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亢则害,承乃制”

2018-07-22 22:59 楼主
“亢则害,承乃制”,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张介宾注曰:“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则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乖乱日甚。所以亢而过甚,则害乎所胜,而承其下者,必从而制之。”

先贤追随者认为,张介宾先生对于亢害承制的这段注解总体思路是正确的,但还不具体,也不全面。如果要深刻全面地理解亢害承制,则先要从这句话所处的语境入手。

我们先来看看“亢则害,承乃制”在《素问·六微旨大论》里是怎么出现的。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

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

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先贤追随者认为要理解“亢则害,承乃制”,第一步必须理解下面这段话,即:“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这段话说的是“地理之应六节气位”,或者说是地之六气,或者说是主气,或者说是地之阴阳的排列顺序。

所谓“显明”乃是卯位,是日升之时,因此说“显明”,同时,卯也是春分之位。这是面南取位,按照古人的习惯,面南取位,则左东右西,因此卯位其右是少阴君火之位,下面接着君火之右,当是相火,但这里却出现了一个“退行一步”?实际上也好理解,因为前一位是君火,当面“君”取位,因此说,面向君火“退行一步”便是少阳相火了。然后继续面南取位,下面“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循环一周。

上面是按照尊君火为先的顺序排的,因为地之六气为四季所化,因此如果按四季顺序的排列,便是:厥阴风木主春,从丑至卯,即从前一年的十二月之大寒日至第二年的二月春分,此为初之气;少阴君火主春末夏初,从卯至巳,即从春分至小满,此为二之气;少阳相火主夏,从巳至未,即从小满至大暑,此为三之气;太阴湿土主长夏,从未到酉,即从大暑至秋分,此为四之气;阳明燥金主秋,从酉到亥,即从秋分至小雪,此为五之气;太阳寒水主冬,从亥到丑,即从小雪至明年的大寒,为终之气。

其顺序便是,厥阴风木(初之气)——少阴君火(二之气)——少阳相火(三之气)——太阴湿土(四之气)——阳明燥金(五之气)——太阳寒水(终之气)。

好了,明白了主气的排列顺序,我们再来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这段文字的意思。

所谓“亢”是极端的意思,六气如果过了亢了,就会受到反制。

如果相火过亢,则阳明燥金受害,而阳明燥金为五之气,它的下一气,即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于是太阳寒水会反制过亢的相火,这叫“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同理,如果太阳寒水过亢,则少阳相火受害,则少阳相火之下一气为四之气太阴湿土,便会反制过亢的太阳寒水,这叫“水位之下,土气承之”;

如果太阴湿土过亢,则太阳寒水受害,则太阳寒水之下一气为初之气厥阴风木,便会反制过亢的太阴湿土,这叫“土位之下,风气承之”;

如果厥阴风木过亢,则太阴湿土受害,则太阴湿土之下一气为五之气阳明燥金,便会反制过亢的厥阴风木,这叫“风位之下,金气承之”;

如果阳明燥金过亢,则厥阴风木受害,厥阴风木之下一气火气会反制过亢的阳明燥金,这叫“金位之下,火气承之”;

如果少阴君火过亢,则阳明燥金受害,因为君火为尊,“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不主运气,因此六气之中无有所制者,能制者乃真阴,即所谓“阴精”,这叫“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所谓“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意思是说只有承制才能使万物正常生化,过亢则使万物的生化失衡,从而造成灾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伤寒论串讲5 麻黄汤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 葛根汤 汤液经 与 伤寒论 老茶馆 为什么说“五运之政,犹权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