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三(鼻槁即萎缩性鼻炎)

2016-03-10 09:39 楼主
鼻病三(鼻槁即萎缩性鼻炎)

鼻粘膜,犹如鼻内一层内衬,其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神经末梢,血流丰富,生机活跃,又裸露于外,一旦受到外界六淫或微生物侵袭或内生贼邪的伤损,便会发生相应病变,甚或粘膜枯槁,生机凋敝,久久而成鼻槁之患。槁,枯竭,生机萎靡或损失之象也。鼻槁,即鼻内这层内衬生机衰微,退化萎缩,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常见症状为:鼻腔干燥,鼻腔变得宽大,甚者鼻粘膜骨膜或软骨组织亦变得萎缩,深入咽部,鼻内常见黄绿色脓甲,鼻息臭秽难闻,多影响精神情志。


西医对此病病因尚不清楚,也无较好的治疗办法,一般对症治疗,仅可以缓解病情而已。中医认为此属于燥证之一,内因外患均可以导致此病的发生。


就外患而言,六淫之邪均可以损伤粘膜,导致鼻粘膜生机丧失而枯槁,在《黄帝内经·热论篇》里面就有寒邪伤及阳明而导致鼻干燥的论述,经文曰:“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这段经文可以说是外邪为患导致鼻干燥的根源,而且以阳明为最常见,临床所见也是如此。


就内伤脏腑病变引起鼻槁而言,临床所见更多,一,生理上鼻处于面部正中,脉络尽皆直接或间接沟通于鼻之旁侧,其经脉众量的孙络发挥布散的真气或多或少熏蒸鼻窍,尤其是六条阳脉,均交会于鼻之两侧,其中手足太阳交会于山根睛明穴部位,手足阳明交会于鼻翼之迎香穴,手足少阳虽然会合于目外眦部,但其真气或多或少舒布于鼻,六阴脉虽不直接上交于鼻部,但是阴脉与阳脉表里互通,阴阳合化而相互交流,因而在病理上也可以影响鼻部气化。又鼻根为五根之一,处中而联系四方,其根深通脏腑,其呼吸气体可达肺部,而其息可至下焦,又循太阳脉可达脚跟部。鼻又为肺之外窍,经云:“肺和而鼻能辨五味也。”二,病理上,在《灵枢·寒热病》就有论及,经文曰:“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这段文字就是关于鼻槁病最早的记载,经文 “鼻槁腊”,历代注家认为“腊”即干燥之意,与“槁”意相同,也有一种解释认为“腊”为“极”之意,修饰“槁”的程度,因而“槁”指的是无形的脉络,“腊”指的是有形的结构,不管哪种解释,均与当今所言的萎缩性鼻炎极为类似。

在治疗上,经文说:“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这句经文可以读出许多信息,其中之一就是“三阳”,注家大多认为“三阳”是太阳之经,实际上鼻槁部位大多在鼻腔,更接近于阳明经,阳明经亦巡行鼻部,为何不取阳明之络?临床上因阳明导致的此病极为多见;其二,关于“络”,“络”是“经”旁出更小的气化结构,而“络”支出更为微细但数量更多的孙络,孙络深入到肌体各个部位,对于维持腠理及其组织的功能发挥直接的作用,太阳结于睛明,阳明结于迎香,脉气由此循行孙络广泛影响鼻粘膜的真气,因而此处的“络”应该是鼻粘膜内的众量的孙络,唯有孙络生机枯槁不能舒布真气,才可以导致组织的枯槁凋敝,这就是由“无”影响到“有”,临床所见本病发病缓慢,也是无形气化结构上的“槁”的过程,所有症状均出现在“有”形上,因而治疗上恢复枯槁之络才是索源之治;其三,外调“三阳之络”,内“以补手太阴”,手太阴主气,主宰的是一身之气,又皮毛为肺之合,鼻粘膜也是皮肤的一部分,只有太阴之气旺盛丰沛,才可以充溢孙络,滋润枯槁,加上络脉的开通舒布,以此法治疗便可,临床所见,除了补益手太阴,更可以从土气入手,养土气以陪金之源,效果更好。


