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饮食的误区(二)

2013-02-07 12:20 楼主
4、竹笋与“发”无关
江浙一带的人们偏爱吃竹笋,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钙、磷、铁和各种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味鲜与所含的各种氨基酸有关。竹笋具有低脂肪、多纤维的特点,能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排便,故有清肠胃,消食胀之功。中医认为竹笋具有清热化痰、和中润肠等功效。
因竹笋含膳食纤维较多,不太容易消化,故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肠炎等胃肠道不适者少吃。同时,竹笋含有大量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患有尿路结石、骨质疏松、佝偻患者不宜多吃。
但关于竹笋问题,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它引起肿瘤复发的证据不足。一般地说,偶尔吃点不会有影响。
5、咸菜一点不能碰吗
现在各种报纸、电视、网络对膳食营养很关注,宣传较多,基本一致的认识都认为,咸菜里含有亚硝酸盐,对健康不利,对癌症患者不合适。民众也深受影响,特别是癌症人群,对于咸菜,即使偶尔想吃,也往往一点都不敢碰。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对于肿瘤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往往胃口很差,胃肠道消化功能弱,此时我们建议患者多食粥,易于消化,适合胃肠道。在吃粥的同时,偶尔配点咸菜,也能增加患者胃口,改善食欲。
不过,在吃咸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咸菜不能吃太多。
2.据科学测定,咸菜在开始腌制3~8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高峰,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建议在吃咸菜时,最好在腌制1个月以后再食用。
3.吃咸菜前,可用水煮2分钟,或用热水清洗的方法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咸菜中残存的亚硝酸盐。
4.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胃中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因而具有抑制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减少患癌的概率。所以在吃咸菜时,可以适当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绿色、橙色、黄色的瓜果和蔬菜等。
6、腐乳不可怕
民间食用豆腐乳极为普遍,以苏州玫瑰乳腐、绍兴臭乳腐较有特色。现在很多人这样认为,豆制品是好的,含蛋白质较高,对健康比较有益,但往往认为,豆腐乳是经过发酵和腌制而成的,肿瘤患者往往不敢吃。
豆腐乳因其营养价值极高而素有“东方奶酪”之称。中医认为其具有养胃调中、润燥除湿等功效。腐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钙、磷、铁)、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腐乳作为一种大豆发酵制品,不仅具有大豆本身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皂苷类,大豆异黄酮类等,而且由于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了一些大豆没有的生理活性物质,使得腐乳更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经微生物发酵后的豆腐乳,大豆原有的豆腥味、胀气因子和抗营养因子等不足被减弱,消化率大大提高,同时产生了多种具有香味的有机酸、醇、酯、氨基酸等物质。经过发酵后,水溶性蛋白质增加,这使得腐乳极易消化,口味鲜美。
因此,对于病中、病后,脾胃虚弱,进食不香的人群,豆腐乳配粥食,开胃醒脾,能助胃气,使消化功能早日恢复,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适当食用也是可以的。
7、好补害死人
中国人好补,是出了名的。好补之风在南方,在肿瘤患者中,更是普遍。我国东南许多城市经济条件稍好的肿瘤患者多少都在吃补药。
民间好补,则可能起自汉唐。宋之名医张子和就曾批判过喜好滥补这类风尚,讽刺说:患者明明因医生误补致毙,临死前他还感激医生,说:“医生补我!何过之有?”这就反映出一般民众心理而言,他更愿意接受“补益”,即使补出严重失调,丢了性命,也常无悔。
可以说,传统留给现代的,不一定都是合理和有价值的。或者说,时过境迁,过去合理而有价值的,随着社会的变迁,有可能失去其意义。过去几千年的中国,以农耕为主,生活条件并不富余,在温饱也没解决的情况下,补法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那个时候,“补益” 饮食营养,以“补益”为核心,有其存在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温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中国的许多地方营养过剩已成为矛盾的焦点。超重、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以及高血压倾向等普遍存在,其实当今癌症发病率高,也大多是营养过剩所致,例如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如乳腺癌、肠癌、胰腺癌等,都可归因于饮食营养过剩。而这些人又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和保健意识,对营养学的需求意识也较老少边穷地区的温饱尚未解决者来得更为强烈,讲求饮食营养的往往是这些人。对于他们,再肆淡“补益”,恐大多是火上浇油。
因此,除要讲究正确的饮食营养外,必须鲜明地反对滥用“补益”之习弊。尽管手术、化放疗损害了机体,一定程度导致了虚弱,但疾病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此时,一般都不太适宜滥用补虚之法:其一是动物类蛋白质和高脂肪类食物本身就可促进现今常见癌症的发生、发展或复发;其二是化疗后,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减弱,强行“填鸭”,徒增消化道负担,并无正面抗癌作用。
而对现代人群,更为契合的是针对性的“调整”。因此,“调整”成为现代人饮食营养之核心,乃社会发展态势所决定。调整是双向的,讲究动态平衡,有可能是补,也有可能是泻,更确切一点说是改善人体的内环境,让人体整个功能状态处在一个平衡位置。从西医角度,要调整血压、血脂、血黏度等问题;从中医角度来看,大的方面:要调整阴阳、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从小的方面而言:睡眠、免疫功能、体能各方面都要趋于优化,这也要借助于调整。
所以,早一天改变,早一天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8、癌症与“发物” 无
提到“发物”,有人就说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吃了会“发”。我们在临床中,曾发现有些癌症患者,自从得了病以后,饮食就很谨慎,听信传言,认为鸡是“发物”,不敢吃,而只吃鸭;竹笋是“发物”,避而远之;海鱼是发物,碰都不敢碰……我们问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禁忌?”患者说:“这些都是‘发物’,吃了会加重病情”。这种听信坊间各种传说,鸡、鱼等一概拒之,只食少量蔬菜、粗粮,这种做法不提倡。
癌症和“发”不一样,所谓的“发”,是个过敏的概念。传统意义上所谓“发”,本意是指由于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和其他皮肤病患者等,吃了某些食物,特别是异体蛋白质类的,如牛奶、虾、海鲜等之后,很容易诱发过敏。但癌症并非过敏性疾病,故不属此列。
1990年代末,何教授治疗过一位台湾老太太。她是肠癌,她先生是当时某公司的总经理,她跟着先生到大陆来,情况控制不错后,她开始向何教授诉苦。她说:“何教授,我原来是生活在新西兰,特别爱吃鱼,但现在都不能再吃了,一吃就拉肚子,人们也常说鱼容易‘发’。”何教授给她支了小小的一招:建议她每天用点助消化的多酶片。因为癌症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分泌消化酶的功能下降了,增加点酶的制剂往往有助于消化吸收。她吃了没几天后,就兴奋地告诉何教授:我吃鱼再也不拉了!身上也不痒了!
