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看瘙痒的暗示疗法

2012-08-03 09:27 楼主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为病机十九条之一。概括了痛、痒、疮的病机,即多种疼痛、瘙痒、疮疡的病证,大多属于心的病变。

1 历代医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不同理解

历代医家对此条经文有不同的理解。大多医家普遍认为此句中的“心”可理解为“火”。金·刘完素将此经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素问·玄机原病式》),后世诸家多宗之。高士宗认为本条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其“心”、“火”二字互倒,将其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素问直解》作“诸痛痒疮,皆属于火”并注云:“火,旧本讹心,今改。诸痛痒疮,皆属于手少阳三焦之火”;验之临床,痒多属风,而疼痛、疮疡等,常与火热有关。《类经》则仍按原文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王冰注意到精神活动与疼痛程度的关系,注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第一个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

2 “心”的心理学寓意

“心”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血脉,二是藏神。《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可见,《内经》中明确指出神明藏于心,也就是“心藏神”、“心主神明”。神是一定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主宰力量,在祖国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在机体主要表现为以知、情、意等心理活动为主的生命现象。《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即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灵感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可见,在中医理论中,心是心理活动的主导器官,主宰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血脉和藏神体现了心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共同体现了心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宰作用,即“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3 暗示疗法与瘙痒

暗示疗法即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病人于“无形之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或产生某种意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中医理论中,暗示疗法存在已久。《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而已,这里的移精变气,以及祝山、气功、吐纳等法,都是通过转移病人的精神、意志和注意力,来达到改变和调整病人的气机,交通气血,使疾病减轻或消除。《素问·调经论》中“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日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自乱”,这是针灸在暗示疗法中的运用实例。现代医学认为,心理暗示在心身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暗示能够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增强对疾病痊愈和康复的信心,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成为一种治疗方法。消极的暗示则会破坏和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加重症状或病情。

在皮肤科中,瘙痒主要是由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肤间气血不和而成,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间,肤失濡养而成。治疗上根据辨证可有祛风止痒、除湿止痒、清热止痒等不同治则,在临床上都有较好的疗效。但有些瘙痒性皮肤病是由于长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或突然的精神刺激等诱发,而瘙痒症状又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压力,造成恶性循环。笔者在皮肤科的临床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病人出现瘙痒症状时,同一病房中患相似疾病的病人也会出现或加重相同的症状。此即王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的意义。此时“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就表现出了其在皮肤科中的心理学意义,即心作为心理活动的主导器官,其藏神、主神明功能中所蕴含的心理暗示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因素或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精神严重变态等,均可引起皮肤瘙痒,这一类瘙痒被称为心因性瘙痒,往往随情绪好坏加重或减轻。因此,心理治疗有必要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瘙痒性皮肤病中,在众多心理疗法中,心理暗示方便易操作,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是皮肤科临床医生心理疗法的首选,临床常用语言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等。医生用乐观的态度、亲切的语气讲述保健事项,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介绍一些最佳效果的病例,必须避免不良暗示,如唉声叹气、治疗上有为难表现等。另外,医务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沉着、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皮肤科临床上,多采用语言暗示和药物暗示,如对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抗组胺药,并务必对患者讲明药物的止痒效果,可提高止痒药的疗效,并利用其抗组胺止痒作用及轻度的嗜睡副作用,可减少患者对瘙痒的关注,从而减少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减少不良的自我暗示作用,即利用“移精变气”减少搔抓造成的恶性循环,达到提高药物疗效的作用。同时,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慢性荨麻疹等慢性心身性皮肤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指出所使用药物的对症性和有效性以及较好的情绪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并在复诊时及时指出患者病情的好转。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患者的信心,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4 结语

综上,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看瘙痒症状中蕴藏的心理暗示的因素,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相应的暗示疗法来配合药物治疗,以增强药物的疗效,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的精神刺激及搔抓带来的恶性循环。但是,应该看到,无论采用何种暗示疗法,其治疗效果都与个体对暗示的易感性及对医生的信任度有密切关系。而临床医生在心理学专业上的欠缺使得诸如催眠等暗示疗法的应用手段受到限制,影响了疗效。因此,临床医生和心理学医生配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心身性皮肤病是皮肤病科的发展方向之一。(刘凯李艳唐定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1-08 15:50 2楼
这是一篇极好的论文。
2013-02-22 13:43 3楼
论文写得好,尤哈哈
2013-12-14 12:10 4楼
谢谢分享!!!!!!
⬅ 京城姐妹花 老茶馆 【转帖】解读‘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