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21晚许家栋老师讲《金匮痉病研究》未完(云中子大力推荐此文)

2015-06-02 20:20 楼主
《金匮痉病研究》 一、 痉病定义:痉病是由于表上的津液相对或者绝对的亏损而引起的一组以项背强急、肢体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并且伴有寒热症状(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杂错或但热不寒)为主的疾病。二、 痉病病因:1、误汗<1>、过汗。《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太阳病,发汗过多,因致痉。太阳病,邪在表,发汗是常法,但是发汗过多,津液就耗散过度,这样往往是表不解的,不但表不解,还会因为津液的亏损不能濡养筋脉而导致痉病的发生。所以《伤寒论》开首第一方桂枝汤就在方后明言了发汗的法度:“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这不但是桂枝汤的发汗法度,而且是整个表病的发汗法度。桂枝汤的法度是为整部伤寒论而立,一部伤寒论的法度是为万病万证而立,万病万症。在一些伤寒论的版本中,这个“痉”,有被传抄成“痓”(zhi)的,虽然读音不一样,但是其实是痉的俗字,意思是一样的。例如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就曾援引:“张仲景金匮:脊强者,五痓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瘈瘲”。 俗字俗音在文字史中包括我们医学史中可谓屡见不鲜,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对研究经方学术很有裨益的。一是因为古代有庙讳,也就是行文中不能使用当朝皇帝及其祖上的名字,这有很多有趣的例子,不避讳是要判刑的。唐高宗时代国家出了一部法典,叫《唐律疏议》在卷十《职制篇》中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怎么个意思呢?写给皇帝的奏章、折子,犯了当朝皇帝或者其列祖列宗的名讳的,八十大板。一不留神说了这些名讳或者不重要的一些行文书札触犯了的话,五十鞭子。想追星也起这个这样的名字的话,劳教三年。大医家张元素,自幼聪明,八岁就应童子举。到了二十七岁,去应试经义进士,结果犯了庙讳,再好的文采也名落孙山。再比如隋文帝叫杨坚,所以隋后的《伤寒论》抄本就把“心下坚”、“大便坚”的坚字改成了“硬”字,可以帮助我们经方研究中的断代。大便鞭 也是这样。山药,原名薯蓣,到了唐朝,因为代宗名李预,避讳改为薯药,而北宋时又因避英宗赵曙之讳而更名山药,直接是改头换面了。或问,怎么《金匮要略》中的薯蓣丸没改呢?这是因为《金匮要略》是宋仁宗时的馆阁学士王洙(997-1057年)在景佑年间(1034年~1038年)抄录整理《金匮玉函要略方》而成的,而宋英宗是嘉祐八年(1063年)继承皇位的,早已成书,加上英宗在位大概四五年就英年早逝了,这几年时间,稳定朝纲吏治还不一定够用,顾不上文教卫生了,所以没赶得上讳这个版本,再到后来,明刻宋本,流传至今。第二个原因,是简化笔画,方便书写,或者将错就错,比如《伤寒杂病论》的“杂”,有误写为“卒”的,旋覆花的“覆”,有误写为“复”的等等。这些严格来说,都是影响精细化的学术研究的,就像《伤寒杂病论》,拆解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以伤寒外感为切入点而寓百病,《金匮》以内伤杂病为切入点而涵伤寒。就像我们讲的金匮中这些痉湿暍病,哪个不是以表病为切入点?所以《伤寒杂病论》实则让学者明表里之重要性也。“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嘛,书名其实就是“外感内伤全科疾病论”的意思。而改成“伤寒卒病论”怎么讲?论述外感和急症的?无怪乎后世诸多医家每每开篇即言“百病之急,莫过于伤寒!”,这样的话很是误导后学,把伤寒断章取义成“急病”而不是“百病”了。此皆不能深入经藏以及俗字流毒之害也。再说这个旋覆花,改成旋复花也是不妥的,旋复花《本经》:“味咸温,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藏间寒热,补中下气”,是个除水饮下滞气的捷药,旋,立即,旋即,很快的意思;覆,倾倒的意思,覆水、覆舟、覆水难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是说这个药,可以把水饮和由于留饮导致的结气很快的清除出去,是个速效除饮下气的药,像旋复代赭汤的“噫气不除”、旋覆花汤的“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前者是噫气连连,后者是顿足捶胸,都是很急苦的症状,只要符合水气互结的病机,就可以用这个“旋覆”(马上倒掉)其“饮”的药救急,比用茯苓、泽泻来的快。而改成“复”,就不通了,影响我们理解一味好药的意境。其实即使在当代,我们也是避免不了一些俗字俗音的情况的,又比如“荨麻疹”的“荨”字,本来读qian(欠)本意是这种过敏性皮肤病的形态就像荨麻刺激了人体引起的那种皮肤的红肿热痛一样,但是大多数人现在都读xun(循),结果现在字典也改成了多音字,一个是荨麻读qian,一个是荨麻疹读循xun,解释是“一种过敏性皮疹,俗称风疹疙瘩”,为了随俗,直接词义割裂了。<2>、疮家误汗。