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学说】可能是最早的疾病预测术

2014-02-14 11:41 楼主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气象与人体疾病预测学的创始理论,它把宇宙气化运动产生的风、热、湿、燥、寒六气与天时历法相结合,与人体脏腑经络生理相结合,与疾病的诊断治疗相结合;充分利用《周易》阴阳五行辩证方法,为中医学术理论发展创立了立论基础。为人体疾病预测术起到了首创启蒙引导作用。
1、预测疾病的方法
固定的全年五个阶段为主运,固定的六个阶段为主气。以流年干为客运,流年支为客气,以年干的阴阳五行属性定太过与不及,以年支的阴阳五行属性来衡量客运气的太过不及的量度。如:戊寅年,戊为阳火为太过,寅为少阳之火相助,干支同属火,火的力量大,叫天符,主人体生火太过之病。每年干所主之运为当年的初运,序生类推二运为土运、三运为金运、四运为水运、五运为木运。
以流年支为客气,为当年的司天之气。如子午年,子午为少阴君火,即以少阴君火为司天,相对之方卯酉为在泉,然后将下余的四气分别按序置于司天,在泉左右,为左右间气。流年客气就形成了。
取用所预测年份的流年客运,客气再与固定的主运,主气进行生克制化比较,断出太过、不及、平气之别,分析当年的天时气象,判断当年的发病概率。
现在掌握了四柱预测学和它一比较,才知道,它原本就是一个预测天时气候与疾病的启蒙之作,只有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基本原理可以借用,关于计算的格式和方法显得都比较简单粗糙和牵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论点用实际检验,显示出她根本就不完善。
我们可以用实践来检验,比如1998戊寅年,戊为太过之火。又得寅之少阳火相助,本应火热太过之年,应该大热干旱才相辅合,反而大涝雨,致使三江漫烂,再有2008戊子年,也是太过之火受子少阴火相助,为天符之年,主大热、大旱、多主热燥之病,反而千年不遇的冰雪之灾年呢……举不胜举。怪不得《医宗金鉴》讲:近世医者谓五运六气与岁不应,置而不习,不信而弃之。言某气司气属阴寒,今又炎热,某运合太过今又不及,况且地之广阔,天分南北,这方阴那方晴、北方寒南方热西北燥东南湿,如何会有相同的五运六气呢?言此乃上古之天道,非今世也!我们可以想象,古人著《内经》,岂有不知天地之别,寒热之差,东西南北非同乎,况且《内经》中全已尽述,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对五运、天气、论司天、论岁气岁运,为什么用于实践而不灵验呢?由于该学说从根本上就不完备,任何一门学问都应该是从不完善到完善,古人作书时就有待后人来弥补来发展这门学问。千百年后的四柱预测学的构成原理,以年月日甲子历法排列格式,以及五行生克的论述,平衡、和化、太过、不及等理论,与四柱预测学不同程度地相似。四柱预测学发展至今已基本完善,只不过对于人体疾病健康的预测论述还显得不够系统完整。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2-14 12:14 2楼
我看到有个帖子,讲的是台湾的一个中医吧,看病就是问生辰日,再结合现在就可以开药了,这证治疗方法是不是依据的五运六气呢
2014-02-14 12:15 3楼
少阴虽然是君火,但少阴有心和肾,是水火兼具的,所以你所说的例子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2014-02-15 09:14 4楼
五运六气乃是中医的精华,是人体内的升降出人与自然界六气的运行的对应关系,知理则达,执迷则误。其理论是说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会出现生什么病的可能,只能当做外在因素来考虑,内在的因素是情志与身体状况以及其他意外因素决定的;虽说内在气息的变化也与五运六气有关,也只是一部分;而这些可以完全由情志与修养所改变---看到这个有关五运六气的帖子,还是令人很兴奋的,原楼主能多多交流。
2014-02-15 11:52 5楼
这类学术继承发展不足,造成许多问题:如不够详细,个性化结合滞后,被打成迷信,,,,客观评价,其有指导意义,要达到临床细化更具医治针对性还须这方面的爱好者努力!
2014-02-17 10:09 6楼
难忘 说:
我看到有个帖子,讲的是台湾的一个中医吧,看病就是问生辰日,再结合现在就可以开药了,这证治疗方法是不是

