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全国中医学子一点真知识

2013-04-10 10:42 楼主
贵州民间中医卢国华
无论你在自学,跟师学,学校的学生等,你在学习中必须明白中医的事理,什么是中医?这一答案在中医书里有,但是并没有明确告诉你,是潜伏的。因此你在自学中不一定明白,或者你师父也不一定知道,估计你老师不一定懂得起。
什么是中医?中医是气性医学和质性医学两部分结合的医学,而西医学仅仅是中医学中的质性医学部分单独的发展,也就是说西医学没有气性医学部分参与结合,所以适合引用现代相关科技助其发展。而中医学则不同了,单独气性医学部分怎么利用现代科技助其发展是个问题,更谈不上和质性医学结合后的利用了!
在中医学里引用了两种指导思想,是阴阳学和行学。阴阳学里的四像部分和行学里的五行部分的引用,在原始质性医学的基础上指导建立起了中医学基础理论,也看出中医学的形成是从原始质性部分开始的,但并不是名符其实的中医学,意义上的中医学是后来形成气质不分家的。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里,无论生理,病因,病理,诊断,药物治疗等等部分,都贯穿了气质结合。先有了这种认识后,无论你是自学,跟师学,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这条认识准则,学而不乱,才有可能在今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对中医做出贡献。若是你弄不明白,无论你读什么经,就是全部读完了,到头来无非是照本宣科吧了,跟着前人画圈,永远也吻合不了,仍是一头的雾水。
学习中医并不仅是糊里糊涂治好病,治病文盲也能学治,全民都能学都能治,因为中医是身边事,与食同行,没有什么了不起,哪个百姓不知中药辛辣起热,苦能败火?但是要弄明白有所发展就并非易事了!藏医,蒙医,苗医等等民族医都能治好病,但是为什么又不叫中医呢?所以,剖析中医结构实质事关重大,因为关联到传承发展问题。中医几千年为什么发展缓慢?主要还是未对中医本身去认识研究! 高血压,眼底出血.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4-10 10:44 2楼
2013-04-10 11:59 3楼
谢谢老师分享!有点高深哦!
好像弄明白了一些里面的道理,似乎就可以用一个方子治类病。用的药也不多。而且效果也不赖。
我是看了一点栾加芹博士的书!她就是提倡易医结合。
2013-04-10 13:28 4楼
你应该还是弄明白了点什么东西的!但是概括性不够,也许是认识的问题,也许是总结能力的问题。中医没必要搞得那么神乎其神,单独搞个气性和质性,其实就是阴阳的问题。阴阳的问题,经书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推之可百、可千。。不过,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就看最后的那层窗户纸你能捅破不?不要小看了那层窗户纸,虽然模糊可见,但如果不捅破,也许永远朦朦胧胧。。加油吧!
2013-04-10 13:32 5楼
养生达人 说:
谢谢老师分享!有点高深哦!
好像弄明白了一些里面的道理,似乎就可以用一个方子治类病。用的药也不多。而

把易经跟中医结合的,都是走火入魔的人士,相当于练气功出了偏。当然有部分人士只是利用易经作为表演的道具。
2013-04-10 13:46 6楼
杏园·麻份雨 说:
把易经跟中医结合的,都是走火入魔的人士,相当于练气功出了偏。当然有部分人士只是利用易经作为表演的道

谢谢你的回复!我也是个中医爱好者。有空看点书而已。
2013-04-10 20:55 7楼
看来还是没有给中医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2013-04-10 21:55 8楼
“人法地”,中医其实就是将大自然的现象投影到了人身上。用药之偏性治人身之偏性。
2013-04-11 08:14 9楼
谢谢指点
个人对中医师认识非常肤浅的^_^
2013-04-11 13:58 10楼
杏园·麻份雨 说:
把易经跟中医结合的,都是走火入魔的人士,相当于练气功出了偏。当然有部分人士只是利用易经作为表演的道

“四圣心源”这个话说的没道理:
1、很多中医都不懂易经,是不是他们根本就不懂阴阳?根本就不会看病?
2、话再说回来,且不说如今,带上古代,有多少人懂得易经呢?
2013-04-12 12:36 11楼
从以上略简举例示图中可以看出,中医从指导思想和基础理论上,以及临床中都是以气质二性结合的,都是同等的,并非是某些中医人错误认识的中医重气轻质!
在具体临床实践中,中医人开方下药为什么在几味相同气性的药上又有所选择呢?正是选择不同的质性作用,因为相同的气性不等于质性相同,也就是古人说的药有个性之长。
例黄连,黄芩,黄柏三味在气性上是相同的,因为都是属寒燥,而是在质性只有一部分相同,有的部分质性上却不相同。所以,在知柏地黄丸中为什么只用黄柏而不用黄连或者黄芩呢?
中医若是轻质性的话,丁香,肉桂,生姜三味气性均属热性,为什么用于不同的寒证呢?正因为选择三味中所含不同的质性吧了!
⬅ 如何做药丸中的水丸 老茶馆 跪求解及分辨这是3剂方子,大侠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