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论伤寒病的特点

2012-02-10 15:47 楼主
来源:医学论文网 作者:周杰段延萍

【摘要】 对难经《五十八难》所论伤寒病内容进行剖析,指出《难经》对外感病的分类、脉象区别、治疗方法及宜忌等。认为《难经•五十八难》对伤寒病论述分类明确,思路清晰,论述精辟,注重创新,对中医后世对外感病的理法方药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难经》 ;《内经》;伤寒病
伤寒一词最早见于《素问•热论》,原文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指出热病即伤寒。本篇又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认为伤寒就是热病。称伤寒是从病因角度言,称热病是从症状角度言。《内经》所谓伤寒,是外感性热病的总称,亦即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难经》在《内经》对外感病认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多有发挥,其内容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影响,对中医对外感病的分类、治疗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十八难》主要论述伤寒病,所述内容除对伤寒病的辨证与《内经》类似外,其他均为《内经》未及,属《难经》独创,本文就《五十八难》对外感病的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予以论述。
1 将外感病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所谓伤寒有五,包括以上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此即广义伤寒,其含义乃《内经》所谓伤寒,而五者之一的伤寒,当为狭义伤寒,所谓狭义伤寒,即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自此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之分明也。
对于伤寒分类,《难经》从全方位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考虑,指出外感病的发生与季节和邪气的性质有关,与个人体质不同也有关系。因人的体质不同,对邪气的易感性不同,《内经》虽也有这种思想,但就外感病而言,进行如此明了精确细致的划分,非《难经》莫属。
《难经》对外感病的分类,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学术流派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伤寒和中风进行了充分的发挥。明清时期以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薛生白为代表的医家则对湿温、热病、温病进行了发挥,成为著名的温病学派。这种学术派别的划分,与《内经》有一定的关系,但受《难经》的启示更大,可以说与《五十八难》广、狭义伤寒的划分有直接的源流关系。
2 从脉象对外感病进行区分
《内经》虽然对很多疾病有脉象内容的记载,但具体到外感病与脉象的对应关系,内容却很少,尤其对外感热病,除《素问•评热病论》中在论述热病危重证型阴阳交有“脉躁急不为汗衰”的脉象的描述外,其他皆无。对此,《难经•五十八难》进行了补充。
2.1 中风脉象原文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阳为寸脉,阴为尺脉。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袭阳位则脉应之而寸脉浮而滑;风有开泄的特性,腠理开泄,汗出营阴不能内守,阴弱尺脉按之不足则濡而弱。
2.2 湿温脉象原文曰:“湿温之脉,阳浮(濡)而弱,阴小而急”。湿温是湿邪与暑热之邪夹杂伤人而成的疾患。湿为阴邪,易阻阳气;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故其寸脉濡弱。而湿与暑热之邪郁遏内蒸,故尺脉小而急。正如叶霖所说:“先受属后受湿,热为湿遏者,则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
2.3 伤寒脉象原文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 。其机理是因寒邪中人,营卫被遏;寒性收引、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故脉尺寸俱盛而紧涩。
2.4 热病脉象原文曰:“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热病是温热之邪伤人所致的一类疾病。温为阳邪,其性蒸腾,鼓动气血,故其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又因热邪易伤阴津,故沉取而“散涩”。正如叶霖所说:“脉阴阳俱浮者,《金匮要略》云:‘浮脉则热,阳气盛故也。’浮之而滑,沉之散涩者,滑则阳盛于外,涩则阴衰于内也。”
2.5 温病脉象原文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温病是春季感受温热之邪所致的温热病。由于温病的病位广泛,故《五十八难》认为其脉象应视温热之邪所犯部位等而定。认为温病没有固定脉象,是因为温病发病范围广,病因、病位复杂,故脉象也较复杂,临床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五十八难》所述中风、伤寒脉象,为《伤寒论》所引用,将其作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的基本脉象,使之成为风寒外感病初起的辨脉纲领。如《伤寒论•太阳篇》中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太阳病……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难经》对《伤寒论》影响可见一斑。
3 丰富了外感病的治法及宜忌
对外感热病,《素问•热论》提出了在三阳可汗,在三阴可泄的治疗大法,认为汗法和泄法是治疗外感热病的基本方法。其“未满三日”者,邪仍在三阳之表,故“可汗而已”,使邪从汗解;“已满三日”者,邪已入三阴之里,里邪壅盛,故“可泄而已”。泄,为泄热,指用针刺的方法泄越其热,非攻下之谓。
《难经•五十八难》所述外感病的汗、下治法,是在《素问•热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补充。首先《难经》认同《内经》邪在表则汗之,在里则泄之的观点。继而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指出外感病汗、泄法之宜忌,言“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意思是当外在阴寒之邪从肌表侵犯人体,就会导致卫阳被遏,出现相对不足的“阳虚”“阳虚”乃阴寒邪盛所致,故治疗当用汗法。若误用下法,不但表邪没有出路,反而会因泻下更加损伤人体正气,正虚无力祛邪,会致外邪进一步深入,酿成大患。故告诫医者,对“阳虚阴盛”者这种情况最好采用汗法,而误用下法预后不良。
“阳盛阴虚”之阳盛并非指感受六淫中火热邪气 ,当指由于外邪不解入里化热之阳热邪气,由于邪热炽盛,会不断耗伤机体阴液,故出现“阳盛阴虚”的病机,若用汗法,会使津液枯竭,病情加重,而采用“急下”之法,方能“存阴”,恢复正气,治愈疾病。
《五十八难》对伤寒治法的宜忌,补充了《内经》外感病治法的不足,而且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伤寒论》制定汗、下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时深受《五十八难》的启示,从而使中医学对外感热病治疗的认识更臻于完善。
4小结
《难经》是一部可以与《内经》相媲美的中医经典著作,它弥补的《内经》的不足,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查阅近年来人们对《难经》贡献的论述,大多将其总结为八个方面,即脉学成就;创立命门学说;首倡元气理论;解剖学的贡献;创立三焦“有名无形”说,引发三焦的形名之争;创奇经八脉说;腧穴学的贡献;针刺方法的贡献。对《难经》对疾病学的贡献论述较少。纵观《难经》疾病一章,《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十四节专论疾病,包括病因、病机、病传规律、病证的诊断、鉴别诊断、病证举例等。尤其在所及伤寒、积聚、泄泻、癫狂、头痛和心痛病认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为中医疾病学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虽论《难经》对伤寒病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但足以看出其对疾病学的贡献。因此,深入研究《难经》,挖掘其精髓,可使其理论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柯琴《内经》条文六释《伤寒论》 老茶馆 喻嘉言《寓意草》的治疗艺术 ➡