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

2013-05-08 12:31 楼主
一灯能除千年暗

——《坛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5-08 12:32 2楼
第一节,“中医”很年轻

很多人都认为“中医很古老”。
其实,这正是“中医”混乱的一个方面。也是混乱的一个开端。
“中医”其实是很年轻的。从诞生至今,不过百十来年而已。

中医的背后,是国医。
国医的背后,是汉医。
真正古老的,是国医。是汉医。

上古没有“中医”一说。
秦、汉、唐、宋、金、元、明、清几千年,也没有“中医”一说。
一直到清末、民国,西学东渐。为了区别西方医学,才相对而言提出了“中医”的这个概念。所以说,“中医”还是很年轻的。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的一批老中医编写了系统的“中医理论教材”,这才标志着“中医学说”的正式成立。
——这,便是“中医”的前世今生。
“中医”,并不古老。
它的前世,是“国医”。明清的时候都称医学高手为“国医圣手”。
2013-05-08 12:33 3楼
第二节,“中医”的背后,是国医

有人认为:五千年上下的医学,都是“中医”。“中医”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想要的,都扒拉到怀中打上“中医”的标签。
这些都是“中医”吗?
不是的。
随便举个例子:古代有巫医,也能治病的。这也是“中医”吗?呵呵,显然不是。至少“中医老爷们”是不敢承认的。
再举个例子吧,——今天世传的“董氏奇穴”。便是典型的游离于“中医理论体系”之外的医学理论。他的穴位定点、穴位名称、行针手法、主治,乃至穴位的总数量,都和“中医理论”的“针灸学”是完全不同的。她还是所谓的“中医”?显然不是。她属于“国医”,而不是“中医”。中医针灸学,没有包含这些部分的内容的。

所以,“中医”,只是“国医”的一个新生的门类、一个流派而已,却并不能全面代表“国医”的。
为什么?
因为当年编写“中医理论教材”的老先生们的整体学术水平,不不足以达到能高度概括“国医”的能力。所以,在“中医理论教材”中,并不能全面涵盖“国医”的学术体系的。你看那中医的“官方教材”之外,活跃的是大量的、用“中医理论”无法阐释的“偏方”“秘方”;大量的“中医理论体系”以外的各种治疗方法。
所以说,所谓的“中医”,不过是官方参与整理、教育、认可的“国医”的一个分支罢了。别把“国医”都圈进“中医”的范畴中。——“中医”还没这个资格。清代以前几千年,无“中医”。清代的国医,不叫“清医”;明代的医学,不叫“明医”;没有“元医”、没有“金医”、没有“宋医”、唐代的医学更不叫“唐医”。
朝代在更迭,时代在变迁。
但医学,就应该是纯粹的学术,不应该跟政治挂钩。

所以,“中医”的背后,是几千年来的“国医”传承。“中医”,也不是“国医”的全部。
而“国医”的源头,成体系存在的,便是“汉医”了。
在两汉时期,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很多文化领域都达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至今都鲜有突破的。医学也是如此。典型的代表作,便是《素问》《九卷》《难经》《伤寒杂病论》等。
2013-05-08 12:33 4楼
第三,“中医”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需要修补

有人认为“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调和阴阳,达到致中和的高度。所以叫做中医。”
不客气的说,这只是后人依据中医的精神,结合孔子的中庸思想,人为地把“中医”的“中”字,上升到“调和阴阳”的“致中和”的高度。这是一种“理想化”的高度。
只可惜,中医的自身理论尚且残破不全、阴阳不调,你还能指望依靠这样残破的理论去达到完美的境界?不能不说是“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

前面说了,由于当年编写“中医理论教材”的老先生们的整体学术水平所限,他们编写的这些“中医理论教材”中,存在很多破洞、缺陷、和曲解,甚至有些东西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这些我们在以后的讨论中会逐一提出来讨论的,敬请关注。

任何一个看似完美的系统,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的。
“中医”的理论体系,也不例外。
你真相信就凭当年那几个人,编写出来的所谓“理论教材”的东西,当真就是“天衣无缝”的?客观公允地来看,这些所谓的“理论教材”的东西,和清太医院编写的《医宗金鉴》来比较,在学术水平上还是要差了一到两个层级的。
不是尊古薄今。实力水平在那儿摆着的。
如果你真的相信这些东西“天衣无缝”,只能说明你的“学术造诣”还是有些薄弱,还没能到看这些问题,就请不要参与作什么“学术争执”了,呵呵,敬谢谢。

