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醫需要把脈啊?

2017-08-19 07:42 楼主
為什麼中醫需要把脈啊?有哪一位前輩可以説一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8-19 10:10 2楼
老百姓所说的把脉,或摸脉,在中医上叫做切脉,或脉诊,是四诊中的切诊之一,四诊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总称,切脉是切诊之一。这是医生为了获得客观的诊断资料,总不能全部以患者的主观口述为诊断资料吧?是为了准确诊断病情所用的手段之一。
2017-08-19 23:01 3楼
我知道了,謝謝,那把完脈醫生能知道譬如我得到腸胃炎之類的嗎?
2017-08-20 05:31 4楼
WRB 说:
我知道了,謝謝,那把完脈醫生能知道譬如我得到腸胃炎之類的嗎?
临床观察,有些懂得医学知识的患者自己就知道得了肠胃炎。更何况医者!
肠胃炎是西医病名,把脉是诊断不出来的。但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后,可以有一个中医诊断的病证名。如腹泻、呕吐或腹痛等。
目前在我国是中西医并存,有时患者更容易接受西医的诊断名称,为了满足或迎合病人的需求,现代中医有时多采用中西医两种诊查方法。
2017-08-20 05:41 5楼
中医的诊断,多是病证名,甚至是症状诊断;中医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即辨证论治。
而西医的诊断则是疾病(病名)诊断,有时某些疾病或者说是结果。
2017-08-20 08:26 6楼
自从看了吴京导演的《战狼2》之后,学到了一句话,即“那是从前”!
中医传统诊法是“四诊合参”,即“那是从前”。目前在我国是中西医并存,所以现代中医多参以西说,即“中西合参”,现代中医当五诊——“望、闻、问、切、查”。
2017-08-20 08:27 7楼
河间金栋 说:
自从看了吴京导演的《战狼2》之后,学到了一句话,即“那是从前”!
中医传统诊法是“四诊合参”,即“那是从前”。目前在我国是中西医并存,所以现代中医多参以西说,即“中西合参”,现代中医当五诊——“望、闻、问、切、查”。
可谓“中西合参,赛过神仙!”
2017-08-22 08:32 8楼
中医西医理论基础完全不同,治病原理亦不同,西医的检查仅可参考,绝不可以作为中医处方用药依据!
2017-08-24 02:25 9楼
各位前輩,晚輩還是不明白到底把脈把出了什麼啊?病症名,疾病診斷,還是症狀診斷?
2017-08-24 07:59 10楼
WRB 说:
各位前輩,晚輩還是不明白到底把脈把出了什麼啊?病症名,疾病診斷,還是症狀診斷?
如果是患者,只是知道中医看病,需要切脉就可以了。就像你到西医医院看病做检查一样,你还会问医院,医疗设备怎么用了吗?甚至去直接操作医疗设备了吗?还不是只看诊断结果就可以了吗?对看中医也一样,你只知道诊断结果就可以了。切脉就是中医的诊断手段,相当于西医的医疗检测设备,是为了获得客观的疾病资料而采用的手段之一。
如果是想从医,这个问题不是问题,中医有自己的系统,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比别人回答你了解的更为清楚。
不过,有很多不太自信的中医,喜欢把中医诊断名字略掉,换成西医的疾病名称,须知中医与西医的诊断结果,有很多无法重合就是了。看中医就要接受中医的诊断结果,如果大夫说你是太阳病,你要知道这就是中医的诊断结果,你要做到的是,不是去骂大夫,反诘说我还月亮病呢,什么东西的,摔门而去不看病就是了。
相反,自信的中医,在诊断上常常按中医的模式,写出诊断结果,诸如肝肾阴虚,上寒下热,脾阳虚,太阳病,太阴病,表郁解表,等等一类的词,而并不是给予翻译成西医的病名,像鼻炎,脑瘤,胃肠炎之类的。
脉诊也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手法之一。
2017-08-24 10:46 11楼
WRB 说:
各位前輩,晚輩還是不明白到底把脈把出了什麼啊?病症名,疾病診斷,還是症狀診斷?
摸脉到底能摸出什么病呢?我以为,诊脉的临床意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⑴辨别病症的部位 病邪在表或在里,或侵犯机体的何脏何腑。

⑵判断病症的性质 是属寒证或热证,以及痰饮、瘀血、气滞、食积等。

⑶分辨邪正的盛衰 是属虚证或属实证。凡无力脉象,多为气血不足、精亏、阳气虚弱所致的虚证;凡有力脉象,多为邪气亢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剧烈所致之实证。

⑷结合症状,脉证合参,可以推断病症的进退,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观察疗效的好坏。

在医学术语方面中西医不同。中医诊断用中医术语,如虚证、实证、寒证、热症、痰饮瘀血、气滞水湿等,摸脉只能说出这些术语。摸脉既摸不出肝炎,也摸不出肾炎,更摸不出冠心病、糖尿病、不孕症、癌症、脑出血等疾病,因为这些都是西医病名,需要通过仪器检查才能确诊。如果一摸脉就能摸出这些西医疾病,那干脆不用仪器检查了,因为你摸脉比现代化的仪器如化验、X线、B超、心电图、CT、MRI等还要准确,有些疾病用仪器检查还不能确诊,而一摸脉就能摸出来,岂不怪哉!
⬅ 扶正门 老茶馆 中医该如何入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