其实,临床上的确有不少肿瘤患者像这位台湾老太一样,吃了这些食物会表现出不适,甚至泄泻等。这大多是由于癌症患者经历过化疗等创伤后,其消化功能受重创,胃肠道原本分泌消化酶的某些细胞遭破坏,消化酶分泌减少,故对相应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丧失,食后易诱发肠功能紊乱,出现不耐受现象。
对此,适当调整一下就可以了。调整的办法有三点:一、中医药调整;二、少吃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鱼大肉,吃的东西尽可能煮烂些;三、加消化酶制剂,如多酶片等。对经历过化疗的中老年人的消化不良,这是调补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9、有鳞鱼与无鳞鱼无差异
民间往往有这样的说法:无鳞鱼是发物,患者吃了,会加重疾病,只能吃有鳞鱼。其实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所谓无鳞鱼和有鳞鱼,只是鱼种不同而已,两者在营养价值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无鳞鱼大部分生活在深海里,主要为鳗鲡目的鱼种,比如海鳗和海鳝等;淡水鱼中的泥鳅和河鳝也属于无鳞鱼。没有科学证据证明,食用无鳞鱼后有明显的“发”的表现。
当然,因无鳞鱼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所以老年人、癌症患者和肥胖的人应该尽量少吃。
10、牛蹄筋不能抗癌
曾经,在某些地方掀起了喝牛蹄筋汤的热潮,很多癌症患者中也流行一种说法:喝牛蹄筋汤能够治疗癌症。支持这一观点的声称:“牛蹄筋是一种硬蛋白,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纤维。荷瘤动物吃了牛蹄筋,胶原纤维就包裹了癌组织,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转移。”
其实,说喝牛蹄筋汤能够治疗癌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学术界、医疗界已引起广泛的批评!古今医学文献中也没有用它治疗癌症的报道。所谓胶原蛋白包裹癌细胞的说法,是源于巫术思维的无稽之谈!仅仅是某些伪科学人士的杜撰,毫无科学的临床研究支持。
牛蹄筋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脂肪含量较低,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谢,可使皮肤更富有弹性和韧性,延缓皮肤的衰老,是美容佳品。但从营养角度来说,胶原蛋白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差,若以此蛋白质作为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则既不能维持成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也不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此,牛蹄筋并不神秘!偶尔吃吃无妨,但绝对不是抗癌的灵丹妙药!
11、“以毒攻毒”不可取
现在临床中医运用“以毒攻毒”治疗癌症的不在少数。
现代中医的“以毒攻毒”观念一方面受传统影响,另一方面受现代西方医学影响。比如肿瘤治疗常用的手术、放疗、化疗三种常规手段,体现了一种“征服”的策略。看到西医学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步,受此“启发”,加之中医传统素有“以毒攻毒”一说,人的思维往往易受自然联想的影响,想当然的做出一些判断,以至进入误区,许多中医也投身到“以毒攻毒”的研究中来,甚至乱用“以毒攻毒”治疗癌症,有些患者本身也深受“以毒攻毒”的影响,在缺乏医生的指导之下,乱食蝎子之类的有毒中药,就是典型的例证。
2009年7月,笔者在广州和佛山地区举办讲座,就有不少患者前来咨询此问题。佛山有一乳腺癌患者,60多岁,经过治疗,现在已康复3年有余。后听信别人传言,认为蝎子之类的虫类中药可治疗癌症,就找民间郎中,药方中用了大量的蝎子和蜈蚣,甚至自己用蝎子煲汤食用,而且是长期服用。后来出现明显的肝损害,病情严重恶化。如此因无知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病例不在少数。
其实“以毒攻毒”并非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甚至无优势可言。
何裕民教授在其主编的国家级大学教材《现代中医肿瘤学》中,就已经明确地阐述了这一原则。多项研究表明,“以毒攻毒”治疗肿瘤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并不优于西医,更是逊色于益气养阴之类的调整补益之法。另一方面,中药有很多毒药的毒性是明确的,但是否有抗癌作用,常常需要打问号。而且毒性较大的中药对消化系统的伤害可以说是致命的。同时患者自己在没有医学指导的情况下服用有毒中药,更是不足取!不可不谨慎!总的说来,以毒攻毒的中医方法应该接受更严格的检验才能进入临床,而不能依赖某一位医生的经验。
何裕民教授在临床上主张“调整为先、零毒为佳、护胃为要”的治癌方针,即以零毒抑瘤制剂加上中医辨证论治或内服或外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纠正饮食的误区 老茶馆 纠正饮食的误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