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病提纲解》

2012-03-15 00:01 12楼
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病的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病的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的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病的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病的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这些内容都属于症候群总结性语言,背后的机制到底如何?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什么?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为什么?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什么?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为什么?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为什么?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什么?

本人觉得解答六个?才会理解这一理论的核心
2012-03-15 09:45 13楼
刘军 说:
问得好,这是个关健:皮肤谓之腠,理者肌肉纹理 人体血气充斥这个地方,所以他很致密 他是

充斥腠理的是气和津液,不是血。病在腠理,可发汗而矣,为什么要用小柴胡?麻黄汤病在腠,桂枝汤病在理,二者皆属表。不知对我所说有什么看法?
2012-03-15 09:49 14楼
李茂春 说:
这里重点说一下伤寒六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许多医家解释头项强痛都用脏腑经络来说明,说这是足太阳经所经过

你很有思路,如果能静下心来,淡泊名利,一定会有所成就。我想告诉你一点,就是伤寒六病有并病,有合病,有传变,有直中,为什么非要按着由表到里的顺序呢?
2012-03-15 09:50 15楼
李茂春 说:
这样的交流才是论坛正道,谢谢楼主提出正话题让大家讨论。

有点忽悠的意思。
2012-03-15 09:52 16楼
李茂春 说:
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病的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病的提纲

可参看胡希恕、祝味菊的作品,自明。
2012-03-15 13:03 17楼
平凡中医 说:
充斥腠理的是气和津液,不是血。病在腠理,可发汗而矣,为什么要用小柴胡?麻黄汤病在腠,桂枝汤病在理,

根据江尔逊的意思,皮肤是在表,腠理是在半表半里,所以血弱气尽腠理开即属于虚人感冒,可用小柴胡。下面请教老师的也许有点离题:这个为什么要用小柴胡?

患者,女,39岁,2002年8月27日就诊.2月前受凉,恶寒发热,服药无效,外寒未解,内热渐盛,体温高达
39.2度,急忙输液,口服扑热息痛片,汗出热退,移时复热,如是者7天.中医诊断为风热感冒,予银翘散加减3剂,体温降至375℃,但汗多、困倦、短气,大便偏稀。更医诊断为气虚感冒,予补中益气汤加减3剂,未见显效,便不愿再
服中药,唯间断输液,配服维生素、肌昔、蛋白粉等,体温一直在37 .3一37.8℃间波动,迁延至今已2个月
刻诊:低热(体温37.2℃),面白神疲,周身酸软,短气乏力,微恶风寒,夜热盗汗,纳差,口微苦,大便偏稀;舌质较淡,苔薄白腻,脉浮弱,四五至(刘军: 如果是我诊断便是寒湿在中,气阴两虚。理中加黄芪麦冬)

老师:根据现代经方大师江尔逊老先生的经验,本例感冒,低热迁延2月之久,可以诊断为虚人感冒,正虚邪留,枢机不利,使用柴胡桂枝汤加减。40多年前,成都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来我院实习时,江老便把这一独到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
〔学生甲〕临床上怎样判断“虚人”?
[老师]“虚人”是指气、血、阴、阳偏虚之人,如《伤寒论》上告诫不可发汗的“汗家”、“衄家”、“亡血家”等。这些阴阳气血偏虚之人,有因于遗传及禀赋不足者,有因于久病致虚者,只要详尽地占有望闻问切四诊资料,不难辨识。
〔学生乙」《伤寒论》上说的这个“家”、那个“家”,毕竟是一些特殊的例子。如本例低热2个月,迭用中西药物乏效,具有一派明显的虚弱之象,也不难辫识。但若是感冒初起,或者说一般的感冒病人,您怎样判断他到底是不是“虚人”呢?
老师:这需要经验。什么经验呢?简而言之,“因发知受”和“审证辨体”而已。大家知道,中医病因学说的实质是“因发知受”和“审证求因”。所谓“因发知受”就是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来推断病邪的性质和感邪的途径;所谓“审证求因”,则是对望闻问切获得的四诊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和综合,从而确立证型,以探求病因。而将中医病因学的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推广运用于中医体质学之研究,我将其称之为“因发知体”和“审证辨体”。具备此等知体辨体的功夫,自能洞察其“虚”。当然,熟练地掌握这种临证思维方法,需要细心观察,长期积累,审同察异,多思善悟,绝非朝夕之功。

