,形成了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之说。其中在作用机理上,涉及到了三焦,与人体的气化有关。因为少阳不同于太阳与阳明,太阳与阳明是作用于经脉上,而少阳是作用于络脉上。所以三阳的理解是部位与阳气多少的共同结合。

相反,三阴也是这个道理,

太阴,太阴是面积最大的,其作用部位与络脉相同,作用于络脉上,借助络脉来完成脾的运化过程。使得凡是脉外的水谷精微,还是痰饮水湿均是通过脾的运化作用进入到络脉内,再由肝来输运至心肺。

少阴,少阴是阴阳精气最少的,少阴是经脉与络脉内的所有的物质,就是营。不论是营气,营血,营阴,还是骨脑之髓液,还是具有繁衍后代的精气等,均属于少阴的范围。其中还有与营有关的神明,涉及到神明的两个舍以及气化。

厥阴,厥阴则是最难理解的,它与阳明的形成是一样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共同作用的。阳明者,两阳合明,是心阳与肾阳共同作用于胃肠道的表现,而厥阴者,两阴交尽,是经脉与络脉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人体全身的,用于阴阳气血运行的脉道。也就是说凡是人体中的脉道都是属于厥阴。只有明白了脉道学说的厥阴,才能把整个伤寒论的框架结构展现出来。

厥阴体阴而用阳,厥阴虽然属于阴的范围,但是作用不仅输运阴气,但也疏散阳气。厥阴主脉分为经脉与络脉,经脉通行心阳从心包到肾中,络脉输运肾阴从肾中到心包,经脉与络脉的交接,顺接了阴阳气的正常运行。所以厥阴病出现了疾病都与脉道通畅有关,与阴阳气的交接有关。

其实在伤寒论书中,关于阴阳的使用很多,通过学习张仲景的条文,看出张仲景使用的阴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脉内阴阳气的阴阳,一个是脉的定位分阴阳。

对于阴阳气,分为阳气与阴气。因为人体中,关于阳的定位分为两个,一君一相,君阳为心阳,相阳为肾阳,不再分定其他的阳。对于阴的定位分为一上一下,上者肺阴,下者肾阴。凡是脉内的津液均属于肾阴的范围,属于少阴。

所以,在人体中的阴阳,不外乎上面的心阳肺阴,在下的肾阴肾阳。不论张仲景说什么阳气虚,阳气陷,阳气微,阳气衰的,发于阳,阴阳自和等等,均是指心阳,凡是指出的阴虚,津液不足,都是指肾阴。所以我们学习伤寒论,先把阴阳气给定好位置,才能不要被后世的胃阳,肝阳,肺阳,脾阳所混淆,只要记住不外乎一君一相,就行了。对于张仲景提出的发于阳,这里的阳也是指心阳,不是其他的阳。发于阴就是肾主的津液,都是一样的道理。通过阴阳的定病,我们要确立两个思想,阴阳病位的确定与体内阴阳气的定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07-26 05:48 2楼
2·发于阴阳

发于阳与发于阴历来都是学习《伤寒论》的难点之一。到底这里的阴阳是指什么?有的说是外邪分阴阳,有的说部位分阴阳,有的说是寒热分阴阳,有的说是表里分阴阳。有的说是体内的阴阳。但是这么多说法,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其主要的不解之处就在于这里的“发”字上。发就是是发作的意思,就是指经脉内的阴阳气发生病变,引起的不同的病机。

对于发于阳与发于阴的理解,主要还是在于对体内阴阳的认识上。确切的说,发于阳的阳就是脉内的阳气,而发于阴则是脉内的津液。

为什么会这么说,主要还是认识问题,当感受寒邪以后,郁束了肌表的腠理,导致脉内的阴阳出现问题,引起疾病的发生。这里的脉内的阴阳之所以发生问题,还取决于人体内部的阴阳的偏盛偏衰。当体内的阴阳出现偏差,加上外邪的郁束腠理,致使脉内的阴阳偏盛一方不能正常透散,而显示出了一系列的表现,这里的表现张仲景称之为发于阳或者发于阴。

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有2条文,分别是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这是张仲景原话,但是这里的理解,是要整体的来看待。我们先看外,在看内。

