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病提纲解》

2012-03-14 14:24 楼主
《伤寒论六病提纲解》

之所以叫《伤寒论六病提纲解》,而不叫《六经病提纲解》,是为了尊重仲景原著,尽量取得原汁原味阐释《伤寒论》的效果。同时,叫六病而不叫六经病,也是《伤寒论》原著的客观事实,《伤寒论》都是以“某某病脉证并治”命名的,而不是以“某某经病脉证并治”命名的。再有,这样叫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表明对《伤寒论》的阐释方法不再用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而是采取了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八纲辨证理论,为张仲景所首创,多位医家皆有论述,以胡希恕论述最著。
八纲理论其实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常说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是八纲。八纲之中,阴阳为总纲,涵盖了表里、寒热、虚实。我们这里所说的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就是把《伤寒论》中所有“证”划分为阴病和阳病,阳病又以不同的病位而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阴病也以不同的病位划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病。这样《伤寒论》中所有“证”就被概括成了六种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种病有三个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太阳少阴病皆在表,一阳病一阴病;阳明太阴病皆在里,一阳病一阴病;少阳厥阴病皆在半表半里,一阳病一阴病。其中,六病之中又有并病、合病,但并病、合病一般只在三阳病中见到,三阴病没有。基于上述划分,我们可以看出,《伤寒论》中的六病是以相同的病位和阴阳属性为标准来命名的。比如:太阳病,就是所有病位在表,属性属阳的证的集合;少阴病就是所有病位在表,而属性属阴的证的集合,余病以此类推。
对八纲理论和用八纲理论对《伤寒论》的划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全面阐释《伤寒论》中六病的提纲了。
六病提纲的具体内容如下:
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病的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病的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的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病的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病的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一、下面,我们先说太阳病的提纲解:
我们常说,太阳主表。但,这里所说的“太阳之为病”,却并非包括所有的表证,而主要是针对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而引起的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两类证候来说的。例如:痉病、湿病等在表的疾病,就并未包含在内,只是因为这些病病位也在表,所以仲景也称为太阳病,但,却不在此太阳病提纲所包括的范围之内。
脉浮主要指太阳病的病机在表而言。病机病位在表,脉浮亦主表,然亦有风寒表证而因卫气为寒邪所郁而脉沉的,故,脉浮指病机言,而并不是指所有表证都脉浮。头项强痛指太阳病的症状言,以一斑而窥全貌,即表证必有表证之症状,但又非必头项强痛,还可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之所有症状。这里重点说一下伤寒六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许多医家解释头项强痛都用脏腑经络来说明,说这是足太阳经所经过之地,故有此证。其实,这样解释大大减小了太阳病的治疗范围,从而成为了太阳病的一种桎梏。伤寒六病虽然有许多时候包含脏腑经络理论,但也有时候用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不清,比如厥阴病,用肝和心包经来解释,就很是捉襟见肘。又比如太阳病还涉及到了肺,少阳病涉及到了肝等,又怎么说明呢?太阴病没有肺等又如何解释?虽然我们也给了这些问题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比如肺主皮毛也主表等,但这理由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们六病对应脏腑经络理论的学说。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六病呢?
我认为,伤寒六病虽然包含了部分脏腑经络理论学说,也包含了其所涉及到的脏腑,但毕竟它们的治疗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这些广泛地多,所以,我不主张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伤寒论》,就像我不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头项强痛一样。伤寒六病包含了所有外感病的不同阶段,不管什么病,什么脏腑经络的病,只要有符合六病中某一病的证治的,就是某种病。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解释,参看我相关的文字,我们只要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恶寒,是太阳病必有之症状,故恶寒前加一“而”字,有突出、强调之意。无恶寒者,不是太阳病。这里的恶寒包括恶风、寒的意思。恶寒,就把温病与表病太阳病清晰地分离了出来,不恶寒的外感病不是太阳病。虽然温病初起亦有在表而恶寒发热者,但,一二日必将恶寒自罢,而转为发热不恶寒之温病。《伤寒论》通论伤寒与温病,绝非仅论伤寒,寒温统一在《伤寒论》,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所论之温病,不过是对《伤寒论》阳明病的进一步解释而已,后有专门文字撰述。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3-14 14:49 2楼
说得也是,少阳的小柴胡用胆火上炎来解就很牵强。太阳这类病,脉浮而恶寒就可以概括了。才看过<<中医师承实录》少阳为枢,只要邪在腠理,即可用小柴胡.金谷子又解说内经之邪气中人七步: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毛也,晰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月囷)破,毛直而败皮肤 络脉 经脉 俞穴 伏冲脉 肠胃 膜原
2012-03-14 15:22 3楼
平凡老师这样讲解《伤寒论》真是酣畅淋漓,易懂易学,痛快!
2012-03-14 15:54 4楼
非常精彩,好好学习下。
2012-03-14 15:55 5楼
非常精彩,好好学习下。
2012-03-14 16:52 6楼
刘军 说:
说得也是,少阳的小柴胡用胆火上炎来解就很牵强。太阳这类病,脉浮而恶寒就可以概括了。才看过