中医理论,需要有人来挑错,需要有人来修补。
对,便是对。
错,便是错。
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不能因为他某某人是你的师父、师祖,就盲目服从;甚至刻意人为地掩盖这些问题。
毕竟,我们的医学体系,不是你个人的。也不是你家这个学派、师承的。
有错,就应该改正。
能够直面错误,才是真正成熟的学者。
能够发现错误和破绽,并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才是有活力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固步自封、掩耳盗铃,只能误人误己、害人害己的。

扫描“中医”的这个理论体系,需要有人去做。
修补“中医”的一些理论缺陷,更需要有人去做。

但是,遗憾的是,似乎没有人去做。成名、成家的高人们,都躺在名利的温柔乡里猫着。偶尔兴奋一下,也是为了争名逐利。

唉,没人做就没人做吧。这不关我的事儿。我的目标是汉医。中医么,呵呵,只是路边的花园罢了。繁盛也罢、荒废也罢,且由她去。我只谈汉医,偶尔兴之所至,闲扯一二罢了。
2013-05-08 12:34 5楼
中医,只是汉医天地中的一个小花园

汉医,是天高地远,是海阔天空。
中医,只是路旁的一个花园。

花园虽小,
那毕竟也是风景。
所以,您可以选择就在这里停留。淘换淘换,也一辈子够用了。

花园虽美,
毕竟太小,终究不是鲲鹏翻腾振翅之所。
所以,如果你不畏艰辛,请与同行,重回汉医,重回医道。
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精彩;有你梦寐以求的真知。

今为是说。曰——汉医经纬。

汉医,目前存世影响最大的,不外乎《内经》和《伤寒杂病论》。
我们就从《伤寒杂病论》开始,结合《内经》的相关内容,一起开始逐步走回汉医。

提到《伤寒杂病论》,大家都知道,医圣仲景在这里面谈的最多的,是“风寒”。而且,很多的杂病,都是与这个“风寒”有莫大关联的。从小到“咳嗽”、“下利”,大到我们今天都还为之头痛的各种肿瘤和癌症,这里面都有“风寒”二字的身影。这些我们以后将会逐步展开来一一详细论述。
而且,仲景将此书定名为《伤寒杂病论》,也可见仲景对“风寒”二字的重视程度了。所以,我们也将从这里开始着手,进入伤寒,进入杂病,进入汉医的灵魂。

或许有人会问了,仲景明明说的是《伤寒杂病论》,重点讨论的也是“伤寒”,并对伤寒的六经诸证详加条辨。你怎么偷换概念,说是“风寒”呢?

呵呵,仲景曰:“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而且,在伤寒论中,中风和伤寒交织贯穿了整个六经辨证之中。而且,“风、寒”二字,也正是外感“六淫”中的两个最常见、最难缠的两个基础病因。
我们一直在讲,病因有三:曰外因,曰内因,曰不内外因。千般病变,皆不离于此。但是,大家自己也回头看一下,我们日常运用的“中医理论”中,整天谈的“病因”是什么?成天的“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成天云山雾罩地大谈中医理论。真正落实到这些“三因”中的,有几个?
我们最基础的病因,其实很简单的。——无非是外感内伤“六淫”的: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加起来也不过13条而已。哪有那么多的花花草草的东西?再加上不内外因的:刀砍着、斧伤着、狗咬着、猫抓着、鸭子踢着……,你数的着“肝肾阴虚”之流的“病因”出来吗?
所以仲景说:
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
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一作“多”)尽。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今天流行的所谓“病因”呢?
抛却成见,你再看看“脾肾阳虚”之流,究竟是“病因”?还是“症状”?
首先,毫无疑问,它是一种“症状”。
其次,它才是导致某些病症的“病因”。
注意了,仔细看看,它在这里是“原始病因”还是“次生病因”?你由于“脾肾阳虚”导致了某些症状的出现,则“脾肾阳虚”是导致这些症状的“病因”了。但是,又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脾肾阳虚”的呢?它的病因又在哪儿?
如果我们治病不找这种“源头的病因”下手,那么我们的疗效,也就只能像拦在黄河中游治沙一样,通其量也只能是尽力延缓罢了。

还是就这个“脾肾阳虚”来谈。导致这个“脾肾阳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最常见的,有“风、寒、湿”。看看,我们的病因推到源头,自然就还是回到“六淫”上去了。很多疾病的病因,你真正把它往源头上去找,都有外感、内伤的痕迹的。