辨证为虚人感冒,正虚邪留,枢机不利之证。
予《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15g,黄芬10g,法半夏12g,桂枝15g,白芍15g,甘草5g,生姜
10g,大枣10g,获荃20g,仙鹤草50g,葛根30g。
服3剂后周身轻爽,不再恶风寒,夜热,盗汗大减,体温36.9℃。
改予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桑叶、仙鹤草3剂,诸证痊愈。
为增强体质,嘱服补中益气丸1个月。


[学生]我们发现老师治疗虚人感冒,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和柴胡桂枝汤,其次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感冒,老师已有专文介绍,现在我们想系统学习老师运用小柴胡汤和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感冒的经验。
〔老师」当年跟江老学习的那批学生,中医学基础比较扎实,对老师从不盲从迷信,常有直言不讳的质疑问难者。例如有人问:“方书论治虚人感冒,皆针对患者气、血、阴、阳之虚,而在常规解表方中,分别辅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之品,而您竟使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虚人感冒,有什么根据?”
江老回答道:“因为虚人感冒的病因病机与张仲景《伤寒论》中揭示的少阳病的病因病机‘血弱气尽,滕理开,邪气因人,与正气相搏……’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以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之。方中人参(党参)、甘草、大枣补益中焦脾土,化生气血,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胡、黄芬、半夏、生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扶正祛邪
之妙用也。”以上问与答,问者纵横裨阖,直指要害;答者引经据典,切中肯萦。我认为,中医虽有各家学说,理论上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中医的生命力在疗效,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理论的唯一标准。
「学生」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江老说小柴胡汤可以统治虚人感冒,换句话说,虚人感冒便必然是少阳病,这在理论上说得通吗?
[老师」当年就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感冒初起,大多属太阳病,为什么虚人感冒,就属于少阳病呢?江老的回答是:体虚之人,卫外不固,外邪侵袭,可以直达揍理。腠理者,少阳之分也。所以虚人感冒,纵有太阳表证,亦为病之标;纵无少阳正证或变证,却总是揍理空疏,邪与正搏,故可借用小柴胡汤,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则太阳之标证亦可除
学生:如此说来,江老运用小柴胡汤治疗虚人感冒,并不要求具备柴胡汤证的特征性证候,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也不是仲景所谓“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而是根据虚人感冒的固有病因病机来使用,这是别具一格的.那么柴胡桂枝汤呢?《伤寒论》第141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这是病邪已入少阳,而太阳表证未解。如果说小柴胡汤可以统治虚人感冒,那么小柴胡汤类方―柴胡桂枝汤就更适用于虚人感冒了,老师以为然否‘!
