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医医案(续)

2015-08-31 22:00 楼主
坐堂医医案(续)
91、不思食
刘某,女,63岁。2015年6月13日初诊:近日曾腹泻,目前不思食,乏味,嗝气,头晕,眼雾,咯痰,腰痛,睡眠差,大便不成形,脉滑数,左尺大。
辩证:腹泻后中气受损,兼有痰湿,故乏味纳呆。症状虽多,但治法仍应以健脾化湿理气,佐祛风痰、和胃为主。
处方:防风25克 白术20克 云苓20克 法半夏20克 黄连15克 车前子20克 紫苏20克 藿香20克 陈皮10克 石菖蒲10克 蝉衣15克 僵蚕15克 枳壳20克 龙骨30克 石决明25克 夏枯草30克 神曲30克
6月16日复诊:前证好转,已思食,知饥,睡眠及精神亦好些,舌苔尚略黄腻。嘱再服原方一剂,后未再来诊。
92、心悸
陈某,女,73岁,2015年6月19日诊:平时常有心慌及腰背痠疼,或咯痰,有高血压、糖尿病且在服西药。近日又发心慌、心难或心跳,稍咯痰,大便两三日解,脉滑或结。
辩证:此为一典型的炙甘草汤证(心动悸,脉结代),属气阴两虚而夹痰,故拟炙甘草汤加味:生地60克 党参30克 麦冬45克 阿胶32克 桂枝30克 大枣55克 火麻仁30克 龙牡各30克 栝蒌仁20克 北五味子30克 杜仲30克 炙甘草60克 生姜45克
上方服一剂后,心慌等诸症皆好转。
93、手足心烧
王某,女,91岁,2015年7月7日诊: 手足心烧,头部发热,胃胀,不思食,咯痰多,眼难张,右牙龈肿痛,便秘,脉滑数。
辩证:痰热气滞,阻于经络,虽高年亦有实证。治法当下气开痰化热,拟方:
生石膏40克 枯芩20克 杏仁20克 栝蒌仁25克 前胡20克 枳实20克 法半夏15克 麦冬30克 青箱子15克 淡竹叶10克 炒莱菔子25克 胆星15克 蜂房12克 玄参20克 丝瓜络15克 服后诸证减轻。
94、耳鸣
陈某,男,49岁,2015年6月3日初诊:右耳鸣3天,兼口干略臭,舌苔黄腻。
辩证:湿热化风,上扰清空。治法宜清化阳明及少阳湿热,并祛风。
处方:蝉衣20克 枯芩20克 柴胡10克 黄连15克 生石膏30克 磁石30克 夏枯草30克 芦根30克 川木通20克 炒栀子15克 茵陈蒿30克 桑寄生30克 杜仲25克 薏仁30克 炙紫苑20克
6月6日二诊:右耳鸣,偶有心慌,舌苔较黄腻。
处方:芦根30克 柴胡10克 郁金20克 蝉衣20克 枯芩20克 胆草15克 川木通20克 磁石30克 法半夏15克 丝瓜络15克 夏枯草30克 石菖蒲10克 薄荷10克 栝蒌仁20克 薏仁30克
6月10日三诊:右耳鸣稍好,听力略恢复,舌苔稍黄腻,湿热有所化减。
处方:芦根30克 柴胡10克 郁金20克 蝉衣20克 枯芩20克 胆草15克 川木通20克 法半夏15克 石菖蒲10克 薄荷10克 栝蒌仁20克 薏仁30克 磁石30克 丝瓜络15克 桑寄生30克 夏枯草30克
6月14日四诊:右耳鸣好转,尚觉嗡,腰略痠,苔略黄腻。
处方:芦根30克 郁金20克 磁石30克 蝉衣20克 枯芩20克 杜仲30克 桑寄生30克 法半夏15克 柴胡12克 石菖蒲12克 薏仁30克 川木通15克 黄连12克 夏枯草30克 防风20克
6月18日五诊:右耳尚略鸣及嗡,舌苔略黄腻。
处方:芦根30克 柴胡根10克 郁金20克 磁石30克 蝉衣20克 枯芩20克 胆草15克 石菖蒲12克 薄荷10克 川木通20克 炙批把叶30克 薏仁30克 桑寄生30克 杜仲25克 法半夏15克
按:本例耳鸣发作时间未久,治疗及时且得当,坚持以清化湿热并祛风,共服药5剂得愈。
95、呕吐
黄某,女,85岁,2015年6月11日初诊:呕吐,嗝气,胃胀痛,或咳,面白,舌苔腻,脉滑,左尤显。
辩证:肝气犯胃而兼痰饮,胃失和降。治法:和胃疏肝降逆。
处方:党参20克 法半夏15克 广木香12克 藿香15克 陈皮10克 紫苏15克 砂仁10克 云苓20克 干姜10克 神曲25克 柴胡10克 枯芩15克 炙批把叶20克 炙甘草10克
6月13日二诊:已不呕,胃胀痛减,仍或咳,面萎黄,脉滑,左偏大。
处方:上方加炙紫苑20克、夏枯草20克
6月19日三诊:尚咳,面萎黄,肢软,脉滑,舌苔稍腻。仿前法继续健脾胃以宣肺祛痰。
