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补冬,南北进补各不同

2012-11-19 11:22 楼主
很多人都知道立冬后应该进补,俗称“补冬”。中医认为,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并且因为冬天天冷,多吃些温补之物,不容易上火。此外,冬至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相关时刻,这天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所以冬令进补常选择于冬至日开始。

冬季进补时,最好先做引补,即给身体先打好底子,使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再服补药或进补时才可增加滋补效力,以防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像久病体弱的老年人,或因脾有湿邪的人,因脾胃虚消化差,服用滋补药不仅达不到补虚效果,反而出现腹胀便溏、恶心呕吐,致使身体更虚。所以,脾胃虚寒且湿重者尤为要注意先健脾胃。譬如:淮山芡实瘦肉汤、花生黄豆煲猪脚都是健脾益肾的靓汤,在进补前几天可以喝喝这些汤水。

一般来说,引补可在冬至前1个月进行,可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还可以炖些羊肉,加生姜成羊肉大枣汤,也有同样功效。做好引补,接下来就可以滋补了。

按照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

补气是针对气虚体质。像行动后冒虚汗、说话无力、精神疲乏、女性子宫脱垂等,这时候要多食用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补气食物,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红枣、胡萝卜、豆浆、鸡肉等。饮食上也可添加红参、白术、黄芪和五味子等中药材。

补血是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月经量少且色淡等体征,可选用对血虚证者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有补血作用的中药材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首乌和十全大补膏等。

补阳是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食用具有补阳助火、温肾助阳的食物,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适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无力、夜间尿多、性功能减退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等也有补阳作用。此外,中药材上可选用鹿茸、杜仲、韭菜籽、蛤蚧和十全大补酒等调补。

补阴是针对阴虚体质。像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夜间盗汗、午后低热、妇女白带增多等,可食用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中药材中如白参、沙参、天门冬、鳖甲、龟板、冬虫夏草、白木耳等对阴虚证都有补益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所说的进补是一种针对“虚”证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补充人体的不足之处。现代人其实不缺营养,真正“虚”的不多,失调更为严重,而失调的调整,一年四季均可。因此冬令进补必须按照“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要视机体的阴阳盛衰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补,切莫多多益善,更不可盲目进补,否则会造成虚者更虚,实者更实,使人体内平衡失调,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指导,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对于无疾病且身体强壮的人,如果超量服用补药,会产生口干舌燥、鼻孔出血等滋补综合征。此外,像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的人建议先不要进补,以免加重病情。特别是老年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果摄入太多,会免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建议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这些对血脂影响都不大,还可增强体质。

还有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发生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这是因为冬天是蔬菜生产的淡季,人体会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便容易导致上述症状的发生。所以在冬季,应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因为它们均富含维生素。除此之外,冬季应该多吃大白菜,俗话讲“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在冬季吃最好,不仅是时令菜,而且大白菜是温性的,不寒不热,当饭吃也没事,最重要的是可以补充冬季维生素不足。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菜维生素含量都比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对健康更好。

除此之外,由于地理环境各异,生活方式不同,南北进补要有差异。与此同时,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温补、平补或清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一般来说,北方因气候寒冷,进补应以温补为主。温补即是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注重补肾养精助阳,以预防寒症,适用于阳虚或气阳亏损,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长而频或水肿等症患者。常用的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猪肝、鳝鱼、海虾,或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

长江以南地区因冬季气温温和得多,所以进补应以平补为主,可是适当增加鸡、鸭、鱼类。平补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应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类、扁豆、白菜、鹌鹑、猪肉、牛奶等。一种是应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等,以及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枸杞子。这些食物适用于普通人保健。

此外,南方的气候特点是湿加热,因此“舌苔”是最能反映湿与热的指标,尤其是肠胃方面的症状,“黄苔”一般代表热、“厚白苔”则表示湿,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此时身体不宜进补,而应清热除湿,或者好好运动出一场大汗。

地处高原山区,因雨量少气候偏燥,所以进补应以清补为主。清补是用性质平和或偏寒凉的食物,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水果、蔬菜、冰糖为宜,如萝卜、冬瓜、西瓜、小米、苹果、梨、黄花菜等。

对于食补,应尽量利用当地、当令的特产发挥功效,如延边的狗肉、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枣、吉林的山蛙等。食补贵在持久,一次进补量不可过大,更不应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进步得当,补出真正的好身体。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冬季暖胃的3味中药 老茶馆 九大饮食恶习让你未老先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