L老师」对!我治疗虚人感冒,更喜欢用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小柴胡汤的功用已经明确,而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可见柴胡桂枝汤更加契合虚人感冒的病因病机。我初用柴胡桂枝时因虑方中之人参(党参)奎补,便师法蒲辅周老先生,而用我省梓撞县所产的泡参代之〔泡参体轻有孔,不恋邪,但补
力不及党参。后来改用仙鹤草3o一509,效验即彰。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民间用之炖猪肉,治疗劳伤赢弱之证当代名医干祖望老先生说仙鹤草是中药的“激素”。此药扶正力宏而不留邪,绝无西药激素的不良反应。尚有值得借鉴者,我市名老中医陈思义治疗产后诸疾,如产后感冒、产后厌食、产后缺乳等,必用柴胡桂枝汤加减,疗效历历可稽。究之,妇人新产之后,便是“虚人”。
[学生丙」翻阅老师使用小柴胡汤和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感冒的医案,发现柴胡用量少则129,多则249。而中药学教材明确规定柴胡用量为3-10g,还说柴胡“性能升发,故真阴亏损、肝阳上充证禁用”,究以何者为是?还有,半夏性温燥,黄答苦寒,用于虚人,是否适合?
〔老师〕问得好!方书说柴胡有发散、升阳、劫阴之弊,半夏性燥,黄芩苦寒,这3味药用于虚人感冒,难道没有顾虑吗?
江老认为复方的作用,绝不等于单味药作用的机械相加,况《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寒热邪气”,并未言有发散、升阳、劫阴之弊。至于半夏和黄芩,单用之则偏胜之性见,而在小柴胡汤中,与人参之微寒(《神农本草经》称人参微寒),甘草、大枣之甘缓相伍,则分毫不显其温燥或苦寒之偏性。张仲景使用小柴胡汤于不可汗吐下的少阳病,正因其绝无伤中医师承实录阴耗气之弊,故可放胆用于虚人感冒。查阅《伤寒论》小柴胡汤,柴胡用量为半斤;柴胡桂枝汤,柴胡用量为4两。折合当今临床用量,半斤为249,4两为129。我习惯用柴胡12-249,是完全遵照《伤寒论》的。而遇感冒高热,体质不虚者,柴胡可用
30一以)g。续申柴胡之功用:《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遍览《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其中明言具有“推陈致新”功用者,唯大黄与柴胡二味药而已。大家知道,大黄苦寒性猛峻,通过清热祛痛,荡涤泻下来推陈致新;而柴胡苦平性温和,通过调畅气机,领邪外出来推陈致新。大家在研究和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之际,若能高度重视柴胡一药的推陈致新”作用,将会大大拓宽其运用范围的。
2012-03-15 13:45 18楼
人体之表应当包括皮肤,呼吸系统的鼻腔、气管、肺泡的粘膜,消化系统的口腔、食管、胃肠之粘膜。肺通过呼吸与外界相通,胃肠通过饮食与外界相通。有一次我儿子因为喝冰冻饮料太多,突发高热---41·c。我老婆为其服用退热药及输液仍然高热不退。并且上升到41.5·c。面红唇干、呼吸急促、脉浮大且数,我见状思索良久,忽忆伤寒论阳明病篇---“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再犹豫就回转化为大青龙汤证。于是用麻黄汤加生姜、大枣与服。半小时后微有汗出,尔后周身汗出,体温渐退。两服后体温正常。由此使我想到过食寒凉也是“伤寒”途径。过敏性哮喘吸入冷空气会诱发或加重。输入温度过低的液体会出现输液反应。也许这也是“伤寒”途径。
2012-03-15 19:46 19楼
刘军 说:
根据江尔逊的意思,皮肤是在表,腠理是在半表半里,所以血弱气尽腠理开即属于虚人感冒,可用小柴胡。下面

面白神疲,短气乏力,夜热盗汗,纳差,口微苦,是少阳症。周身酸软,微恶风寒,大便偏稀,舌质较淡,苔薄白腻,是桂枝汤证。低热(体温37.2℃),脉浮弱,既是桂枝汤证也是小柴胡汤症,故用柴胡桂枝汤。具体参看胡希恕讲伤寒论中的有关条文。
2012-03-15 19:47 20楼
中原泥土 说:
人体之表应当包括皮肤,呼吸系统的鼻腔、气管、肺泡的粘膜,消化系统的口腔、食管、胃肠之粘膜。肺通过呼吸

很好,开拓人的视野。
⬅ 泰然临证录19:阵发性眩晕,伴神志不清。 老茶馆 人体电磁场体外无源调节(针灸体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