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法”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

2008-09-27 03:19 楼主
“运脾法”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 【摘要】 从小儿脾胃的基本生理特点——“脾常不足”着手,阐述了健运脾胃在儿科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可根据病情分别使用运脾化湿、运脾和胃、温运脾阳、养胃助运、理气助运、益气助运六法。
【关键词】 运脾法;儿科;运用方法
1 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健运脾胃的重要性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就指出“小儿肠胃嫩弱”,“不胜药势”。 明代儿科医家万密斋对小儿的五脏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后,在《幼科发挥》中说:“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此却是本脏之气也。”他还在《育婴家秘》中曰:“脾不用事,其气尚弱,乳食易伤,故曰脾常不足。”说明小儿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处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阶段,“胃受谷”之功能尚未健全,“脾消谷”之力较脆弱,然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于水谷精微需求量大,担负后天重任的脾胃又相对“不足”,从而形成了生理上“供不应求”的矛盾。
此外,小儿“脾常不足”为小儿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小儿“脾气稚弱,其运不全”,运化和吸收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虽有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的一面,但也有脏腑幼娇、消化力弱、易受损伤的一面,“脾常不足”常是儿科内伤、外感诸疾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只有脾胃健运,才能保持脏腑之间的动态平衡,不致太过和不及。这对于儿科临床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运脾法的立论依据健运脾胃,可以统称其为“运脾法”,它并非一种独立的治法,而是属于八法中的“和法”范畴。有行、转、运、动之义,此法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1]。北宋医家钱乙特别重视小儿脾胃病,在《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中论及脾胃病变,提出了“脾主困”的重要学术思想,认为脾胃病的证候特点是脾气困遏,运化失职,升降失司,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常用陈皮、丁香(木香)、青皮理气运脾为主,却不取补脾益气之品。他首创异功散,只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陈皮一味,便令补而不滞,补运兼施,用于小儿更为妥帖。钱乙这一临证经验和制方创意,开创了“运脾法”之先河。现代中医儿科学专家江育仁教授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并结合临床实践,也提出“故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他在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以其为指导思想,对多种小儿脾胃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

3“运脾法”在儿科的具体运用“运脾法”是健运脾胃之统称,结合临床实际,又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分为如下六法。

3.1运脾化湿法用于湿困脾土证,症见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脘痞腹胀、口腻不渴、小便短少、大便水泻、舌苔厚腻等。本证多见于夏令时节,由外感时令之湿、内伤饮食如过食生冷瓜果或脾弱失运、湿浊内生所致,湿性黏滞,湿阻中焦则脾气困遏,运化无权,故治疗宜取芳香化湿之品以醒脾燥湿,恢复运化,而不宜选用利湿之品。苍术味微苦、气芳香而性温燥,重在醒脾燥湿,是为主药;藿香、佩兰、厚朴、白豆蔻、扁豆、半夏、车前子等皆为常用之品。若湿蕴化热者,又可适当配伍生薏苡仁、黄芩、青蒿、六一散等清化之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9-27 03:24 2楼
3.2 运脾和胃法用于乳食积滞证,症见脘腹胀满、嗳气酸馊、泛恶厌食、腹痛泄泻、大便腐臭、夹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腻。由乳食不节、食滞中脘、积而不消所致。因脾喜运而恶滞,乳食积滞,则转运失职,升降失司。治疗此证,应和胃运脾,以恢复脾升胃降之性,临证宜用运脾开胃、化食消积之法,药取苍术、山楂、鸡内金、神曲、谷芽、麦芽等。积重腹胀者,酌用莱菔子、槟榔。

3.3温运脾阳法用于脾阳不振证,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畏寒怕冷、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口泛清涎、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薄白。多因久病或素禀脾土虚寒所致。因脾喜温而恶寒,中土虚寒,阳气不振,失于蒸腾鼓动,水谷无以腐熟转输,故见上述诸症,治当温运脾阳,以驱阴寒之气。常用药:炮姜、肉豆蔻、草豆蔻、砂仁、益智仁、附子等。

3.4 养胃助运法用于胃阴不足证,症见纳呆、口干多饮、夜寐不实、大便干结、尿少色黄、手足心热、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光剥。多因患儿素体阴虚,或因热病或过食辛辣香燥之品伤阴所致。胃为阳腑,体阳而用阴,阴分不足,胃失濡润,亦不能受纳和腐熟水谷。治当养阴,但宜清补而不宜腻补,过用滋腻则足以碍脾。《类证治裁》说:“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于清补之外,又须佐以助运而不过于温燥之品,如谷芽、麦芽、山楂、香橼皮、佛手、山药之类。

3.5 理气助运法 用于气机不利证,症见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得矢气或腹泻后胀痛减轻、舌苔薄白。多由气机壅滞、运行不利所致。治当理气导滞,开郁助运,常取香味运行之品,药用陈皮、木香、槟榔、枳壳、丁香等。若患儿胃阴不足,则取药性平和之香橼皮、佛手以缓运宣通。

3.6 益气助运法用于脾虚失运证,症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毛发不泽、精神不振、乏力易汗、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常由厌食、泄泻等病久延不愈,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所致。其证属虚,当予补运兼施的益气助运法,使补而不滞,生化有源。药用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鸡内金、山楂等。

【参考文献】
[1]陈永辉.运脾法的理论与实践 [J].天津中医药,2004,21(1):17-19.

[2]郭孝月.试论调理脾胃在儿科临床的地位 [J].甘肃中医,1996,9(3):5.
⬅ 运用虫类药治疗哮喘病35例总结 老茶馆 浅论疏肝法临床运用时的兼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