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润安论当归

2013-07-22 21:06 楼主
邹润安论当归
王昆文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

一. 当归能开血分所郁之阳气
当归能开血分所郁之阳气,这就是当归的主要功效或所适应的病机。按照邹润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当归治阳气踬于血分。
踬,音zhi,绊倒也。阳气绊倒在血分中,简言之,即气阻于血中,则气血必有所不和,或流通不畅,气阻于血,因而表现出多种病症。如:“阳气踬于上焦血分,则呼吸迫促,为‘咳逆上气’;阳邪踬于营卫血分,则经脉争道,‘寒热洗洗在皮肤中’;阳气踬于下焦血分,则血海不安,‘漏下,绝子’。中风,中恶,客气虚冷,皆气为血挠之所致也。”(按:挠,音nao,搅动也)
为什么《伤寒论》厥阴篇列6方中有4方用当归者,皆以治厥?如当归四逆汤治血虚寒凝致厥,乌梅丸治蛔厥,麻黄升麻汤证中有手足厥逆,等,皆是取当归能开血分所郁之阳气。
二. 当归治血分不足或血有所乖阻
当归为妇科要药,因妇女以血为主,而妇科病又常见血分不足或血有所乖阻。邹氏认为“凡药能于血分中开阳气者少”,而当归辛温,血中气药,既能养血散寒,又能和血、行血,即能开血分所郁之阳气,故用之固其所宜,在胎产诸方用之最多。(用当归者共六方)邹润安对此解释说:“胎元固血分中所钟之阳气”,怀孕后月事不行,则气滞于血者非一端,“若气因血滞为胞阻,为撹 痛,热因血郁为便难,气阻于血而生热,无非血分中无形之蓄积,是以气行血即安。”所以,仲景创制的胶艾汤、当归散,当归芍药散,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生姜羊肉汤、温经汤等,都是屡用不爽、治疗妇科常见病的有效名方。仲景可谓知当归并善用当归者矣。
三. 当归旁行散血中之风
关于治风先治血的问题,邹氏认为,并不是所有血药都可以担当此任,“盖必择辛甘发散者用之,风乃能解,则川芎、当归其物也。”但是,同为入血分可以治风的川芎与当归又有区别:“川芎治风陷于血,当归治风踬于血。欲血中之风上行而散者,宜川芎;欲血中之风旁行而散者,宜当归。”他并指出,然仲景治风不用此二药,“即至厥阴亦仅用归不用芎者”,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厥阴性本升,血分有热正虑其升为喉痹、为口伤烂赤,焉得复用川芎?”既使是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方中用当归,“亦止藉其托出血分,即继以他药推送使解”。何况风本兼湿,湿忌滑润,而当归体滑润,故多置之不用。所以,其证虽见“骨节烦疼、掣痛不能屈伸”,邪已及血分的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中皆不用当归。还有在侯氏黑散、薯蓣丸二方中,用当归也仅起一个“托出血分”的作用,故不能重用。至于贲豚汤中,虽用有当归,川芎、芍药,但其旨仍不在和血祛风,而在以其“开解血分以和肝,实乃偏裨之资”。也就是说,虽然“治风先治血”,但并不是凡在治风的方剂中都要用当归或重用当归。
四. 当归治疮疡之未成脓及症癖之未成形者
关于《本经》云当归主治“诸恶疮疡、金疮”,《别录》云主“温中、止痛”,邹氏提问道:为什么《金匮要略》治肺痈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诸疮疡之排脓散,腹满痛之附子粳米汤、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等方中,皆置当归不用?他自己回答:“夫气阻血中必有致阻之由,知其由,遂拔其本,寒其源”。以上诸方证,皆不属于“阳踬血中”,故不用当归。何况《本经》所言其主治,皆在疮疡初期,即此时“当归于阳留血分,未与血相得者,能治之,己与血相得,而成脓者,非其所司也”。当归虽能止痛,但“于阳踬血分之痛能治之,阴气结而痛者,亦非其所司也”。也就是说,“当归能治血中无形之气,不能治有形之气,故痈肿之已成脓者,症癖之已成形者,古人皆不用。”
他总结说:“盖血所不足,则气袭而居之,行其气而且裕之、润之,则血生矣;血性常流行,而乖阻即气为之也,和之,行之则气不为血碍矣。气通利而血流行,则各归其所当归之谓也”。

总之,邹润安论药,多有独到而精辟之处。他能结合《本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探寻古人用药之意与药之所以愈病,可谓“务求其精,毋失于粗,务求其真,毋惑于似”,所以往往于古人见解外,别有会心。当归治阳气踬于血分,就是他的独家见解,是从更深一层次上说的,有启我们后学思考及理解。

2013.7.22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7-25 08:00 2楼
转到相应版块,更方便众友学习
2013-08-05 17:18 3楼
好文,学习了
⬅ 经络是什么?请解释 老茶馆 吃西瓜上火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