这个不是五运六气,是周易预测。
2014-02-17 10:10 7楼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在她的《中医运气学》中说到:为了中医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就必须大力弘扬运气学说。
2014-02-17 10:23 8楼
自由天空 说:
五运六气乃是中医的精华,是人体内的升降出人与自然界六气的运行的对应关系,知理则达,执迷则误。其理论是

分析的很好。现代人懂得五运六气的人太少了,凤毛麟角啊。坛子里好像发五运六气的帖子的为数不多啊。
2014-02-17 11:41 9楼
以前以过的旧贴,引来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五运六气
最近的十来年间,这个问题一直紊绕我心头。一直想系统说说,也一直不断地说着。也一直没全面说清过。
说真伪?说可验不可验?说中医广博天文地理?那些说得太多了,说个是不是,验不验并无意义。
古人高?古人愚?怕是不比今人更高或更愚。
说预测?说流行病?似乎都不是我见的运气本意。
从何切入来谈?历代说是说非也好,今人科学考证也好,总未见有跳出上述的几个圈子的。
从唐代王冰、到宋代沈括、明代张景岳、清代黄元御、当代北中医我的老师任应秋、王洪图,以及时下网络纷纭,搜来搜去,见不到完全我认同的说法。哪怕有一个说法与我相同,我就可以省事从之,可以不言了。
反观内经,我同意,也可以不言。
但解经者,未尝有一家我能认同。

本来以为是个简单的问题,依经说明就可以了。试图和一些朋友沟通后,发现后来的解经的一些观点影响广泛。
这是中医学中基本的理论,可能都在不自觉地应用着。
明了这个问题后,就可以主动地应用。
五运可以从五行结合五脏落实,六气,六经六病可以一起切入临床。

大概有这个构想。
欢迎朋友们一起讨论。
可以引据文献、引用事实、引用病例、说明是猜想、或逻辑推演。
至于“我认为、我觉得、我感觉、”等个人想象的观点,我尊重,但难以认同这种态度。以有据之言,可以讨论,自由想象可以为艺术,不好认同是学术。

如同说天说地,以其理说人。
天有常有变,有德、化、令、政、灾、变、眚,识之不是拿来对应人“预测”
而是从人身上,看到如此之变,可比天之变,知阴阳多少五行往复,然后以之言治可也。

天地至广至大,不可测不可量,然犹有可测可量之法,且能验能期,就是因为掌握了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连那么广大的事都能测准,对人体内在的这点事,同样也适应。

——内经立论之据,不过如此。

这个方是什么呢?不外阴阳鼓荡。

阴阳怎么鼓荡呢?说从天地来说了。
根本的目的,必须是落在医学上的验证。
混同,则不知法则,不知实用,牵强则为拘执。

识一切常态和病态,以及病了是什么状态,以及如何应对使正。全在其中。
而非看日历预测流行病那么肤浅和简单。

经说“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天是天,人是人,借天说人,在于说道行有常。

经有九刺、有十二节刺、有三刺、有五刺,各应不同。
所同者天,“天地不言,四时行焉”.
言四时者,述应天也。 尚有法地、法人、法野、法律、法星皆应道也。
道也者,自然之谓也。
自然何见,法地应象也。

天有纪,在正天度也; 地有理,在见物候也; 气有数,纪化生之变也。
人有气,脉候知阴阳也,三而三之,九候毕矣。
以之为诊为治,庶几和平可期矣。

跳不出天人相应的虚妄臆想, 就见不到天人相应的临床之真, 就不会在病人的身上见四时之变, 就谈不到阴阳多少的四时之治。 就会误会成了按季节治病,就不敢说应手取效的把握,就不敢论十全之治。
反之,能知四时之所谓,十全,就不是高不可攀的圣境,而是临床之实际。

“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
这十二个字要高度重视。
用说天的三阴三阳,用这个名字说气的多少,以这个名来命气。
而以这个气来命处,命人身上脏腑所在的具体部位。比照天的气,借用这个名字来说病的,所以不要以为就是讲天气对人的影响。所以我反复讲五运六气最终是落实在病上,落实在人身上。

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
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

天时,有常位,有固定规律,而气却不是必然的。
黄帝早就说明了没这个必然,我们就不用费事当成是预测了。
2014-02-17 12:02 10楼
五运六气在中医诊断与治病方面,是隐而不见的学问,是人体内气血阴阳与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是四时脉像与六甲王脉等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诊断病理的基本,也是在用药治病方面必须考虑的因素。
⬅ 关于五运六气学说 老茶馆 [原创]治"痧"又一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