处方:杏仁15克 炙紫苑25克 法半夏15克 云苓20克 陈皮10克 薏仁25克 干姜10克 泡参30克 僵蚕15克 枯芩15克 柴胡10克 砂仁10克 炙甘草10克 前胡15克 神曲20克 炙批把叶30克
96、膝肿痛
陈某,女,79岁,2015年6月2日初诊:右膝肿痛,午后下肢肿,皮肤痒,手指麻,食少,牙痛,舌红乏苔。
辩证:阴虚血热生风。治法:凉血滋阴、祛风通络。
处方:生地20克 赤芍15克 乌梢蛇20克 豨签草20克 紫丹参20克 银花40克(炒一半)忍冬藤30克 桑枝25克 怀牛膝20克 荆芥碳15克 明参30克 防风20克 炒栀子15克 细辛12克 冬瓜仁15克
6月5日二诊:膝肿痛减轻,仍肢麻略僵直,皮肤痒,舌红乏苔。
处方:生地25克 赤芍15克 乌梢蛇20克 豨签草25克 紫丹参20克 银花50克(炒一半)忍冬藤30克 桑枝25克 怀牛膝20克 荆芥碳15克 明参30克 炒栀子15克 花粉20克 香橼20克 冬瓜仁20克
97、足踝肿痛
高某,男,18岁,2015年8月6日初诊:左足踝肿痛已一周,行走跛,西医诊为痛风,开给小苏打等药。目前体较胖,重80公斤,多睡,舌尖偏红,脉略弦数。
辩证:此为风热痰湿壅阻经络之热痹症也。治法:清热活血通络并祛风痰。
处方:忍冬藤50克 川牛膝20克 丝瓜络20克 黄柏15克 紫丹参30克 地龙15克 秦艽20克 生地25克 丹皮15克 豨签草20克 威灵仙20克 川木通15克 炒栀子20克 胆星15克 炙批把叶30克
效果:服本方一剂即肿消,行走也不跛了。余嘱其再服原方一剂以巩固之。
98、足肿
徐某,女,76岁,2015年6月2日初诊:足肿,腰胀,口干,苔略黄。
辩证:年老肾虚,兼有湿热下注。治法:补肾兼清湿热以消肿。
处方:芦根20克 萆薢15克 杭菊20克 怀牛膝20克 五加皮25克 薏仁25克 紫丹参20克 杜仲20克 鸡血藤30克 冬瓜仁20克 益母草20克 忍冬藤30克 黄柏12克 黄连10克
6月5日二诊:足肿消减,仍腰胀,足转筋,左脉略沉滑。继拟前方加减,加补气健脾药。
处方:川牛膝20克 黄芪25克 白术15克 防风20克 陈皮10克 杜仲30克 木瓜20克 云苓20克 鸡血藤30克 薏仁30克益母草30克 黄连10克 豨签草25克 五加皮25克 紫丹参20克 防己15克
99、体羸廋
李儿,5岁半,2015年8月23日初诊:食纳甚少,体羸廋,背脊略外凸,腹略胀,夜睡不宁,盗汗多,脉虚,平时易感冒发烧。
辩证:伤中伤饱,气阴两虚,发育不良。治法:补气和中健胃并滋阴敛汗。
处方:麦冬20克 淮山药20克 白术12克 鸡内金12克 白芍20克 炒麦芽25克 黄芪25克 知母15克 防风15克 鸡屎藤30克 大枣30克 仙鹤草30克 泡参25克 龙骨25克 桔梗15克 枯芩15克 炙甘草10克 3剂
8月28日二诊:食纳增加,盗汗亦减,舌根苔较腻。
处方:上方去桔梗,3剂。
100、嗜睡
杨某,男,66岁,2015年8月13日初诊:嗜睡,兼颈侧淋巴结肿,眼雾难睁,舌苔稍腻。
辩证:痰浊湿热阻于经络,神明失养,故多睡而视不明。治法:化痰浊,清湿热,开窍。
处方:石菖蒲10克 黄连12克 枯芩15克 栝蒌仁15克 浙贝15克 夏枯草30克 云苓20克 柴胡10克 连翘15克 玄参15克 紫丹参20克 陈皮10克 牡蛎30克 丝瓜络12克
8月16日二诊:嗜睡减轻,今略喉痛,苔黄润。继拟前法治之。
处方:栝蒌仁20克 浙贝20克 夏枯草30克 柴胡10克 玄参20克 黄连12克 枯芩15克 石菖蒲8克 牡蛎30克 丝瓜络15克 桔梗15克 云苓20克 紫丹参20克
101、腹胀
王某,男,80岁,2015年7月14日初诊:近日去九寨沟旅游,路途劳累,饮食欠周,回家后觉腹胀,不知饥,嗝气,大便略稀,舌苔白略腻。
辩证:因旅游将平日生活规律打乱,脾胃失调,故腹胀不知饥。治法:调和胃气而消饱胀。
处方:枳壳25克 柴胡12克 黄连15克 麦冬30克 神曲30克 鸡内金20克 法半夏15克 郁金20克 云苓20克 生麦芽30克 蒲公英30克 薏仁25克 夏枯草30克 扁豆20克
患者次日来说,上方服后已知饥,腹胀已消。余嘱其再服原方一剂。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8-31 22:35 2楼
多谢老师的分享,