所以,要想提高水平,提高疗效,我们还得从这些源头上下工夫。下死工夫!
“功夫”,这两个字我很喜欢。因为它的意思很精道。我在《医道指归》中谈过,这里就不罗嗦了。

很多人,喜欢追求花花绿绿的东西,满世界找一些奇方、验方,希望能通过捡别人的方子,让自己能走一条捷径。这种人很多,呵呵,我也曾是其中一员的。
呵呵。这种方法有用么?
有用。
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的范围内,你是可以走的轻松一些、快捷一些。
但是,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
这种不接地气的捷径,也注定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再难以寸进的。而且,这种困局,很难突破。
所以,你如果想追求医道极致,那就潜下心去,把这些基础中的基础打扎实吧。你能建起来几层楼,则完全取决于你这个基础的扎实程度,能承受几层楼了。基础越是扎实,你的建树才能越高。就越能知其“所以然”。
当然,如果你只想作一个“医匠”,那么抄抄验方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知其然”就行了。所以,也就不必看我的这些“碎碎念”了。在这里,你可能找不到多少你想要的东西的。呵呵。

好吧,为了更好的讨论“伤寒”,所以咱需要先做好一点功课,——从头再重行认识一下“风”和“寒”。不要小看了这两个字哦,现代中医理论中,对这两个字的阐释,存在大量的偏差和缺失的,根本都没有触及到它们的神髓的。而这两个字,偏偏就是“汉医病因”中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所以,这两个字理解失误了,中医才变得如此“梦幻”。呵呵,不信?你自己往下看,自己去比较、去思考。
2013-05-08 12:34 6楼
说“風”

问曰:为何要说“风”?
经曰:风为百病之长。
六淫之中,风排第一。
可见,“风”这玩意,是很值得好好研究一二的。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风,就是空气的流动”。这个,我就不举例了,相信你已经看的不少了。
呵呵,别管是谁这么告诉你,别管他的头衔是“专家”还是“教授”,有多么权威,只要这么说,就可以肯定他没有真正去思考、去研究这个“风”字。顺口开河,只是想当然耳。所以,这样的见解,不听也罢。
为什么?
很简单啊。
第一,“空气的流动”,只有在近代才为人所知。而我们内经、伤寒的那个年代,还是没有“空气”一说的。你拿一个现代人的认知,去解释几千年前古人的认知,嘿嘿,恐怕是驴唇不对马嘴的。
第二,在“六淫”中,其他几种“气”,都是单一的。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除了那些及其微量的气体之外,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那么,你说这个风邪致病,究竟是因为其中的“氧气”呢?还是“二氧化碳”?还是这个大杂烩的集体力量呢?
呵呵,其实都不是。
古人所说的“风”,和我们今天所说的“风”,不是一个概念的。别看都是这个“风”字,就混为一谈了。
为了从字形上加以区分,我还是把古代的这个风,用繁体字“風”来标示吧。免得后面行文的时候大家看着两个字打架。

嗯,好吧,那么什么才是“風”呢?
2013-05-08 12:35 7楼
问曰:何为風?
师曰:《眞意•有無》曰:陽薄於陰,气動爲風。

这是什么意思呢?
“風”,是一种“気”,一种天地间充斥的本源之气。这种本源之气,在四时中,应四正四隅而各有生发。
说白了,在天地之间,充斥着一种非常精微的本源之气,就像大海的海水一样满盈。这种天地之间的本源之气也会象海水一样涨潮、落潮的。
每到春天春分的时候,这种本源之气就会从东方开始升发,然后向其他方向扩散。而这种扩散的过程和表现,就是古人所说的“風”。

所以说,“風”,是天地间本源之“気”的升发和流动。为什么用这个“気”字呢?还是要区别大家常常混淆的空气的“气”。所以,用这个“気”来表述天地之间精微之气的升降。不是指空气哦。

而随着四时之中,天地之气的应时升发、扩散,这个“風”字又主宰了天地间万物的生、长、收、藏。

春分,天地之气从东方开始升发,所以風从东方来。这种風,活泼而温润,生机旺盛、生气勃发,所以主万物之生发。
夏至,天地之气从南方开始升发,所以風从南方来。这种風,热烈而健旺,活力无限,主万物之长养。
秋分,天地之气从西方开始升发,所以風从西方来。这种風,肃杀而燥劣,主万物之收摄。
冬至,天地之气从北方开始升发,所以風从北方来,这种風,冷酷而严厉,主万物之潜藏。