治疗本病,无论外邪引起或是内贼所伤,也不管标本是否在一处,均应标本兼治,不可偏执,但应分清主次,若是外邪引发本病,等到鼻粘膜枯槁这一步,外邪大多已经消弭殆尽,在治疗鼻部局部病变时,尚需查询脏腑和与不和,经脉亢与不亢,气血通与不通,阴阳平与不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所以治鼻病不离于鼻,但也不拘于鼻;对于内贼所伤者,平复内贼才是祛除根本大法。治疗具体办法,经文说“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取三阳之络”就是恢复阳脉,调畅阳气的滋荣,《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个“精则养神”的“神”就是惠风和畅、形质和谐的内环境这种内环境的主宰就是众量的孙络及其舒布的真气,鼻槁正是丧失了这种内环境;“以补手太阴”就是补益手太阴真气,手太阴之气阴柔滋润,又肺主皮毛,周身内外之皮均为非之合,鼻粘膜也是皮肤的一部分,同气相求,经文的治疗之法兼济阴阳,标本分明,言简意深,实在是卓绝千古。同时体质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关于体质,从浅层次讲和气血盛衰、脏腑虚实、脉络逆顺,营卫和逆,气化旺衰等有关,从深层次讲,和个人的天生禀赋、出生时日、五行之人的本质、出身环境、血脉遗传等无不有深远广泛的联系。


一,外邪为患

临床上由外邪直接导致鼻槁者罕见,初起时由于外邪客居鼻腔,伤及气化,损及形质,待鼻粘膜络脉枯槁,真气失荣,形质上功能凋敝,生不活跃,死不灭绝的时候,此时鼻槁治病便已形成,不及时治疗便会越来越重,治疗上以恢复正气的同时,也需要祛除余孽。

鼻腔干燥,范围不大,病变尚属轻浅者,可以用蛋黄药油外抹(调理内部参看下面内伤为患)

蛋黄药油:当归,生地黄,苍耳子,蛇蜕皮,白芷,蛋黄,香油,梅片少许

治法:香油浸泡药材一天,然后小火加热,待药材炸为焦黄或枯黑色浮起时,过滤去渣,继续加热油料,缓慢放入熟鸡蛋黄数枚,待蛋黄炼完后,过滤去渣再放入梅片融化,放凉去火毒后使用,使用时,洗净鼻孔,用干净纱布蘸取药油塞入鼻孔,或每次数滴滴入鼻孔,内服相应汤药。


二,内伤为患

1、阳明实热,或兼宿食不消

阳明气分实热久郁,不能宣泄,循经上逆鼻部,但见面赤气粗,喜凉畏热,脉息洪大有力而长,小便赤浊,烦躁不眠,鼻腔干燥等,用白虎汤加减。

阳明腹实证,大便燥结,脉实而长,腹满,气粗,用承气汤化裁。


2、,脾胃虚寒久,内寒上燥

脾胃久寒,正气衰亏,不能输送水谷精微上达,出现内寒上燥的局面,此类情况极为普遍。但见腹满,饮食无味,大便头干后溏,面色不华,精神萎靡,四肢怠惰,鼻腔干燥,缺乏津液,此种情况,万不可以滋润润燥,必祛除内寒,温复脾胃,疏通经脉,待真气复,脾胃调,上燥不治自愈,用内养润燥汤。

内养润燥汤:红人参10克,炒白术15克,炒怀药15克,干姜10克,黑顺片10克,当归12克,麦冬18克,砂仁7克,生白芍15克,水煎服。以此方为主,临证加减变通。

按:滋润枯槁既不能离阴柔药,但也不能一味纯阴滋柔,在阴寒太甚,脉络不开,精微不布造成的燥证当中,开通布和才是根本之法,此种境况唯有坚刚温燥之品可以拔除固寒,固寒除则阴阳和,脉络通则津液宣,脉通津和则干燥自然滋润,不治燥而燥自愈,这也是治病必求其本的真谛所在,而此种境况临床甚为常见。



