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及其治疗方法

2015-02-27 20:31 楼主
本帖最后由 lqs1944 于 2015-2-28 08:19 编辑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此病症静养或休息时病症减轻,行走一段距离后又开始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腰椎管狭窄是一种病症,腰椎椎管能否变窄,什么原因导致变窄,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为什么要探讨这个话题呢?它涉及腰椎管狭窄病因的确立,涉及到采用的治疗方 案。一年来我接触多个患腰椎管狭窄的病例,从中得知 如果不搞清腰椎椎管能否狭窄,为什么会狭窄这个课题,势必将治疗引向歧途, 影响治疗效果,由于历史的渊源,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椎管狭窄症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现代医学指出:人体各部分骨骼,在发育期结束后,骨骼的大小、粗细、长短、薄厚等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身体状况无论发生如何变化,骨骼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腰椎是骨骼当中的一部分,骨骼不会变化,椎管会发生变化吗?腰椎椎管会变窄吗?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
从现代医学认为腰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类:
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3、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4、外伤性椎管狭窄: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5、医源性椎管狭窄: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减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6、腰椎部的各种炎症:包括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椎管内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狭窄。各种畸形如老年性驼背、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均可引起椎管狭窄症。
现代医学对腰椎椎管的内容物更有明确的解释,它认为:在椎管当中通行的组织器官有:脊髓、脊髓被摸、被摸间隙、脊神经根、血管。除此以外,在椎管通行的组织器官还有黄韧带,这是一条重要的、而且影响椎管狭窄的组织器官。
人体的腰椎位于身体的中段,上连颈椎、胸椎,下连骶椎。腰椎共有5节.每一个椎体都由椎体、椎弓及从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包括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等)构成,而腰椎椎体的连接,是依靠多个韧带的连接组成而形成。在腰椎内、外附着多条韧带,分别为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侧侧方韧带、黄韧带、关节囊韧带、棘上棘棘间韧带、髂脊韧带、横突间韧带等八条韧带,这八条韧带中只有黄韧带在椎管内通过,说明黄韧带发生病变,直接影响腰椎椎管狭窄。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行走于相邻椎板之间,主要由坚韧的黄色弹力纤维构成;其上面附于上一椎板前面,向外至下关节突面构成椎间关节囊的一部分,再向外附于横突的根部,黄韧带下面附于下一椎板的上缘,并向外延伸到此椎体上关节突前上侧,并参加椎间关节囊的组成,黄韧带的外侧游离,构成椎间孔的后界。黄韧带占据椎管背侧约3/4面积,此韧带由上而下增强,以腰部韧带为最厚,约2~3mm,此韧带具有限制脊柱过屈的作用。
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黄韧带失去其正常柔软和能折起的特性,变为坚厚的纤维组织,甚至可厚达8~16mm,连续外伤是引起黄韧带肥厚的主要原因,这种过度肥厚可引起椎管狭窄症及神经根的压迫症状,通常易发生在腰4~腰5椎板之间,使马尾神经受到压迫,同时相邻的椎板亦往往增厚,腰5椎间孔因较小而神经根较粗大,如黄韧带亦过度增厚,该处的神经根极易受到压迫,黄韧带肥厚的发病率可占坐骨神经痛手术探查病例的14%。
现代医学对黄韧带的构造及其生理作用,在理论上讲述的再清楚不过了,但是,理论是理论与临床治疗相脱节,这一点正是现代医学的短处。已知椎管狭窄病因是来至黄韧带的变性,理应以治疗黄韧带为主,使黄韧带逐渐变软,恢复其生理功能,可现代医学确没有方法,没有能力治愈这种病症,只有破坏性的治疗而一刀了之,为患者只能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
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相比,有其鲜明的特性,祖国医学在临床上,对人体坚持“整体观”,治疗从五脏入手,病症是标,病因为本,辩证施治。我根据祖国医学“模糊理论”,以及我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经历,有必要重新认识腰椎椎管狭窄产生的病因和选用的方法,不能出现腰椎管狭窄症,就想到手术,还腰椎管狭窄的真实面貌,。