这种对应不同时节而生发的“風”,也就是“时气”了。所谓的“时气”,就是当其时而有其气也。大到四时,小到每个节气,都应该当其时而有其气。这种应时而来的“气”,其气醇正而冲和。
打一个比喻:
当其时而生的“时气”,就像在水池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扩散之前,这就是“时气”。
当红墨水开始向四周扩散开去,这个浸染过程形成的表现,就是所谓的“風”了。

明白没?
经典中的“風”,指的是“时气”在天地间的流行、扩散。而不是空气的流动。
就像上面的比喻:
红墨水扩散,并不一定能使水池中的水形成“水流”。浸染的扩散是自行完成的。
而当水池中的水开始流动的时候,是会促进墨水的扩散的。
而当大量红墨水冲击的时候,也会在水池中造成池中水的流动。

这就是“風”,空气、“风”之间的关系。
和“红墨水”,池水、水流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有相互作用,但不是同一回事儿。

********************************************
好了,终于把“風”的感念阐述清楚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听明白?咱继续往下说了哦。
当春分时,“風”从东方来。这是应春时、应东方来的“时气”。
这种“时气”,准时而来,来的也不多不少,这就是所谓的“当至而至”。这种“当至而至”的“时气”就叫做“正气”,也叫“正风”。
2013-05-08 12:36 8楼
问曰:何谓正風?何谓正邪?
师曰: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正風。正气者,正風也,从一方来,非实風,又非虚風也。主生,长养万物。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问曰:何谓虛邪?
师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正風。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所以,“虚風”是一种特指。是指当其时,而反从其相对之处而来的“風”。例如,春分,应时之风当是从东方而来,这才是正常的。现在“風”却反而从西方而来,这就是“虚風”了。“正風”主生,“虚風”主杀。

在这里,我们先解决一下《内经》经文中这里论述中的这两条经文有相互抵触的地方,原文如下:
1、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2、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在这里,经文的第一条说“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而上面的问答中,我们已经把“实風”改为“正風”。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呢?
第一、按照上一条的定义:“实風”是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主生,长养万物。那么,“实風”就是当其时的天地之间的“正气”。但是,
第二、按照第二条的定义:“正气”是“正風”,虽然“从一方来”却又不是“实風”不是“虚風”。我们先不管“虚風”。若这个“正風”不是“实風”,那么它要么不是从“应其时”而来的,要么不是“应其地”而来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正風”还真不是当其时而该来的“正气”,而是“邪气”。所以,它也就不应该称为“正气”。
第三、在看看第二条随后的论述“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这就是问题了。如果“正风”是“邪气”,那么其致病就不会是这样轻浅的表现了,这也与客观感受“邪气”所表现出来的事实症状是不符的。大家都知道,临床触冒“邪气”而发的外感病,一般都是比经文中的这种描述重的多了。
所以,综上所述,这两条经文应该是:
1、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正气(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2、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这样,就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了。
所以,个人认为,第一条的“实風”二字,当是王冰等在传抄中的笔误。应当是“正風”为妥。而真正的“实風”,是比“正风”更足的一种太过的表现。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先不要急于批判,等大家联系上下文,真正看完了、理解了这篇“風”,相信大家就能真的明白的。


有些熟悉内经的人或许会问了:“经曰: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正风,主生,长养万物。”这个很好理解的。但是经中还说了:“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难道,主长养的“正气”也会致病吗?这是什么原因呢?
呵呵,其实这个很简单的。
在平人、应时、正气,不为害、不为病。
而羸者,脏气虚,故在平人为不多不少不偏不倚的“正气”,在羸者则有偏过矣,故亦可为病。但其病也轻,其人真气来复时,病可自去的,不足为害矣。
2013-05-08 12:36 9楼
问曰:何谓实風?
师曰:在经中。

呵呵,所谓的“实風”,经中并未明言。但是把下面几节经文结合起来看,就不难明白什么是“实風”了。
1、正气者,正風也,从一方来,非实風,又非虚風也。
2、问曰∶何谓“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问曰:如此奈何?
师曰:但气候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经文1出自内经,上面有引用。
经文2出自仲景。
结合这两条经文,我们就不难看出,原来所谓的“实風”,就是“当至而太过”、或“不当至而至”的“时气”。来早了,或者来多了,来的太足了。太足了,就叫做“实風”。