《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疮家,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也就是前代医家最常见的解释,痈肿疮毒导致的肌肤的疮口创面,并且较长时间不愈。称的上家的都是慢性的,生疮生的成名成家了都。就像我们现在社区管理都知道,谁是糖尿病,谁是高血压,那不就约等于古代的消渴家和冒家嘛。但这样随文附义解释并不是最圆满的。我们做学问一定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见贤思齐,耕心自问。第二重含义,也是最主要的含义,是创疡。也就是因为外伤导致的皮肤肌肉的创伤溃疡感染化脓结痂等病程。我们来看一下《康熙字典》中收录的“疮”的解释,《玉篇》疮,痍也。《集韵》痏也。《韵会》疡也,痍也。《釋名》疮,牫也,毀体使伤也。可见“疮”的本意就是通“创”,外伤的意思。再来看“痏”,《说文》殴伤也。斗殴导致的皮破血流曰痏。
痍,《说文》伤也。
牫ge,群角。现在叫打群架。 古代的冷兵器时代,特别是战乱年间,外伤创疡是极为常见的 ,仲圣所处汉献帝时代,更是“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战争是人类最残酷的行为了,谁能是永远的胜者?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主张这个疮家是以“创疡”为主,还有一个很有利的佐证,就是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这里面就主张外伤创疡是痉病的主因: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痉者,伤,风入伤 。得了这个痉,因为受了伤,风邪从伤口入中。这个伤,就是创疡,就是金匮说的这个疮家。再来说说为什么疮家会误汗呢? 古代的医家也不是孟浪之辈吧,人家创疡还去发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这个创疡发生了以后,身体会有什么反应呢?那是身疼痛,发热甚至壮热啊,医生一看,这是表证啊,发发汗吧,全然未顾津血之亏。所以仲圣谆谆教导: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常见的疮家都是有表,有热,有津亏,有血伤,有滞,有饮。灵枢.痈疽也说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创疡这类疮家是很重视的。远在周朝《周礼》就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并言“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 《五十二病方》记载疾病百余种,以外科病最为常见,其中治伤方17首,治痈疽方22首,治伤痉方6首
这些书都是成书于《伤寒论》之前的。
2013.3.21晚许家栋老师讲《金匮痉病研究》
一、 痉病定义:
痉病是由于表上的津液相对或者绝对的亏损而引起的一组以项背强急、肢体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并且伴有寒热症状(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杂错或但热不寒)为主的疾病。
二、 痉病病因:
1、 误汗
<1>、过汗。《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太阳病,发汗过多,因致痉。
太阳病,邪在表,发汗是常法,但是发汗过多,津液就耗散过度,这样往往是表不解的,不但表不解,还会因为津液的亏损不能濡养筋脉而导致痉病的发生。
所以《伤寒论》开首第一方桂枝汤就在方后明言了发汗的法度:“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
这不但是桂枝汤的发汗法度,而且是整个表病的发汗法度。
桂枝汤的法度是为整部伤寒论而立,一部伤寒论的法度是为万病万证而立。万病万症
在一些伤寒论的版本中,这个“痉”,有被传抄成“痓”(zhi)的,虽然读音不一样,但是其实是痉的俗字,意思是一样的
例如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就曾援引:“张仲景金匮:脊强者,五痓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瘈瘲”。
俗字俗音在文字史中包括我们医学史中可谓屡见不鲜,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对研究经方学术很有裨益的。一是因为古代有庙讳,也就是行文中不能使用当朝皇帝及其祖上的名字,这有很多有趣的例子,不避讳是要判刑的。
唐高宗时代国家出了一部法典,叫《唐律疏议》
在卷十《职制篇》中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
怎么个意思呢
写给皇帝的奏章、折子,犯了当朝皇帝或者其列祖列宗的名讳的,八十大板
一不留神说了这些名讳或者不重要的一些行文书札触犯了的话,五十鞭子
想追星也起这个这样的名字的话,劳教三年
这是真的
大医家张元素,自幼聪明,八岁就应童子举,到了二十七岁,去应试经义进士
结果犯了庙讳
再好的文采也名落孙山
再比如隋文帝叫杨坚,所以隋后的《伤寒论》抄本就把“心下坚”、“大便坚”的坚字改成了“硬”字
可以帮助我们经方研究中的断代
大便鞭 也是这样吧
山药,原名薯蓣,到了唐朝,因为代宗名李预,避讳改为薯药,而北宋时又因避英宗赵曙之讳而更名山药,直接是改头换面了
或问,怎么《金匮要略》中的薯蓣丸没改呢?
