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

2015-03-25 20:24 楼主
烧山火与透天凉古典文献的正本清源研究
“烧山火”和“透天凉”是寒热手法的通称。
(一)《内经》中的取热取凉手法是寒热手法的源头
《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二)“徐疾”的后世发展和对徐疾的补充
可以看出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操作技术是从《灵枢•九针十二原》上“徐疾”通过《小针解》的解释传承下来的。经元明时期的充实,成为一个体系,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发展的脉络是很清楚的。
(三)《难经•七十八难》和窦汉卿《标幽赋》的取热取凉
《难经•七十八难》中有“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泉石心制定的烧山火与透天凉的经典术式中,各有两次提插,即烧山火之“紧按”与“插针”;透天凉之“紧提”与“徐徐举针”。由此可见“推”与“动”两项单式手法是至关重要的。
元•窦汉卿用歌赋的形式高度的概括了取凉取热手法的术式:“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动退空歇”和“推内进搓”八个字,把取凉取热两种手法的用针方向,用力趋势和力度大小都交待的一清二楚。还用“动”和“推”为这两个字来领军,以合于《难经》之意。确可以从这个对句的字里行间品味出两种手法的不同操作特色。正是窦汉卿在《标幽赋》里对“动”、“推”两法的突出的摆法,才进一步使我们清楚了《难经•七十八难》中“动”、“推”两法的正真价值。
明•吴崑在其《针方六集》中转入了《标幽赋》,并进行了注解。在本句的注文中,明确的指出:“持针力入谓之推”。这“力入”二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四)泉石心《金针赋》的烧山火、透天凉是寒热手法的第一次规范
泉石心在《金针赋》的序言里,已经讲清楚,他是窦氏学派的传人,是师承倪孟仲和彭九思的,是二位先生传给了他“发明窦太师针道之书”。《金针赋》上的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寒热手法的第一次规范,是寒热手法第一个完整的术式。《金针赋》上烧山火及透天凉手法的原文是:“一曰燒山火,治頑麻冷痺,先 浅后深,用九阳光而三进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二曰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後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針,退熱之可憑。皆細細搓之,去病準繩。”
泉石心《金针赋》上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是一套取热取凉手法的经典命名和经典术式。这里也提示我们,在读古典医学文献时,一定要先度原文,只有在对原文“含英咀华”之后,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境地,才能体会到这国学中文字的妙用。杨继洲用“玄机秘要”名其书,想即此之意。
(五)明•杨继洲《针灸大成》上的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源自《金针赋》,又是对泉石心《金针赋》上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最好补充。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二十四种复式手法中有详细地描述:“燒山火,能除寒,三進一退熱湧湧,鼻吸氣一口呵五口。凡用針之時,須撚呷胛宸种,行九陽之數,其一寸者,即先溼嵘钜病H舻脷,便行哚樦,哒吣凶笈,漸漸呷胍淮缰畠,三出三入,慢提緊按,若覺針頭沉緊,其插針之時,熱氣復生,冷氣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
“透天涼,能除熱,三退一進冷冰冰,口吸氣一口,鼻出五口。凡用針時,進一寸內,行六陰之數,其五分者,即先深後溡病H舻脷,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緊提慢按,覺針頭沉緊,徐徐舉之,則涼氣自生,熱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从以上原文中,可知杨氏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与泉石心之方法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杨氏的术式,有以下四个特点。
1、杨氏分两层,泉石心分三层(天、人、地);
2、杨氏两次强调了得气;
3、取热时杨氏主张患者要配合口呵五次;
4、取凉时杨氏主张患者要配合口吸一次。
另,《针灸大成》的“进火补”和“进水泻”也是对烧山火、透天凉的补充。揆度文意,此当指在局部取凉取热,而烧山火、透天凉则是指局部取凉取热可以传至病所和遍及全身。 144027wrsvr47iovv2lw1r.gif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3-25 21:34 2楼
本帖最后由 第十三刀 于 2015-3-25 21:39 编辑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是针对刺脉的补泻。在血管上刺对其进行开闭,从而实现对血流的控制。补泻之意不过如何而己。今人不知,产生各种各样的解释。三百六十五络脉即三百六十五穴,亦称三百六十五节。也是三百六十五道开闭的闸门。如此而已。
2015-03-25 22:05 3楼
本输篇开篇即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
意在告诫用针之人,必须对人体解剖的深入了解,不然成不了大家。治病也难有奇效。
2015-04-07 09:15 4楼
第十三刀 说:
本输篇开篇即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
意在告诫用针之人,必须对人体解

同意您的观点
2015-04-07 09:17 5楼
第十三刀 说: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是针对刺脉的补泻。在血管上刺对其进行开闭,从而实现对血流的控制。补泻之意不过

高人高见
有机会再向您请教
2015-04-11 17:01 6楼
楼主很有研究,大家慢慢探讨。
2015-04-12 11:24 7楼
毛振玉针灸所 说:
楼主很有研究,大家慢慢探讨。

毛老师过奖,有机会向您请教
2015-04-12 12:31 8楼
archlong 说:
毛老师过奖,有机会向您请教

⬅ 試新酒送老友歸 老茶馆 立场是一面墙,挡住了别人,更挡住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