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对药材新品种的发掘

2010-05-30 23:14 楼主
两千多年的中药,就是靠一代一代的扩展壮大起来的,通过世世代代有心人在治疗疾病用药经验基础上,不断总结而丰富,终使药品逐渐增多,疗效不断提高。孙氏从18岁而志学于医,141岁而羽化,120多年的辛勤于临床第一线,加之寻访民间知识,千方百计地搜索有效丹方验药,达到了"一事长于已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见《要方・序》)的程度。所以对他来说,这样的贡献,是毫无疑问的。

例如麦饭石的发现,在内蒙古东部,沿着努鲁儿虎山山嵴,穿过萎萎的大草原,就是一座卧佛状的山峦,表面被一层泥沙覆盖着,也有一些灰色斑斓的岩石露在外面,那岩石上还闪着点点金星,它就是号称"神秘的金丹"麦饭石。早在宋代就已广泛使用于外科病,而且还可外用,陈自明《外科精要》①中的麦饭石膏,就是一张有名的名方,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又风靡起来。但谁先发现、发掘、认识及引进到医药领域里造福于人民呢,是孙思逸。李时珍②根据苏颂的《图经本草》,肯定他说:"此方(指麦饭石),孙真人千金月令,已有之。"(见《本草纲目・麦饭石》)同时再检阅一下孙氏之前的医学文献,确实没有见过。

又如乔麦,在孙氏之前,未曾见过,在《要方・食治・谷米》中最早指出"味酸,微寒,无毒,食之难消",事实也的确如此。

羊肝补肝明目,牛肝明目,肝主明目,兔肝主目暗等学说,也是孙氏首先第一人指出,至今成为眼科一个有效的药物和药膳。

①《外科精要》3卷,宋・陈自明撰。成书于1263年。

②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又字可观,晚号濒湖山人,靳州(今湖北省靳春县西南)人。名著《本草纲目》作者。

孙氏把从《神农本草经》到《唐・新修本草》来一次综合处理,在药物数量上,把作用不大或无效可言的药品删去216种(见《翼方・目录》)。同时又把新的补充进去,新增210多种新药品种。内有三白草、水蓼、冬葵子、安息香、苎根、瓦松、郁李仁、龙葵等21味,至今还是临床上不可"一日无"的常用药。

还有来之国外或边缘地区的如底野迦、毗莱勒、河梨勒、无食子、胡椒、庵摩勒十多味。

还有在原有的药品中进一步求精取细他讲究"道地"者,如竹叶中强调淡竹叶,车前子增用车前草,地黄中指明用生地黄而给犀角地黄汤提高了疗效,在笼统的抬糖中分别出沙糖等等。其他的180余种药品,内有鸟血木、蛇舌、紫葛、甲香、狗舌、马芹子、角蒿等,有些现在已少用,有些还在使用。

孙氏在这方面的功绩有两个:其一,对药源的扩大,增多了治疗手段;其二,贡献更大的是,他一方面淘汰一批疗效不高或被时代所遗弃的品种,一方面发掘新药,在药学世界里开辟了一个"吐故纳新"的先例,使中药永远在推陈出新中永葆青春。像孙氏那样对待药物的思想,在今天更有其现实作用,且看伏龙肝、猩绦、百草霜等已宣告绝迹,我们怎样办?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孙思邈强调医必知药和自采自制的重要性 老茶馆 《千金方》中丹石方圃应用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