这方方都不小呀?
2015-09-01 07:20 3楼
多谢分享!期待更多
2015-09-01 13:01 4楼
杏林一翁 说:
多谢分享!期待更多

我的前面的90个医案,拟收入本人拙作《坐堂医笔记》(暂用名),其中大部分尚未发表。
2015-09-01 16:17 5楼
王昆文 说:
我的前面的90个医案,拟收入本人拙作《坐堂医笔记》(暂用名),其中大部分尚未发表。

很好!
2015-09-02 09:01 6楼
王昆文 说:
我的前面的90个医案,拟收入本人拙作《坐堂医笔记》(暂用名),其中大部分尚未发表。

出版了?
2015-09-02 10:24 7楼
好方好案,怪病痰本
2015-09-02 12:46 8楼
白术 说:
出版了?

书稿已交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还要最后审定,尚未签出版合同。
2015-09-03 20:43 9楼
102、发烧(一日来诊两次)
杨女,11个月大,2015年8月3日诊:
患儿父母诉:孩子昨日呕吐几次,目前食纳差,大便略稀。考虑饮食伤胃,为拟一健脾和胃方:
藿香12 法半夏8 神曲15 鸡内金10 白术12 陈皮5 云苓12 厚朴12 党参12 砂仁5 淮山15 紫苏10 炙甘草10
殊不知下午再次来诊:患儿家长诉,回家后患儿在下午二时许又腹泻并发烧,约达39度,上午的药仅服了一次,身无汗。考虑到病情有变化,于是我嘱其不再服上午开的药,而另外开了以下处方:香薷8 化石30 芦根20 生石膏30 黄连10 扁豆20(打)藿香10 薄荷8(后下)忍冬藤25 炙批把叶20 生甘草10
注:后据其家长说,患儿服上方后,又结合用温水加酒给患儿洗澡,即退了烧。由此例可知,病情有时在一日之内(甚至半日)皆可能有变化,故必须随机应变,方可无误。
2015-09-03 22:01 10楼
王昆文 说:
102、发烧(一日来诊两次)
杨女,11个月大,2015年8月3日诊:
患儿父母诉:孩子昨日呕吐几次,目


嘻嘻,咱斗胆在老师面前说说这个病,班门弄斧吧。
这样的病咱可以说是天天见到,下午又腹泻并发烧,他不是病情有变化。而是这个病初诊就有误。
孩子呕吐,食纳差,大便略稀,他不是饮食伤胃,是时邪外感所致,治疗不应“健脾和胃”,而须“解表和里”。下午又腹泻并发烧,是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当做“病情有变化”就错了。
咱也相信病情有时在一日之内(甚至半日)皆可能有变化,但这个绝对不是。
咱感觉以前咱在老师的帖子中的回复,老师很少有再回复的。还望老师多多赐教哦。
2015-09-04 16:09 11楼
李荣伟 说:
嘻嘻,咱斗胆在老师面前说说这个病,班门弄斧吧。
这样的病咱可以说是天天见到,下午又腹

有道理

病初起或已经有发热,只是家长未加注意,王老师不是面诊,情有可原
⬅ 《杏林探微------张胜兵临证心悟》连载1(目录) 老茶馆 第九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