太足了也不是好事啊,过犹不及嘛。太足了,反而也会致病的。电压太过了,就会损坏用电器;大河里水太多了,就会泛滥。所以,这种“时气”太足了,也一样会发病的。但是, 在经典中系统论述这种“实風”致病的很少。那么,我们来举个例子,看看“实風”会有那些表现:
若上一年的冬天,寒水太过。至春分的时候,寒气依然不减,天气当温却不温。
这里就有两个表现了。
第一,是寒水太过,以至于到春分时令,还是寒气肆掠。这就是“当去而不去”,是“太过”。
第二,同时,时令已至春分,但天气当温反而依然寒冷,这就是“当至而不至”,是“不及”。
这样,寒水之气太过,厥阴风木升发不及,就会外有束寒,内有郁热。所以,这样的时候是很容易爆发“温病”的。你看看春温的发病,基本都是这种情况的。其实,这也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当这种“时气”,来的迟了,或者来的少了。这就是“当至而不至”、“至而不及”。这就是“时气”来的太少了。太少了会不会致病?会的。
这种“至、不至”的问题,我们只是为了说“風”才初略地谈了一下,真正细分下来,里面很有很多东西的。以后在讨论《阴阳大论》的时候,会详细加以阐述。
2013-05-08 12:37 10楼
问曰:何为風邪?
师曰:凡不正之風气,皆是風邪。

好了,这里提到的“正風”“实風”“虚風”,都是几个很典型的例子。
那么,如果春分时节“風”从南方来?从北方来?从西北来,从西南来?等等情况,那又如何呢?
象这种不应时、不应方位而来的“風”,则统称“邪風”。“邪風”发病,各有不同。

上面,我们讨论了四方应四时的四种“風”。这在方位上是“四正”。另外还有“四隅”,就是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角来的風,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八风”了。
而这里,才只谈论了“風邪”之中“虚風”部分的内容。下面我们继续讨论“風邪”的其他部分——八風。
2013-05-08 12:37 11楼
问曰:何谓四时八風?
师曰:《經》曰:四時有風焉,名曰八節八風。八風發邪,以爲經風,觸?五臟,加而爲邪氣,邪氣内薄,是以發病。

问曰:八風发病奈何?
师曰:風從東方,其傷人外侵筋而內淩肝膽,故曰嬰風。婴風入肝,筋縮弗用,肌緃不收,濕淫形。
風從東南,其傷人外在肌而內侵胃,故曰弱風。弱風入膽,背控頸項急,股外寒,多夣而惊。
風從南方,其傷人外在脈而內舍心,故曰大弱風。大弱風入心,脈殭,諸熱,頭腦弗清,陽濁血鬱。
風從西南,其傷人外在肉而內舍脾,故曰謀風。謀風入胃,肌肉耎弗用,氣濁體重,弱。
風從西方,其傷人外浸皮而內瘀肺,故曰剛風。剛風入脾肺,皮膚干燥,消以渴。
風從西北,其傷人外在手太陽脈,而內傷小腸,故曰折風。折風入小膓,脈絕溢,閉結弗通,善暴死。
風從北方,其傷人外在胃而內傷腎,故曰大剛風。大剛風入腎,背膂肩筋傷,寒爲清滯。
風從東北,其傷人外腋脇而內大腸,故曰兇風。凶風入太陽,亦脇,肢節骨痛。

顺便说一下,《内经》中的“八風”,是指来自四正四隅的风气。和佛教中的“八风”不是一个概念。佛教中的“八风”,更多的是指各种负面情绪对心境的影响。不要混为一谈就行了,这里不做讨论。
这里讨论的是“四时八风”,我们前面说过,四时应四正四隅而生发的时气,就是四时的正气,是正風。正風主长养,故不致病。此处讨论的“八风发邪”,是四时不正之气,是“邪風”,邪風则致病病。这是论述“風邪”中“八風”各自所伤、所病的情况。当然,“風邪”致病,显然远远不止“八風”发病这些内容。更多的我们在后面继续详细讨论。

从时令上说,有春夏秋冬四时的風。此外如果再细分下去,每个时令又都分为六个“节气”,而每个“节气”所对应的風,也是不尽相同的。但凡发不应时的風,都是“邪風”的。所以,風邪,为患最多。同时又是很多其他疾病的基础疾病。所以,经曰“風为百病之长”、“風为百病之始”。

好了,啰嗦了许多,借助经典,系统地把“風”这个概念阐释了一些。全部阐述完了么?没有。还有很多“風”的内容,大家在以后的读经中,自己慢慢体会。这里提纲擎领地拿一些重点,来论述以往学界对“風”的误解、曲解、和疏漏。
⬅ 经方应用三十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老茶馆 蛋黄油制作具体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