首先是发于阳,表现为发热恶寒,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会恶寒?恶寒是脉内的阳气不能正常的从腠理处向外透散,肌表失温而出现恶寒。那么发热呢,那就是脉内的阳气偏盛,不能正常的透散,郁束于脉内,蓄而发热。这里的发热说明人体的阳气偏盛,肌体在感受外邪后导致脉内的阳气偏盛,由脉内的阳气偏盛,所引发的一系列表现称之为发于阳。例如: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这里的麻杏石甘汤证的病机就是发汗后,伤及津液,导致脉内的阳气偏盛,迫津外出而为汗,迫液外出而为痰,充斥于肺内而为喘,由于是脉内的阳气偏盛,所以在治疗上还是通行卫气,用麻黄杏仁宣降肺卫之气,开腠理而使阳气内外透散,以恢复脉内的阴阳的平衡。至于加石膏不是为了清脉内的的阳气,而是用来清经脉上的腠理通道内的邪热。为什么?由于经脉上的腠理是对外的,也就是阳气与津液是从脉内向脉外透散的,这些腠理的通道是阳气与津液的必经之道,这些腠理通道被脉内的阳热之气灼伤而变得不通畅,虽然用麻杏来通行卫气,但是腠理不开阳气还是不能正常的透散,因此张仲景用石膏来清腠理之气分之热。腠理热清,道路通畅了,内郁之热以及津液就能很好的外出,麻杏石甘汤是这样,越婢汤也是这样的道理,只不过越婢汤是脉内的津液出不来了,充斥于经脉内引起了风水。我们这样理解只是要明白发于阳的缘故,对于条文与病机我们后面还要细说。

发于阳,使得经脉内的阳热之气逆传入里,形成的咳喘证,结胸病,黄疸病,腑实证,蓄血证,懊恼证等,都是发于阳的。

以上是针对发于阳的分析,那么发于阴是什么道理。同样的理解方式,发于阳是由于阳气偏盛,那么发于阴就是津液偏盛,由于人体的阴阳的偏盛不同,对于阴偏盛的都是阳气偏衰的或者正常的,所以发于阴是很少出现发热的,这就是张仲景为什么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恶寒者阳气不温,无热者,阳气不盛,进而说明脉内的津液是偏盛的。例如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张仲景的这两条文是指出了津液偏盛的发病机制。因此张仲景亲自指出了“心下有水气”这里的水气就是发于阴的最好见证。这里为什么会说“心下有水气”,这里就要说道经脉的内行与外行了,外行于肌表,内行于胃肠道,进一步说,感受寒邪,郁束了肌表的腠理,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以出汗,反而内行于胃肠道来分泌,分泌过多成了水气。(对于水气与津液的不同是取决于脉内与脉外的不同,脉内正常情况下为津液,津多了为水气;出于脉道为痰饮水湿)。在这里先理解其道理,对于小青龙汤的分析以后再说。

另外对于发于阴与发于阳还有两条文更是更好的见证,那就是大青龙汤的两条文。在此只是提一提,后面细说。发于阳则出现烦躁,发于阴则出现身不痛,但重的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张仲景所说的发于阴与发于阳是指阳气与津液的偏盛有关,也就是张仲景说的阴阳气。但是发于阳与发于阴有正常发病与异常发病之不同。正常发病是感受外邪后,直接表现为阴与阳的偏盛表现,而异常发病则是误治后,阳气与津液内行于里,与内里的脏腑发生病变,出现一系列表现,这就是张仲景所说的上面第二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病发于脉内的阳气偏盛,误用下法后,致使阳热之气内行于里,灼伤于胸部而成结胸证。病发于脉内的津液偏盛,误用下法后,致使津液内行于胃肠道,与阳明之热相结合,形成湿热,胶结于胃肠道,影响到脾胃的升降功能,而出现痞证。

总之要真正明白张仲景的伤寒论的本旨心法,必须要全面的来学习伤寒论的条文思想,与内难经相结合。深入理解张仲景的话语,理解张仲景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020-07-26 05:51 3楼
3·脉之阴阳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对于脉阴阳是很多学者都难以理解的词语。这里的脉阴阳不同于以往的,浮沉分阴阳,迟数分阴阳,以及尺寸分阴阳,那些都是相比较而言。而张仲景说的这些脉阴阳,是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历来已久,不能确定其定论,笔者在反复学习《伤寒论》一书时,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那就是“左右手分阴阳”。