什么是腠理?具体说一下。考考老弟。
2012-03-14 18:08 7楼
平凡中医 说:
什么是腠理?具体说一下。考考老弟。

问得好,这是个关健:皮肤谓之腠,理者肌肉纹理 人体血气充斥这个地方,所以他很致密 他是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 不知对不。
2012-03-14 19:09 8楼
请楼主仔细体会小柴胡汤证的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是何意,就能明白提纲是何意了。比如太阳病提纲因为它既可以仅在肤表(恶寒),也可以仅在经脉(头项强痛)。临床上往往不会同时出现的。仅仅是对太阳病的常见症状进行了描述而已,也就是说只要出现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中的症状那就要考虑邪气侵犯太阳的可能而已。
2012-03-14 23:34 9楼
这里重点说一下伤寒六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许多医家解释头项强痛都用脏腑经络来说明,说这是足太阳经所经过之地,故有此证。其实,这样解释大大减小了太阳病的治疗范围,从而成为了太阳病的一种桎梏。
第一质疑:如果不是经络,何以冠予头项强痛?直接说膀胱腹就行了,与后面言脏腑不就矛盾吗?

伤寒六病虽然有许多时候包含脏腑经络理论,但也有时候用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不清,比如厥阴病,用肝和心包经来解释,就很是捉襟见肘。又比如太阳病还涉及到了肺,少阳病涉及到了肝等,又怎么说明呢?太阴病没有肺等又如何解释?虽然我们也给了这些问题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比如肺主皮毛也主表等,但这理由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们六病对应脏腑经络理论的学说。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六病呢?
我认为,伤寒六病虽然包含了部分脏腑经络理论学说,也包含了其所涉及到的脏腑,但毕竟它们的治疗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这些广泛地多,所以,我不主张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伤寒论》,就像我不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头项强痛一样。伤寒六病包含了所有外感病的不同阶段,不管什么病,什么脏腑经络的病,只要有符合六病中某一病的证治的,就是某种病。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解释,参看我相关的文字,我们只要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第二质疑: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六经这一概念也就没有了实际用途,也就是只是一种名词代号而已,这样自古以来所谓的伤寒六经辩证也就是一种空洞的概念,毫无意义了,换言之,六经辩证是子虚乌有的空洞概念名词了,这样的解释能否让人信服也就值得怀疑啊。

恶寒,是太阳病必有之症状,故恶寒前加一“而”字,有突出、强调之意。无恶寒者,不是太阳病。这里的恶寒包括恶风、寒的意思。恶寒,就把温病与表病太阳病清晰地分离了出来,不恶寒的外感病不是太阳病。虽然温病初起亦有在表而恶寒发热者,但,一二日必将恶寒自罢,而转为发热不恶寒之温病。《伤寒论》通论伤寒与温病,绝非仅论伤寒,寒温统一在《伤寒论》,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所论之温病,不过是对《伤寒论》阳明病的进一步解释而已,后有专门文字撰述。
第三质疑:到底伤寒温病是不是外感病,如果都是就有有外向里病理传变的规律,也就是六经理论正确,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律,也就证明六经理论更是子虚乌有的空洞概念,这就是最大的矛盾;如果温病没有有外向里的传变规律,那就是内科病,自然根本没有与伤寒理论联系的必要,如此逻辑矛盾如何解释?

以上三大质疑,希望与先生交流,谢谢
2012-03-14 23:45 10楼
我们可以看出,《伤寒论》中的六病是以相同的病位和阴阳属性为标准来命名的。比如:太阳病,就是所有病位在表,属性属阳的证的集合;少阴病就是所有病位在表,而属性属阴的证的集合,余病以此类推。
对八纲理论和用八纲理论对《伤寒论》的划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全面阐释《伤寒论》中六病的提纲了。

这里有明确的“病位”定位思想
我认为,伤寒六病虽然包含了部分脏腑经络理论学说,也包含了其所涉及到的脏腑,但毕竟它们的治疗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这些广泛地多,所以,我不主张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伤寒论》,就像我不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头项强痛一样。伤寒六病包含了所有外感病的不同阶段,不管什么病,什么脏腑经络的病,只要有符合六病中某一病的证治的,就是某种病。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解释,参看我相关的文字,我们只要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只要有符合六病中某一病的证治的,就是某种病”这里又否定了病位,而以病性为划分便准

先生,前面以病位为划分标准,而后面又否定了病位标准,反转到病性标准,这就是症候群总结,这样伤寒理论的表里,半表半里概念也就等同虚设,这样的矛盾如何化解,先生请反思,,谢谢与你的真正医学理论交流。
2012-03-14 23:49 11楼
这样的交流才是论坛正道,谢谢楼主提出正话题让大家讨论。
⬅ 泰然临证录19:阵发性眩晕,伴神志不清。 老茶馆 人体电磁场体外无源调节(针灸体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