这是因为《金匮要略》是宋仁宗时的馆阁学士王洙(997-1057年)在景佑年间(1034年~1038年)抄录整理《金匮玉函要略方》而成的,而宋英宗是嘉祐八年(1063年)继承皇位的,早已成书,加上英宗在位大概四五年就英年早逝了,这几年时间,稳定朝纲吏治还不一定够用,顾不上文教卫生了,所以没赶得上讳这个版本,再到后来,明刻宋本,流传至今。
第二个原因,是简化笔画,方便书写,或者将错就错,比如《伤寒杂病论》的“杂”,有误写为“卒”的,旋覆花的“覆”,有误写为“复”的等等
这些严格来说,都是影响精细化的学术研究的,就像《伤寒杂病论》,拆解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以伤寒外感为切入点而寓百病,《金匮》以内伤杂病为切入点而涵伤寒
就像我们讲的金匮中这些痉湿暍病,哪个不是以表病为切入点?
所以《伤寒杂病论》实则让学者明表里之重要性也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嘛,书名其实就是“外感内伤全科疾病论”的意思
而改成“伤寒卒病论”怎么讲?论述外感和急症的?
无怪乎后世诸多医家每每开篇即言“百病之急,莫过于伤寒!”,这样的话很是误导后学,把伤寒断章取义成“急病”而不是“百病”了。此皆不能深入经藏以及俗字流毒之害也。
再说这个旋覆花,改成旋复花也是不妥的,旋复花《本经》:“味咸温,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藏间寒热,补中下气”,是个除水饮下滞气的捷药,旋,立即,旋即,很快的意思;覆,倾倒的意思,覆水、覆舟、覆水难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是说这个药,可以把水饮和由于留饮导致的结气很快的清除出去,是个速效除饮下气的药,像旋复代赭汤的“噫气不除”、旋覆花汤的“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前者是噫气连连,后者是顿足捶胸,都是很急苦的症状,只要符合水气互结的病机,就可以用这个“旋覆”(马上倒掉)其“饮”的药救急,比用茯苓、泽泻来的快。而改成“复”,就不通了,影响我们理解一味好药的意境。
其实即使在当代,我们也是避免不了一些俗字俗音的情况的,又比如“荨麻疹”的“荨”字,本来读qian(欠)本意是这种过敏性皮肤病的形态就像荨麻刺激了人体引起的那种皮肤的红肿热痛一样,但是大多数人现在都读xun(循),结果现在字典也改成了多音字,一个是荨麻读qian,一个是荨麻疹读循xun,解释是“一种过敏性皮疹,俗称风疹疙瘩”,为了随俗,直接词义割裂了。
<2>、疮家误汗。《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也就是前代医家最常见的解释,痈肿疮毒导致的肌肤的疮口创面,并且较长时间不愈。
称的上家的都是慢性的,生疮生的成名成家了都
就像我们现在社区管理都知道,谁是糖尿病,谁是高血压,那不就约等于古代的消渴家和冒家嘛
但这样随文附义解释并不是最圆满的
我们做学问一定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见贤思齐,耕心自问
第二重含义,也是最主要的含义,是创疡
也就是因为外伤导致的皮肤肌肉的创伤溃疡感染化脓结痂等病程
我们来看一下《康熙字典》中收录的“疮”的解释
《玉篇》疮,痍也。
《集韵》痏也。
《韵会》疡也,痍也。
《釋名》疮,牫也,毀体使伤也。
这一段训诂很有意思,大家看看,这个“疮”,是“痍”的意思,痍是什么意思呢?《说文》:伤也。
可见“疮”的本意就是通“创”,外伤的意思。
再来看“痏”,《说文》殴伤也。斗殴导致的皮破血流曰痏。
痍,《说文》伤也。
牫ge,群角。现在叫打群架。
古代的冷兵器时代,特别是战乱年间,外伤创疡是极为常见的
仲圣所处汉献帝时代,更是“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战争是人类最残酷的行为了,谁能是永远的胜者?
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主张这个疮家是以“创疡”为主,还有一个很有利的佐证
就是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这里面就主张外伤创疡是痉病的主因: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
痉者,伤,风入伤
得了这个痉,因为受了伤,风邪从伤口入中。
这个伤,就是创疡,就是金匮说的这个疮家
再来说说为什么疮家会误汗呢?
古代的医家也不是孟浪之辈吧,人家创疡还去发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这个创疡发生了以后,身体会有什么反应呢?
那是身疼痛,发热甚至壮热啊
医生一看,这是表证啊,发发汗吧
破伤风是不是从这来
全然未顾津血之亏
所以仲圣谆谆教导: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常见的疮家都是有表,有热,有津亏,有血伤,有滞,有饮
灵枢.痈疽也说
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创疡这类疮家是很重视的
远在周朝《周礼》就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并言“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
《五十二病方》记载疾病百余种,以外科病最为常见,其中治伤方17首,治痈疽方22首,治伤痉方6首
这些书都是成书于《伤寒论》之前的
太晚了,先讲这些吧
成漫谈了
大家先消化消化
还有矫正一下,
在景佑年间(1034年~1038年)抄录整理《金匮玉函要略方》而成的
上面写成1304了
1034是对的,笔误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着眼病机 老茶馆 中医养生之道 既病防变未病先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