学习《伤寒论》时,首先提到的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继而经过深入学习,得出了《伤寒论》的心法本旨一图,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阴阳的不同,通过经络之脉的正常循行交接,来体会阴阳的正常运行,从而得出张仲景所体会的阴阳是很深奥的,不是肤浅的用一句话来说明的,是让我们体会条文与条文之间的关系,所有条文综合起来的规律,从这规律中来判断区分什么是真正的阴阳。

而对于张仲景提出的脉阴阳,就是在此规律中的很好的体现。络脉的升发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肝主木,升发于东方,靠原气来推动,输运的是水土之精微(脾肾之阴),其次,肝主络脉,靠络脉来发挥作用,肝气的升发是通过收缩络脉来把脾肾之阴上疏到心肺的,所以,这个输运的过程,是从下焦上升到上焦的过程。我们体会这个道理时,也来体会我们的脉学,左手的脉的定位是从下到上分别是肾---肝--心,这和我们理解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否是一样的?和我们理解的肝的疏泄是否是一个道理?这里的左手的脉象定位是符合人体生理的,看来古代的老先生们,理解的思路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既然是符合自然规律,那么张仲景提出的脉阴阳,就是古人的理解结晶,这里的脉阴阳不明白,就不能很好的来理解《伤寒论》。既然左右手分阴阳,那么,哪个是阳,哪个是阴?既然左手是肾肝心,那么左手是主阴,为阴脉,是阴气偏盛,阳气逐渐生发的表现。右手则为阳脉,是主阳气偏盛,阴气逐渐由上焦的心肺下达到胃脾肾的。其次,左手主血,右手主气。这样的理解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或者要问了,你说的这些能解释张仲景的条文吗?回答是对的。

对于“脉阴阳俱紧”与“脉阴阳俱浮”之类是左右手都是脉浮或者脉紧,这个不容易分辨,我们来看这一条,分析出来有助于定论脉阴阳的问题。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这一句条文说出了阳脉与阴脉的不同。同样的一个脉象,却有两种治疗思路。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待后面详述。

首先是阳脉涩,阳脉是指右手的脉象,那么涩脉就是表现在右手的脉象,是什么原因?右手主气,主要是指卫气的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因为右手的脉是指经脉,是靠卫气来运行营气遍布全身的。那么,阳脉涩就是指营卫之气运行减慢,形成了涩脉。张仲景曾说“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从张仲景的话语来看,涩脉是指津液不足,血行不畅有关,当然还与卫气运行不畅有关。

既然右手的脉象是表现为涩脉,是与津液不足,营血运行不畅有关,那么阴脉弦是什么道理?阴脉是指左手的脉象,弦脉者,是肝气生发不利,阴血充斥于络脉内,超出了正常的脉道,而表现为弦脉,弦者,如同弓箭之弦紧有力。在这里阴脉弦就是指肝气的升发不力,两个脉象结合起来理解,就会体会到一个道理,就是经脉之血不能正常运行,络脉内的阴血又充盈(正常是经脉运行,络脉升发,维持正常),络脉充盈,则会克犯脾胃引起腹痛,所以张仲景紧接其后说出症状是“法当腹中急痛”。这里用法当,有两种情况,一是应该表现为腹中急痛,一是说明腹痛不是很剧烈。但是指出了这个脉象的腹痛表现。

既然这个脉象表现为腹痛,脉象的机理也弄明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张仲景在这里也没有说明,但是张仲景指出了试探性治疗的方案,所以后面紧接着说明了这一点。先与小建中汤来补益气阴,疏肝通阳,用桂枝来通心阳之血,则涩脉除,用芍药疏肝运,则弦脉解,这样津液充足了,血行正常了,则会病愈。但是如果用了小建中汤后,还是腹痛,看来不是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改变思路,就用小柴胡汤来调理气机,通过肝卫之气的升降,来促进血行。这两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两种治疗思路。既能有助于明白脉象的道理来分阴阳,还能通过气血两种治疗思路来展示张仲景的内在思维方法。