3,肺经实火或阴亏虚火,多兼肾阴

肺经实火,但见呼吸气粗,气息烧灼,面赤,小便热灼,舌红,脉息浮数有力,鼻干少津,桑皮石膏汤主之。

桑皮石膏汤:桑白皮12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10克,麦门冬15克,黄芩12克,细生地12克,水煎服。以此方加减。

肺阴不足,干咳,舌红少津,日暮时五心烦热,脉息细数,百合固金汤主之,兼肺肾阴亏者,亦可以六味地黄丸加减。


4,肾阳亏虚,上部干燥,多兼脾土

肾阳素虚,不生真土,真阳不能遍布滋营,真土不能敷布津液,一致于造成上燥下寒的格局,但见畏寒怕冷,面色晦暗,腰膝酸困,精神短浅,脉息微弱,鼻干少津,用肾气丸或右归丸加减,重在恢复肾气虚寒,肾气复,阳气旺,津液舒布,燥证自除。


鼻槁,发病呈进行性,发展缓慢,如果处于发展进行期尚可以治疗,阻止病势,促使恢复,效果也很好,若病久已经形成气候,脉绝形损,治疗也相当棘手,同时临床寒热虚实均有,因久病多虚多寒之故,虚证寒证更为寻常。



三、局部外治法

不管鼻槁处于何期,除了内治根本之外,也可以局部治疗,外治之法不外乎滋润,活络,蛋黄油膏

蛋黄油膏:真香油,当归,生地黄,蜈蚣,好羊油,熟蛋黄

制作方法:香油浸泡药材一天,小火煎熬,待药材焦黄时过滤,取药油乘热加入熟蛋黄熬炼,然后过滤去渣,取净油乘热加入适量炼好羊油,炼成粘稠液体,去火毒备用。熬炼时,若偏稀略微加入羊油少许,若偏硬加入香油少许。使用时用干净纱布或棉花蘸取塞入鼻孔,每日数次。

蛋黄药油与蛋黄油膏均为外治,但蛋黄药油为外滴剂,主要滋润除邪,开通腠理,促使功能回复;蛋黄油膏为外塞剂,主要深层滋润,疏通脉络,促使枯枝生春,剂型不同,治疗略有不同。



四、食疗:

鼻槁一证,有些脏腑无病,单纯局限于鼻部,有些根于脏腑脉络者,不管何种情况,均可以食疗。零余子,是山药藤所结之子也,又名山药蛋,山药子,味道甘淡,善于滋养,对鼻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长食久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3-10 12:17 2楼
请问先生:若感冒后已无其他不适,独存在很浓重的鼻音当如何?(他人听着以为此人感冒很厉害呢,苦恼啊)
2016-03-10 13:30 3楼
般若盛雪 说:
请问先生:若感冒后已无其他不适,独存在很浓重的鼻音当如何?(他人听着以为此人感冒很厉害呢,苦恼啊)
这种情况也常见,是外感邪气郁阻于局部,痰浊内凝,呼吸道狭窄,常见的是内湿较重的患者常常出现这情况,治疗应当化痰浊,补益脾胃祛除湿邪。
2016-03-10 15:36 4楼
环境变化对鼻子咽喉的影响应该很大,不知道古代关于鼻子的疾病应该不会太多
2016-03-11 15:25 5楼
真是长知识了,谢谢分享
2016-03-14 07:46 6楼
哇哇哇 太有用了 我觉得我就是脾胃虚寒久 内寒上燥 多谢老师
2016-03-16 17:52 7楼
知守堂 说:
这种情况也常见,是外感邪气郁阻于局部,痰浊内凝,呼吸道狭窄,常见的是内湿较重的患者常常出现这情况,治疗应当化痰浊,补益脾胃祛除湿邪。
化痰浊,补脾胃除湿邪 , 这个思路应该是对的,谢谢您啊!!
⬅ 胃溃疡加腹泻怎么治 老茶馆 鼻病四(鼻鼽、鼻息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