腰椎管狭窄的病因来至三个方面。
一、腰椎椎体错位所致。腰椎原本没有椎管,椎管是由每个活动椎体的堆积而形成的。腰椎是人体较大的关节,同时也是易损件,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包括日常起居,都离不开腰椎的支撑,稍有不慎很容易使腰部出现伤害,主要伤害是椎体错位,椎体左凸、右凸、后凸、内凸,根据损伤的性质,腰部长期疲劳过度,治疗不当,或长期受累,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腰椎又可出现膨出、增生、腰肌缺血等病症,最后导致椎管管腔变窄;
二、内脏疾病所致。“肝主筋”。人体全身各个部位的韧带、肌腱、筋膜隶属于肝。《灵枢•九针论》说,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
因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使腰椎周围韧带,尤其椎管内黄韧带变性,钙化、变粗等病变,导致椎管管腔变窄;
三、肌肉失养所致。腰椎周围有多束肌组织营养腰椎,如:竖脊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等六块肌肉。这些肌肉即为椎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又对椎体提供气血物质。当腰部内、外伤害,可使腰椎内、外多块肌肉缺血变性,压迫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丛,影响椎体供血,导致腰椎椎管狭窄。
从上述腰椎椎管狭窄三种原因上看,椎管内黄韧带变性,椎体错位乃是导致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因素。既然黄韧带影响椎管狭窄,就要明确黄韧带的生理作用。首先要知道椎管里通过的内容物有哪些,知道了这些道理,你就懂得椎管为什么变窄,懂得腰椎椎管狭窄症,为什么会出现了腰痛、臀部疼痛、腿痛、脚趾痛等病症。腰椎椎管狭窄的医理清楚了,治疗方案自然就明了了。“肝主筋”,韧带属于筋的范畴,腰椎管狭窄治疗必然以治肝为主,腰椎复位为辅的原则是在正确不过了。
当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医理清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也非常重要,法不因也不会取得好的疗效。在治疗方法上,我选择调整经络法,揉肌法,两种方法并用,坚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经络与经筋相结合。
调整肝、胆经络,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基本方法。
具体方法:采取从头部至足趾,循经点按肝、胆经络上的每个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在加快气血循环过程中,以扩充经络,活血化瘀,疏肝理筋,使之加快通往肝胆的气血循环,满足肝脏气血的需求,达到肝胆的阴阳平衡,从而作用于黄韧带的变化。
2、肝胆经络调整后,又独取膻中两侧肋骨的肋弓部位,两侧肋弓是直接通往肝脏的有效部位。我曾在治疗乳腺病时,根据乳腺病病因在肝的原理,摸索出肋弓是治肝的有效部位,这次治疗腰椎椎管狭窄,也采用了治肝的这个特效部位。
肋弓分布在心口窝(膻中穴)的两侧,斜下较宽的肋骨。肋弓有一个平面和下缘,从肋弓的上端到下端的两个面,就是平面和下缘,在两个端面上,用手指反复的揉按,通过反复的揉按调整气血,对通往肝胆经络是有利的补充。
调整经络和揉按肋弓两种方法并用,有益于通往黄韧带气血循环,代谢谢加快,不断的活化椎管内黄韧带,有利于椎管官腔的恢复。
3、错位椎体复位。一般椎体错位可分为:后凸、左凸、右凸三个方向,向体内凸起的很少。椎体错位必然导致椎管狭窄,椎体复位了,椎管内容物的循行就畅通无阻了。椎体凸起复位很简单,椎体凸起的病因没在椎体上,在椎体两侧的竖脊肌、腰肌上,因竖直肌、腰肌变硬,将椎体拉向一侧,才出现椎体错位。怎样使错位的椎体复位呢?这就像自行车车圈一样,车圈憋了,要想车圈复位,绝不能用工具扎车圈,而是采用调整车圈两侧的车条,通过为车条拿隆的方法,使车圈逐渐的复圆。调整错位的椎体,是运行自行车拿龙的方法进行的,椎体如果不按照这个方法复位,是不正确的、是徒劳的治疗。
4、益补肾气。《难经•三十六难》其云:“脏各有一耳,肾独二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大腿后侧为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取大腿后侧膀胱经上的奇穴,有益与补充肾气,有利于腰病的恢复。
奇穴的位置。取大腿后侧股骨的里侧。小转子部一穴,小转子至腘窝中线里侧一穴,腘窝外侧一穴,外踝中点至肌腱中点一穴,脚跟中点一穴。
上述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思路,来源于一位胸椎管狭窄术后后遗症的患者,在为他治疗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套有效方法,然后,把这种方法逐渐应用到临床,经多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疗效及其显著,治一例好一例,使她(他)们免除一刀之苦。
通过广泛临床再次证明:经络存在人体的方方面面,是为脏腑提供气血的主要通路,采用经络的方法好多疾病都可以得到治愈,尤其是一些难症,因此,经络调整法是治疗颈、胸、腰椎管狭窄,是最科学、最简单的好方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2-27 22:37 2楼
好帖学习了
⬅ 通过舌脉判别女性患者是否处于例假期心得 老茶馆 说说‘越婢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