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辅行诀五角图所缺之字

2014-01-08 21:41 12楼
全都是自学的 说:
恩要不这样,我开个单子,你学点技术吧。

太极拳,导引,基本功,之类的,再来点内功系列。然

麻烦开单试试,岁数大了,不一定学会。
2014-01-08 23:18 13楼
喘字很好,辅行诀在此经方中也提过喘字。补肝即泻肺,青龙制白虎,补肝汤金药五味子,酸为木之体,金之用,泻肺治喘,非葶苈子专属,补木之体即泻金之用,葶苈为火中之水,补金体泻金用,五味子为木体金用,实泻金体,临床治咳喘之药,五味子用之效不小,五味与葶苈体用合用治喘更妙。故缺字为甘酸除喘的意思较贴近。
2014-01-09 22:11 14楼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4-1-9 22:13 编辑

226291 说:
脏安。
所以第一,要学八段锦。网上能搜到北体的光碟,动作类似吧。但是他那个蹲的太低了。
要运筋骨,少运血,故动作要以站立为主,双腿微曲。动作越慢越好。配合呼吸。一呼一吸1分钟左右。能更慢更好。身体中正柔和。
每个动作左右至少各3遍,369遍都可以。全套八段锦每次半个小时以上。
八段锦之前要先做10分钟热身,然后用30分钟做全身的准备活动。从眼睛脖子到脚腕。

然后接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混元桩。

以上八段锦和浑圆桩的动作标准,可以参考薛颠的《象形拳法》一书上部的要求。形意太极八卦的要求基本都差不多。如果要求图片的话,请参考孙禄堂的书,有孙禄堂本人的照片,新手站,就站孙禄堂那么高就非常标准了。

这个八段锦,要至少练3个月,要求是练到全套八段锦结束后,能感觉从脊柱前面一条圆柱似的热乎乎,从咽下至膀胱上。这个算是五脏和筋骨的气 运起来了。

同时要每天阅读《清静》《黄庭》《参同契》等书。

锻炼时,要神智清醒,意识放在下丹田。眼睛要平视略高看远处。脑袋要虚顶。这样才不会困。呼吸一定要认真控制。这样不会缺氧。
2014-01-09 23:16 15楼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4-1-9 23:17 编辑

全都是自学的 说:
似吧。但是

先用一个月矫正动作。再一个月坚持。第三个月应该就能慢慢感觉到中柱的位置了。

然后继续每天八段锦和浑圆桩。
并每天加练基本功,比如太极拳的各种猫步和转换步,主要是要站低,练腰胯和脚爪。

再练3个月。腰胯和丹田合上了。再进行下一个。

再练,就要在站桩的时候,试试腹式呼吸,在吸气的时候,意识放在肚脐眼三寸内。
反复测试。

然后在试试比如猫步或者双推掌,站低,架子端正,手臂端正,高标准1个小时后,缓起慢行,在缓起的瞬间,用类似腹式呼吸的丹田感觉来印到丹田找感觉。
这样可以简便的找到所谓的下丹田有多大,在哪里,复杂的构络是怎么样的结构。

这样就差不多过去一年了。

每天要认真读书,再把书上的内容,一条条的和每天的感觉互相印证。

所以尤其要注意每天的各种感觉,并事后认真分析。酸疼苦辣汗热冷累都算,认真体会,仔细想想为什么。

这些是初步的东东。
你先练着,然后有问题及时说出来。

这个路线呢,是由外向内的路线,先命后性的路子。比较简单易行。而且大多数人都比较适合。不太要求天赋秉性。
⬅ 旅沪医话——医案——耳鸣 老茶馆 十月热河结哮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