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派产生的地域因素,美味附子美食系列

2015-03-20 12:51 楼主
附子
任何一个学派的产生,都与医家所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有着一定的关联。例如.温病学派产生于江浙地带,显然与该地气候偏于湿热,温病高发有关。扶阳派诞生于四川亦非偶然,著名医家谢谢利恒先生早已认识到这一 点,他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指出:“吾国地大物博,跨有寒温热三带……是以水土气候、人民体质各地不同,而全国医家之用药,遂亦各适其宜,而多殊异。即 以长江流域论,四川人以附子为常食品,医家用乌附动辄数两,麻黄柴胡动辄数钱,江南人见之,未免咋舌,然在川地则绝少伤阴劫津之弊者,则以长江上游由青海 西康雪山中急流人川,寒性正盛,川人饮此寒水,故用乌附热药适得其平,解表亦非多量麻柴无能为力。
谢谢氏所谓“四川人以附子为常食品”,可以找到很多资料佐证。已故四川籍名医何绍奇先生(1945~2005)曾回忆说:“(四川)江油为附子之乡, 至今街上还设店卖附子,1包1公斤,色如冰糖,谓是上品,用以馈赠亲友。我小时候身体弱,尿床,每到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用附子炖狗肉。这时,父亲就带我 去他朋友家喝狗肉附子汤。在我印象里,附子的味道和土豆差不多,久煮之后,嚼着面面的,大概1碗4~5片,约1两左右。一次,在上海拜访姜春华先生,他问我:你们四川人拿附子当菜吃,是真的么?我说我就吃过,姜老为之咋舌。
附子汤
著名学者南怀谨先生抗战时期的一段奇遇也很有趣:“抗战时到达四川后,遇见了一位有名的中医,外号叫扶阳爷。这位扶阳爷家中常年不断地煮着一大锅附子汤,谁都可以喝上一碗。对于这一桩医案,内心常感不解。到了峨眉山。才因庙中僧人喝附子汤而有所契悟。原来峨眉山中峰大坪寺的开山祖师,当年初建山上寺 庙时,受过许多困苦,在他饥寒交迫时,常在山中采集乌头来吃,乌头也就是附子。后来山上众僧相沿成习,每年规定一日,全体僧人停食,只喝附子汤,以纪念开 山祖师的艰苦奋斗。当大家喝附子汤的这日子来临时,附子早已入锅煮一昼夜又多了。所以大家年年都喝附子汤,但也没有死过一个人。于是我才恍然大悟:经过久 煮的附子,可能毒性早已挥发殆尽,剩下的是增加热能的成分。难怪扶阳爷家的附子汤大锅,也是日夜不停地在沸腾着(《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四川人真是视附子为常食品,啖附子如芋栗。在这种饮食习俗中,难怪何绍奇先生说“善用附子者莫过于四川医生”,医家用乌附动辄数两了。扶阳派的宗师郑钦安,诸多传人吴佩衡、唐步祺、范中林、卢崇汉等均出自四川自是情理中事。另一传人祝味菊虽系浙江人,但弱冠人川,拜蜀中名医刘雨笙等3人为 师,数年学成,且在四川度过了17年光景,入境随俗,自然形成擅用附子的用药风格。1926年为避川乱迁居上海,名扬沪上,因此祝氏亦可视为川医。同样由于地域原因,与四川比邻,气候特点相似的云南、贵州两省,亦多扶阳派医家,擅用附 子,自是顺理成章。
地域因素虽是扶阳派产生的一个原因,但是绝不能成为限制扶阳派传扬全国的理由。地域虽然不同,医理却是一致。有是病用是药,地域因素绝 不可能成为限制一家学说传播的口实,这一点应该是常识。纵观医史,各个学派、各家学说,从未因为地域因素而受限制,试看无论产生于江浙地带的温病学说,还是诞生于中原的伤寒学派,至今不都是在全国通行吗?还有一个著名的事例可资证明:祝味菊先生虽系浙江人,但弱冠人川,学得扶阳派理论后,东赴上海,以擅用 附子大行其道,竟有“祝派之称。他既未因身属浙江籍而反对扶阳派,亦未因行医沪上而对使用附子有所收敛。当然,这与因地制宜的辨证精神并不相背,这一点毋 庸赘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扶阳派产生时代 老茶馆 扶阳派创始人及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