通过上面条文的分析,我们再理解张仲景的《伤寒论》时,一定要整体的来看待,不能之理解文字的表面。

至于脉阴阳俱紧的表现是为两手的脉象同时表现为脉紧,其他的都是一个道理。张仲景还在金匮要略中提到了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这里的双弦就是指左右手的脉象都是弦脉。说明了寒邪郁束经脉,经脉与络脉内的津液偏盛,所以出现双弦脉。偏弦是指哪一个手,通过对张仲景的分析可以看出,阴脉弦者肝气不升,这里的脉弦是指水饮,说明了是阳脉偏弦,也就是右手的脉象,由于经脉不能正常的透散津液,说明了腠理不开,阳不温化引起的。
2020-07-26 05:52 4楼
4·阴阳自和

对于阴阳自和是张仲景判断疾病恢复正常的依据,至于达到什么状态才是阴阳自和,张仲景没有说明,我们只能是通过有限的条文来探讨医圣的自和依据。

张仲景在太阳病篇说道:“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不论什么疾病,如果经过发汗以后,或者使用催吐疗法,或者使用泻下方法,或者通过衄血,或者使用利小便等治疗方法,使得经脉内的阴阳气,恢复到一种平衡状态,便是疾病的自和状态。那么,阴阳自和的状态是什么状态?

我们知道,经脉内运行的是营,阴阳自和的恢复也是与脉内的营有关。营是脉内总的物质,分别包含着营气,营血,营阴三种,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在这三种物质之中,阴阳气体现在其中。经脉内营血吸附着心阳,通过经脉发挥着透散温煦作用;络脉内肝血吸附着肾阳,通过络脉发挥着温煦转化作用。透散温煦是外出经脉,使得肌体不寒;温煦转化是入里络脉,完成三焦气化。这是两阳的作用机理。营气是具有濡养作用与封藏作用的精气,人体脉中的精气包括精与液,精是精华物质,液是粘稠的物质,精液是具有濡养作用的物质。属于阴,吸附着肾气,与营血之阳维持着阴阳的平衡。不论一方出现偏盛偏衰,均可出现疾病。所以,出现了疾病,经过汗吐下衄利之治疗,只要使得经脉内的营气与营血中的阴阳气,维持着对半的平衡状态,就是阴阳自和的状态。

阴阳自和的状态是一种健康无病的状态,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只有经脉内的阴阳气恢复并保持着平衡状态,人体才能恢复正常而病愈。也就是说针对表现,阴虚的补阴,阳虚的补阳,使得阴阳保持到一定的平衡关系,达到阴阳自和的无病状态。



总之,对于伤寒论书中的阴阳来说,基本上体现的就是这四种阴阳。阴阳定病是针对人体部位的面积大小来定位阴阳气的多少。发于阴阳是针对经脉内的阴阳气多少来辨别病性的。脉阴阳则是针对左右手经脉与络脉的功能来辨别病机的。阴阳自和是针对经脉内阴阳气的平衡状态来判断预后的。其中还有阴阳易的阴阳,脉象的阴阳,在此不再辨别。
2020-07-26 21:13 5楼
柴桂方应 说:
可能张仲景的理解比内经更深入,
鄙人认为张仲景的理解再深入也不可能超过黄帝内经,“论“是不可能超过”经“的,由于大道是高深的,不易看见的,很多的高层次的东西,一些书,一般人是讲不清楚的。能讲的是医术,不可能是医道。就是给咱们一百年的寿命,不吃不喝,天天修炼,学习,不知”道“,看不到,学不到东西太多了!你就简单的站站桩,打打坐,十年以后对内经,难经等经典还会有新的体会,不打妄语。老君曰:大道无形,大道无名......。医出于道,中医精华在于”内外相应,同类相从,司外揣内,取象比类“,学中医要讲 一二三,精气神,天地人,日月星.......等等,不好意思,扯远了,能写出如此文章之人,一定是下了功夫的,悟性是很高的!佩服!学习了。中医中药是有灵性的,人也如是
⬅ 呵护女性胎产的良方:《金匮》[当归散] 老茶馆 伤寒论本旨新解(原创)生理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